Return to search

跨國企業運用策略聯盟進入台灣市場之研究-以與經濟部簽署策略聯盟意願書為例

自從一九八0年代後期以來,無論國際經營現況或是台灣在國際競爭上的條件,都發生重大的改變。往昔本國那種經由代工生產而外銷的主要經營方式,顯然已經不能符合時代的潮流。台灣企業要繼續謀求生存和發展,必須和整個世界的經濟體系更密切交織在一起,發展出更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資源流動與合作關係,一方面藉以獲取本國所缺乏的競爭條件,另一方面,也藉以建立本身的主導地位。
值的慶幸的是,近幾年來的務實發展,已經使原來所提出的「國際化」口號,朝著這方向發展而獲得實際的內涵。在這潮流下,台灣企業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別國客戶下訂貨,或是單純地將自己產品向國外兜售,而是透過與跨國企業策略聯盟,自產品的貿易活動提升到企業的國際經營層次。
因此,在此情形之下,為了爭取全球著名的跨國企業來華投資,加強與國內廠商技術合作,經濟部特別挑選有意於台灣投資、技術轉移及在華成立營運中心的跨國企業簽署策略聯盟,優先提供經濟部的專屬優勢供簽約之跨國企業使用,爭取跨國企業前來投資,並將技術轉移至台灣。
本研究結果發現,經濟部與跨國企業簽署策略聯盟計畫,與一般企業間的策略聯盟本質上是相同的,彼此交換無法藉由市場完成交易的專屬優勢,經濟部利用跨國企業資源,引進跨國企業之資金與技術,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完成經濟政策目標。另一方面,跨國企業利用經濟部資源開拓亞太市場,完成跨國公司營運目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452
Creators權宰根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