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小規模營業人改使用統一發票對銷售額的影響—以臺北市為例

小規模營業人所適用之營業稅查定課徵制度,一直以來存在許多問題,因稽徵人力不足之問題致查定作業難以落實,又查定課徵與一般使用統一發票不僅在適用稅率上落差過大,且在處罰標準上亦大相逕庭,又查定課徵制度獨立於加值型營業稅體系之外,破壞加值型營業稅法進銷勾稽制度,造成稅捐逃漏的大漏洞,除了稅負不公,違反租稅公平原則外,亦使稅捐徵納出現無法彌補的破洞,嚴重影響我國稅收甚鉅;此外,臺灣陸續爆發的食安問題如毒奶粉、假油案等,也因無法追查未使用統一發票的下游廠商,致不能有效控管食品流向,使民眾對於食品安全存有極大疑慮,皆係因未全面使用統一發票之故;然又為保障社會上相對弱勢者,及減輕一般消費者之負擔,維持國人基本日常生活,並簡化許多缺乏會計制度之小本經營營業人帳務問題,致查定課徵制度無法完全消除。
在此兩難的狀況下,本研究即蒐集臺北國稅局2011年至2015年小規模營業人銷售額相關資料,運用追蹤資料分析(Panel Data)探究,依據過去文獻之歸納整理,加入虛擬變數(改使用統一發票)作為探討,以及特定產業別產值比與虛擬變數交互項一併探討,欲找出改使用統一發票對小規模營業人銷售額影響。而研究結果顯示,改使用統一發票,對臺北國稅局2011至2015年小規模營業人銷售額有顯著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4921062
Creators林建宏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