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11
  • 6
  • 6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夜店空間的社會生產:以信義計畫區為例

劉倚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台灣在地歷史經驗切入進行耙梳,首先試圖釐清當代台灣本地所謂的「夜店」文化邊界。進一步的,以信義計畫區為例,我將把夜店放進全球消費社會脈絡當中檢視,援引Lefebvre的空間分析架構,分別從從物質與符號生產過程面向,對夜店內外的地景進行考察;同時也從消費者的空間感知層次,以消費者在其空間內部的身體姿態為分析對象,藉以從Lefebvre所提出的空間三元架構,分別說明並統整台灣本地夜店的空間生產過程。 研究發現,自九〇年代以降,循著「亞太金融中心」的發展邏輯,信義計畫區被刻意發展為全球節點,其地景型構乃是一種專屬於中產階級之消費殿堂的刻意打造;輔之以晚近台北市文化政策的施為轉折,在消費社會的脈絡當中,地景型構與政策施行等來自於政治力量的具體社會實踐,成為信義計畫區中的夜店提供節慶式享樂活動的基礎。 而在信義計畫區的夜店當中,就音樂部分而言,其所提供的主流音樂品味至今電音與嘻哈並陳,乃是歷史推演的結果,夜店DJ藉由音樂的播放培養了消費者的次文化音樂資本,對消費者來說,其音樂知識的累積也多僅在此一空間內進行,離開夜店之後則未必會提昇自己相關的音樂素養。 在夜店空間的視覺呈現方面,其透過通道的安排、酒精飲料的販賣,以及其整體裝潢風格所欲型塑的不同於日常生活想像的非日常性,作為遮掩其理性空間安排的表徵,實際上,為避免在此一空間發生過度失序的行為,除了服務生之外,夜店空間內尚有安管人員與監視器的配置,防止諸如性、暴力、偷竊,即使用禁藥等等逾越行為,目的在於維繫消費者在消費過程當中的安全,同時也創立並維護店家的聲譽。而對消費者來說,其多順從信義計畫區夜店的空間要求,以企圖在高級豪華的信義計畫區夜店空間當中,扮演一個稱職合宜的消費者。 就此而言,透過其內部空間的理性安置與空間氛圍的刻意型塑,夜店空間乃是一個由政經力量及消費者共構之專業化娛樂休閒場域,從而失去了Lefebve所希冀的成為嘉年華式差異地點的潛能。
2

男顏之癮:台灣時尚美型男的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認同

黃敬華, Huang, Ching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從現階段台灣本地的現象出發,爬梳「另類」(alternative)男性氣質的思考與脈絡,而大眾文化的論述又如何建構、行銷、挪用「型男」;進一步分析行動者本身透過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展演的實踐,重新理解當代的男生/身。 第一章即以台灣本地近年的男性雜誌、電視節目與服裝、化妝品的市場發展為始,勾勒出目前本地型男的發展樣態,接而回溯國外型男的發展歷史,討論國內型男現象如何「引入」國外的風潮。本研究以Paul du Gay與Stuart Hall(1997)所提出的「文化迴路」(the circuit of culture)的概念,作為本研究的思考脈絡依據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的歷史背景陳述,爬梳了男性裝扮的歷史沿革,分別從大眾媒體與消費市場的角度來剖析該風潮的成長與發展,突顯了男性裝扮在歷史脈絡中的轉變,交雜實體的「物」與社會思潮的討論,搭建了本文於今討論的背景基礎。本章透過(數)個經典媒介文本作為對象,分析包括時尚雜誌、電視媒體、網路媒體、消費地景等,剖析媒介文本與消費地景的轉變對男性裝扮的建構與影響,以探討當代男性受媒介文本與消費地景影響後,透過消費與性別的展演作為實踐的方式之可能。 第三章為型男的跨文化消費探討,首先透過消費市場的現況搭建出台灣本地男性消費市場的面貌與幅度,繼而將探討行動者如何透過消費進行自我的風格建構,以及這些風格援引自哪些文化想像與風格類屬,進一步從中釐清消費物、消費文化與消費者之間的三重關係,並構築出台灣本地型男消費的力道與意涵。就個體的身份認同上,個體即在我群與差異化我群之間游移擺盪,正也對照於時尚本質的雙重曖昧性。同時,就跨文化層面來看,台灣本地的現象受到日本、歐洲、美國的文化影響,這三股力量的流動與相互作用,共構了本地行動者對於型男為何物的遙想。然而,本地的行動者也並非被動地接收各類資訊與文化傳播,反而主動地挪用、轉化、拼貼了異文化原始風格的意涵,重新塑造出新的形象,也產生新的意義。 第四章則是討論型男的性別展演,透過與理論的對話,以性別的跨界做為論述主軸,輔以型男自我闡釋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探勘型男在性別的認同上的突破與變異,勾勒出跨性別認同的光譜。本章以五位不同性取向的男性作為案例故事,從個案中看出「美」可作為男性氣質表現的選擇之一,陰柔的男性不必然是同志,異性戀男子也可以很Gay化;男同志可以與異性戀男子產生性別互動的關係,雙性戀的男性也可以在性傾向的光譜上遊走。因為對於身體的自覺與情慾的自主,才讓男性的性別想像有了更多的可能。 第五章則為結論部份,將對本研究的各面向作一總結,透過與行動者的訪談與二手資料分析,釐清行動者的意圖,沿著文化消費與性別認同兩主軸的概念進行討論,並指出研究過程中的限制與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3

歐膩都是這樣穿- 台灣都會女性對韓劇置入商品的解讀 / Eonni Looks:A study of Taiwanese metropolitan females' interpretation toward the product placement in Korean drama

楊崴馨, Yang, Wei 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焦點團體及網路文字訪談方式,以閱聽人的解釋與詮釋等心理層面探討,透過13位受訪女性閱聽人的韓劇收視經驗及風格剖析,試圖理解她們對於韓劇置入商品的接收、解讀以及個人消費間的關聯性,藉此建構出置入性行銷的影響因素與輪廓,作為未來台灣戲劇製作單位或廣告主在置入性行銷實務運用上的參考。 研究發現,身處在商業社會的都會女性早已熟悉「置入性行銷」的手法,她們對於隱性的置入較顯性的方式具有好感度,同時,她們也認為韓劇的高品質與時尚感和大量高端品牌的置入有關。對於都會女性來說,韓劇善用明星魅力包裝置入的商品,透過閱聽人理想學習典範以及大量的流行符號建構,淺移默化地影響台灣都會女性閱聽人對於韓系商品的認同。此外,本研究認為戲劇相關的部落格或影劇消息等次文本,將再次形塑置入商品對於閱聽人的影響力,並助於置入商品的再次擴散。未來有關置入性行銷策略,建議可將置入的商品或品牌融入劇情之中,以風格的營造取代品牌商標出現的頻次,同時運用高端品牌的置入商品提升其他商品的符號價值。 / This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o explore audience perception of product placements in Korean Drama. Upon considering the audience’s perspective, this study intends to discover cognitive activities about how placed products affect their awareness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s. In particul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ist Taiwanese media practitioners and marketing planers in developing futur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practice of product place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1) Female audience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re familiar with product placement. Their attitudes toward implicit placements are more positive than explicit placements. Furthermore, they feel the volume of high fashion brands placed in Korean Drama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show. 2) Korean Drama is good at portrayal management, which develops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purchase intention to the placed brands via building popular drama characters and trendy identifications. Meanwhile, the related subtexts, such as blogs, entertainment/celebrity news, are evidenced to trigger product placement effects. 3) As a marketing strategy, this study suggests integrating the placed product or brand into the storyline, to create a trend rather than using repeated appearance of brand logos in the show.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e use of high fashion brand placements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unknown products in the show.
4

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

江佩蓉, Jiang,Pie-Ro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化時代下的跨文化消費活動已深植日常生活之中,使得遠地與本地間的差異日益難以明確區別。本文以本地韓國流行文化的消費行為為主要研究範疇,藉由閱聽人深度訪談方式,以瞭解韓國流行文化行為是如何在本地實踐,與本地社會論述間如何進行對話。 本文以為,所謂「韓流」的在地呈現包含了積極享樂與消極對抗兩股力量,而韓物的在地消費情況是由次等而主流漸次推移的。韓國流行文化的在地推展,相較於他國流行文化遭遇更多反對聲浪,而這份反韓情緒除了展現在本地影視產業從業者身上外,更展現在韓國流行文化消費者自身。本地的哈韓/恐韓/拒韓症,更深層的文化意義,恐怕是來自本地文化認同上的混亂局勢,使得本地韓國流行文化消費者在消費韓國流行文化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身文化的焦慮,形成愈消費愈恐慌的情形,並因而有了拒斥的心態,使得所謂「哈韓族」的存在有了應當被質疑處。 /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time cross cultural expense activity has deeply planted during the daily life, cause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stant place and this locality with difficulty is clear about day by day distinguishes. This article take the local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expense behavior as the main research category, which is usually called “Korean wave,” begin with korean drama at late 1990s.It affiliation by the depth interviwe way, try to understand how the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behavior is in local does practice, how elaborates with the local society carries on the dialogue. The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promotes in the place, compares opposes the voice much to other country pop culture bitter experience, but this counter- Han mood besides unfolds on the local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being employed body, unfolds in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consumer oneself. Local breathes out Han(哈韓)/to fear Han(恐韓)/to resist Han (拒韓)sickness, the in-depth cultural significance, perhaps is comes from the local cultural approval in the chaotic situation. Causes the local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consumer in to expend the South Korean pop culture in the process, unceasingly discovers own cultural the anxiety. Forms expends a more panic situation, and thus had the point of view which repels, enables so-called "breathes out the Han race" the existence to have has had by the question place.
5

星巴克人在台北--消費文化的省思

林恩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咖啡店的林立儼然成為台北市不可或缺的街景,咖啡的消費現象非亦成為一股風潮,取代了四年前的葡式蛋塔、兩年前的Hello Kitty,成為台北風尚無可取代的一環;在這樣的現象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星巴克創造出一具有差異性的象徵符碼,使得星巴克不但收編了精英客層(中產階級),亦同時在台北市中創造出一批在地的其他消費客層(青少年)---「星巴克人」於焉誕生。(蔡文芳,2000)這群「星巴克人」的誕生,正說明了星巴克在台北已經有某種隱藏的消費文化存在,而他們對於星巴克的獨特情感,也同時証明星巴克的確有某種特質吸引著他們。 消費活動本身具有文化意義,星巴克人到消費場域(星巴克)的意義,其消費的動機隱含著象徵價值的內涵意義,星巴克的空間設計,星巴克人的生活風格,與其感官經驗間的互動關係,藉由波迪厄(Bourdieu)、布希亞(Baudrillard)的相關理論為基礎,探討星巴克與星巴克人所呈現之不同的消費文化與現象;以消費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討,藉以得知星巴克人的消費表情、消費實踐的脈絡、空間與星巴克人間的互動關係及感宮體驗。 關鍵詞:消費文化、文化消費、符號消費、空間消費、生活風格與品味、紮根研究法
6

交換、窺視與文化消費--《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的互文研究

鄭淑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交換日記》前十一集為研究對象,分別就外緣與內容以及當中所呈現的文化現象作探討。 第一章分為三小節,分別對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前人研究等內容作一說明。 第二章就《交換日記》外緣的文本類型與編排設計作探討。第一節先就繪圖部分的定位作分析,與漫畫、繪本相比較,確立其插圖的定位。第二節就文字部分與日記、散文相比對,界定其為隨筆。第三節則就文本的編排與設計入手,觀察此文本特殊的風格、隨性的書寫與繪畫風貌。 第三章就《交換日記》中的主題內容與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作探究。第一節的主題內容首先歸納出愛情、親情的話題;其次梳理出與異地見聞相關的話題;再其次對與生活省思有關的論述作一整理。在不同的話題範疇中,可以看見當代人們生活的現象、矛盾與進步。第二節以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加以探討,可以瞭解《交換日記》無始終、去中心、非因果、非線性、互動開放的書寫風格如何擄獲讀者的喜愛。 第四章針對《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二者,瞭解在大量插圖的隨筆敘述中,圖畫與文字的互動關係。第一節對插圖的形式與功能,分別就敘事性質、抒情性質與幽默嘲弄等三方面作分析,瞭解插圖在此文本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二節,就文字與圖像二者的互文關係進行討論,可以看出文、圖互足的敘述方式、藉圖畫改變敘述的氛圍、以及藉由圖畫來區分現實與想像。 第五章進入閱讀心理的討論,藉以了解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反應。第一節討論此文本中獨特的現象--作者/讀者的重疊,在此重疊、開放的空間下呈現的特殊景觀。第二節則以讀者的一般性心理現象為討論焦點,分別就窺視心理的動機與滿足;閱讀行為中涵蓋的交換行為與作者與讀者密切互動的行為等三方面進行討論。 第六章針對《交換日記》與文化消費作討論。第一節探討《交換日記》呈現的後現代現象;第二節探討《交換日記》中呈現的消費文化;第三節則探討存在於《交換日記》中的次文化現象。 第七章對本研究提出總結論述。 當前的文學研究不斷朝向東、西方的對話、多學科的融合發展,並轉移到以讀者為中心的觀點。文學研究也從傳統的文字閱讀、解釋層面,衍生為對整個文本在社會的作用與地位的關注,這正是本研究從各種不同角度對文本及其所呈現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的出發點,希望藉此對書寫文本的變化作一觀察,在當代眾多文本形式大量出現的世代中,記錄其一斑,以填補文本創作改變歷程的一角。
7

電視與現代家庭:1960年代平面媒體中的再現 / Television and modern family: the representation in print media in1960s

張瑋, Chang,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60年代的電視機與現代生活圖景,在傳播研究史上仍有待開拓。本文試圖以1960年代之平面媒體資料,理解報紙、雜誌、書籍中電視再現的現代家庭生活樣貌,以及在都市發展過程中,電視機在新式住宅中扮演之角色。 結果發現,「現代化」是1960年代電視機販售推廣時常見的定義架構。現代化的「電化家庭」以現代化符碼作為販售號召,標誌著的是技術理性、進步之建構,過程中,嫁妝成為物質電器與美滿符號的具體化實踐機會。 「現代化」電化生活的再現中,家庭勞務之性別關係被凸顯出來。女性多以家庭主婦角色出現,展現的是勞務責任的承擔。由於女性的勞務承擔角色,她們被限縮於住宅與勞務工作之中,因此寂寞與無聊困擾之討論見於史料。電視機化做主婦的依託,提供她們對外交流的心理滿足。 此外,新式住宅的出現,私領域在鐵門與隔音不佳的水泥牆物質形構中漸漸形成一種心理狀態。電視機的出現,使家庭成為一個消費場域、享受空間,私領域得以深化。而電視也不僅僅成為總體居家裝飾的一部分,也成為個人地位象徵,電視消費者的分析展現現代的「高品味」與「低品味」的區分過程。 電視機的再現透露日本殖民、國府統戰、美國冷戰體系三股力量複雜交會的圖景。電視機造型、技術、資本,都因為日本家電廠與台廠合作之關係而承接下來,日本符號仍然沒有完全被去除,而以另外一種姿態低調地進入電視機的家庭生活再現中。 然而,大部分的平面媒體論述集中在美國。美國節目、美國影集大舉進入家庭之中,成為「現代生活的參照標準」。在整體對美國親近的強勢論域上,日本符號被歸依在美國的論述下。現代化被塑造成是歐美的標準,認同也指向了歐美。 但是事實上,日本符號仍然以品牌認同、簡潔理性之設計外觀出現於生活之中。 至於在電視機的國族方面,設置具高度宣傳意義,不過,不管是電視機販售與電視節目內容,國的宣傳身影不斷,但更強大的渴望娛樂與追求享受之消費者邏輯,正在醞釀形成。國的宣傳雖然得以進入家戶,不過卻與娛樂趨向之間,在家戶內形成角力。
8

臺灣哈法族的文化消費實踐 / Cultural Consumption Practices of Francophiles in Taiwan

邱維瑜, Chiu, Wei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哈法」是一種存在於臺灣,在哈日、哈韓之外的文化現象,「哈法族」則是一群真實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的人們,同時形成一種融入法國文化的生活風格,但每個哈法族會因其接觸法國文化的時間、所接受的文化資本與生活經驗而有所區別。故本研究根據10位受訪者的學經歷、法語程度、會消費的法國文化商品、日常生活實踐與對法國文化的看法,將其歸納為內化與外顯等兩類哈法族。 透過深度訪談的質化研究,以布迪厄的文化消費實踐理論與高夫曼的戲劇理論,分析哈法族習癖的養成歷程及所呈現的生活風格與自我形象,並探討這一個喜愛法國文化的族群,如何透過個人的各項資本,將法國文化、法國性與日常生活的各個場域相互關聯,得以實踐自己的法式生活。 研究發現將法國文化內化至精神態度中以呈現其生活風格的內化的哈法族與藉由法式符號的蒐集、儀式化行為的模仿來展示品味的外顯的哈法族,兩者雖皆是在喜愛法國文化這個共同前提下,但呈現出的仍是各具差異的消費心態,沒有一個完全趨同的哈法樣貌,亦體現法國文化的異質性。 對哈法族而言,法國文化不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經由各式各樣的管道接觸、理解、並消費,再透過日常生活實踐的過程,使其不斷構連法國文化與自我之間的意義。而哈法族的品味,最終演變為本質就是我的意涵。 / Some people who like French culture and connect it with their daily lives and show a different lifestyle. They are called “Francophiles” in this th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practices of these people, using Bourdieu and Goffman’s theories as a research approach. Its goal is to give an insight of Francophile in terms of taste, capital, distinction and self-perform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y, Francophile can be represented by two categories,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differentiated in their views of French culture, daily lives and ways of consuming artefacts from France. The first category, internalization, shows its “Frenchness” in lifestyle and mental attitude; while the second category, externalization, collects symbols of French culture and imitates ritual behaviors of French people from books, movies and mass media.
9

名牌服飾「迷」探索 /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ns of prestigious brands

邱莉雲, Chiou, Li-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這高度強調「享樂」、「戀物」的年代,以西方為主導的名牌服飾,掀起了全球消費名牌風潮,眾家國際精品品牌更爭相炒熱亞洲市場,引爆「東亞」名牌消費風潮。同時除了穩固既有購買力金字塔頂端的客層,更紛紛進行品牌形象重新塑造,增添年輕、活力的元素,開發出新的潛在年輕名牌迷,更滿足了名牌迷共同追求心靈年輕年齡的慾望。在台灣,精品業者陸續在北、中、南部進駐全新精品店,加上傳播媒體大量與即時的報導時尚資訊,大大助長了名牌消費風潮。 □ 蔚為風潮的名牌消費現象,正印證了馬克思的商品「拜物」論述,在名牌服飾廣告長期和強力洗腦、品牌「崇拜偶像化」經營,使消費者容易陷入「商品崇拜」的狀態。也可印證布西亞(1993)提出的擬像概念(simulation),精品工業便運用符號的「擬像」特質,再經由媒體的符碼轉譯,共同建構出夢幻的時尚符號。 □ 而國內迷的研究焦點,主要是媒介相關的特定內容的迷,如歌迷、影視迷、漫畫迷、電視劇迷、布袋戲迷等主題,如何迷「名牌」的相關探討付之闕如。同時,國內名牌消費相關研究焦點,在消費者部分,主要探討炫耀消費、物質主義;在精品產業部分,主要探討精品產業的行銷策略、時尚符號生產機制、精品空間塑造、仿冒品研究。本研究欲從「迷」的角度切入,把「商品拜物」、「商品崇拜」、「符號擬像」等概念再做延伸和探討,綜合心理、消費文化理論,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名牌迷的面貌,進一步了解名牌迷、名牌與精品工業的從動關係,以及他們著迷名牌的經驗,探索名牌對於這群狂熱名牌迷的意義。
10

跨國電視,在地消費--論台灣青年觀眾之美國影集收視經驗

林積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以處在文化全球化發展進程下的台灣社會現況做為研究背景,針對十四位現年二十三歲到二十九歲的台灣青年世代觀眾的美國影集收視經驗,進行深度訪談研究。這群台灣的青年觀眾因為熟稔網際網路與電腦科技操作,善於以下載數位檔案、燒錄光碟、以及購買DVD的方式,自行且主動安排出個人的電視收視方式與內容。本文關注這群青年觀眾利用各種傳播科技工具進行休閒娛樂,他們對諸多來源地區的外國電視節目做出取捨時,電視節目的出品地區是否對他們的消費心態有任何影響。筆者以Mittell(2004)所倡議的電視節目類型研究建議,結合全球化理論、消費理論、電視觀眾等研究傳統,設計出本文的研究架構。 本文的提問有二:其一是在全球化的文化情境背景下,主動且大量收看美國影集的台灣青年觀眾,在生活中利用什麼工具與方法、付出多少時間在收視美國影集一事上,而收看美國影集對於這群觀眾生活的其他部分有何影響。其二是關於受訪者是基於怎樣的品味標準,養成了獨鍾美國影集的收視選擇與收視習慣,對於生活中其他國家的電視劇又抱持怎樣的想法。 本文發現,美國影集在受訪者生活裡扮演的功能歷經數次重要的轉變,隨著年紀增長,受訪者對美國影集的收視態度也從被動到主動。受訪者喜歡在看美國影集時尋獲看見真實美國社會的感受,而他們認為日、韓、台三地的電視劇都無法提供這樣的寫實感。本文更進一步發現,這些受訪者的文化認同狀況,遠較單純地被美國文化洗腦來得複雜許多。他們是以不斷重覆消費腦中虛構的美國印象為工具,並以此鑑賞力為榮,他們認為自己的品味獨到,優於其他台灣民眾。 本文的研究發現有三:首先,本文認為吾人在思考文化全球化問題時,應避免以二分的對立觀點去看待全球化和在地化;我們應該思考個人是如何在權衡全球和在地兩方的力量之後,創造符合個人認知的生活方式。其次,本文認為收視節目的選擇有宣示個人品味的消費功能,而本文受訪者貴遠賤近的心態,也顯示區域文化商品的文化鄰近性優勢應被重新評估。最後,本文發現受訪者對個人虛構出來的美國印象產生文化認同,而且他們不經客觀事實查證也確信從美國影集中所得的資訊為美國社會之真實,證明電視的收視樂趣涉及感覺的消費,而受訪者希望以對美國影集的長期收視與喜愛,來與在地的其他地區電視節目收視品味區隔,以達成在文化資本上的秀異宣稱。

Page generated in 0.016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