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社會主義平等權之研究—從階級出發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要探討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政府在推動社會平等所做的努力過程和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經過人民革命成立的國家,自古以來,在所有發生政治革命的歷史中,追求平等永遠都是醞釀革命運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革命成功後,新政府也必然將推動平等權視為最優先的施政之一。但是每個經由革命建立的國家對推動平等權所採的方式各有不同,結果也有差異。專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形如何,是本文在各式各樣討論平等問題文章中的不同點。
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為藍圖施政的,因此本文主要是利用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階級觀點來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平等權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將人類社會的結構區分成下層結構和上層結構,概括而言,經濟制度領域屬於下層結構,政治法律制度領域屬於上層結構,依其平等理論,一個平等社會不僅只是在政治法律面的建設上,更必須在經濟制度層面上達成「生產資料公有,最後消滅階級」的目標。
綜觀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的歷史,可以因領導人的主要政策差異而分成毛澤東執政時期和鄧小平以後的改革開放時期,由這兩個時期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政府從建國至今在推動社會平等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達成效果以及對平等權的觀點和推動方式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經由這一段歷史經過的探討,觀察出社會主義平等權理論如何在中國大陸被實際運用、面對實際情況的修正,以及預測未來中國大陸在一方面持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引進資本主義的各種制度,一方面又要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下,應如何履行當年對中國人民建設一個社會主義平等社會的承諾。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261008
Creators蔡炳昱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