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物流共同化作業模式之研究

在現代商業經營的環境中,物流系統已成為競爭的焦點,產品或原料送交到顧客手中,物流成本占了物品銷售成本的相當比例。而一個物流中心需要各項軟硬體的配合,有一定的營運規模經濟。物流共同化係著眼於經濟性及效率性的考量,在物流業者資源整合下,擴大物流營運規模,提升效率,提供企業專業物流服務,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以因應市場的競爭。本研究主要是以物流公司為主體,探討不同類型的物流公司在執行物流共同化時所採行的作業模式及策略形成原因。並藉由參考日本物流共同化作業模式,比較國內物流業者物流共同化的作業方式,探討物流共同化在國內未來發展的模式。
本研究以通路類型,作業型態二項變數將物流公司予以分類,探討不同類型的物流公司,因其核心資源不同,在進行物流共同化時,作業模式與策略的差異性及策略背後隱藏的含意。本研究屬探索性研究,採多個案的研究方法。依據個案所取得的資料經整理歸納,將物流公司分成三類:開放型物流公司--沒有商流活動,提供客戶專業物流服務,客戶不限定只有體系內企業、封閉型物流公司--有形式商流活動,只替體系內企業處理物流工作、混合型物公司--有實質商流,但服務對象同時包括體系內與體系外的企業。
本研究發現不論物流公司的通路功能性質為何,各類型物流公司實施物流共同化的目標是都冀以擴大物流作業的經濟規模,降低物流處理成本,提昇物流效率。開放型物流公司藉由物流共同化取得在物流產業中的競爭優勢。封閉型物流公司希望藉物流共同化提昇通路權力,而混合型物流公司希望增加公司所代理或批發商品的通路談判力。
在作業型態對物流公司實施物流共同化的影響方面,物流公司為整體產品供應鍊中之一環,物流公司與合作伙伴(從事供應鍊其他價值活動的成員),保持加值合夥關係,則在物流共同化的作業型態、客戶選擇上較具彈性。物流公司與供應鍊成員有垂直整合關係,因需要配合通路系統整體目標,在物流共同化的作業型態及客戶選擇上較沒有彈性。
物流公司因所擁有的核心資源不同,對欲採用物流共同化的作業模式亦不同。運輸型物流公司傾向於運輸共同型物流。倉儲型物公司共同化多朝共同保管、共同配送發展。通路型物流公司全機能型的共同化作業,是最易發揮其核心能力作業方式。
不同類型物流公司在發展物流共同化時,開放型物流公司,因在通路上與客戶間無利害關係的存在,在產品物流處理上不受上下游包影響,可彈性的安排,是國內共同化推動的主力。封閉型物流公司發展物流共同化須配合關係企業整體目標,而混合型物流公司因本身有實質商流,在客戶的選擇上較注重產品與通路的互補性,這兩類物流公司對物流共同化都是配合本身通路功能定位選擇性實施。
最後就這次的研究範圍,在對業者的建議方面,物流共同化在日本已有三十年以上的歷史,有多種形態的協同組合。在國內雖然物流公司已開始有物流共同化的觀念,但多以一家物流公司為主體,還未見到本研究中所引用日本個案之跨組織的物流共同化形態(城南公司)。在整個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情況下,加上未來我國加入WTO,如外國物流業者挾著大量資金與技術進入我國物流市場,會對我國物流業者造成很大的威脅。物流業者之間應以資源互相配合,經由物流共同化透過資源共享,擴大產業規模,降低物流處理成本,提昇整個物流產業水準,以因應未來國際間產業的競爭。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012
Creators王貴英, Wang, Gui-Y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