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階級和文化消費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古典音樂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為例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and culture consumption: the example of consump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ulture industry's products in Taiwan

臺灣已經成為一個富裕的消費社會。隨著經濟能力的普遍提升,文化產品的消費不再只取決於個人的經濟能力。本研究由質疑三種傳統以經濟特性為主的階級指標談起,並根據P.Bourdieu的階級理論建立起第四種文化的階級指標,認為除了經濟因素的考量外,也必須加上個人文化資本的評估,並將這樣的階級觀討論古典音樂文化產品的消費。
  消費高級文化產品向來具有社會區辨的符號性功能;近來受到科技變遷、大眾媒介和市場經濟出現的影響,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趨勢擴展至文化領域,文化層級呈現模糊的狀態。這種同時來自生產和文化層級的變化影響了階級和文化消費之間的關係,特別是以消費做為階級社會區辨的展示。
  針對這種現象,本研究採取政經、歷史分析和深度訪談加以討論,認為有錢並不一定就會有文化,文化消費同時需要購買能力和鑑賞能力,要討論階級和文化消費的關係必須採行文化階級指標的新階級觀;同時類似像古典音樂之流的高級文化仍舊被多數人視為社會區辨的標的,只是不應淪為假意的模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407
Creators蔡雅純, Tsai, Ya Chu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