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匯技術分析可否產生超額報酬? 台灣外匯市場的證據 / Can technical trading rule generate excess return? Evidence from Taiwanese FOREX market張家瑋, Chang, Chia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新台幣外匯市場中美元、日幣、英鎊、加幣、與韓元兌新台幣匯率為研究目標,使用四種簡單技術分析建構交易法則,分別為濾嘴法則、移動平均法則、支撐與壓力法則、與通道法則,並改變其參數成為總數1796種的交易法則。對新台幣外匯市場採取以下三種測試:全樣本測試,Brock,Lankonishok,& LeBaron(1992)的子樣本期間測試,以及Lo & Mackinlay(1990)提出的樣本外測試。並使用White(2000)與Hansen(2005)提出的檢定,探討資料窺視問題(data snooping bias)以及交易法則的真實獲利能力。
從實證中發現,本研究並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在新台幣外匯市場上所有匯率都適用的交易法則,也就是說,投資者必須根據不同的市場做探討分析,選擇不同的最佳交易法則。
另外, 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市場能夠找到最佳交易法則而獲得顯著的超額報酬。而日幣、英鎊、加幣、與韓元等四個外匯市場,所找到的最佳交易法則可能僅止為最適合解釋這段歷史資料的交易法則,最佳交易法則並不具有顯著的獲利能力。White檢定與Hansen檢定計算的p值在前後期增減互見,且數據都不顯著,並沒有如過去文獻一般出現市場越來越有效率的看法。
最後,實證結果顯示White檢定的確是有偏差的情況出現,而如此數據差異之大,會影響到結論的判斷,這也讓我們對White檢定的檢定力產生疑問,並肯定Hansen檢定修正的必要性,並建議往後的研究可以Hansen檢定作為檢定基礎即可。
|
2 |
交換、窺視與文化消費--《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的互文研究鄭淑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交換日記》前十一集為研究對象,分別就外緣與內容以及當中所呈現的文化現象作探討。
第一章分為三小節,分別對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前人研究等內容作一說明。
第二章就《交換日記》外緣的文本類型與編排設計作探討。第一節先就繪圖部分的定位作分析,與漫畫、繪本相比較,確立其插圖的定位。第二節就文字部分與日記、散文相比對,界定其為隨筆。第三節則就文本的編排與設計入手,觀察此文本特殊的風格、隨性的書寫與繪畫風貌。
第三章就《交換日記》中的主題內容與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作探究。第一節的主題內容首先歸納出愛情、親情的話題;其次梳理出與異地見聞相關的話題;再其次對與生活省思有關的論述作一整理。在不同的話題範疇中,可以看見當代人們生活的現象、矛盾與進步。第二節以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加以探討,可以瞭解《交換日記》無始終、去中心、非因果、非線性、互動開放的書寫風格如何擄獲讀者的喜愛。
第四章針對《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二者,瞭解在大量插圖的隨筆敘述中,圖畫與文字的互動關係。第一節對插圖的形式與功能,分別就敘事性質、抒情性質與幽默嘲弄等三方面作分析,瞭解插圖在此文本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二節,就文字與圖像二者的互文關係進行討論,可以看出文、圖互足的敘述方式、藉圖畫改變敘述的氛圍、以及藉由圖畫來區分現實與想像。
第五章進入閱讀心理的討論,藉以了解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反應。第一節討論此文本中獨特的現象--作者/讀者的重疊,在此重疊、開放的空間下呈現的特殊景觀。第二節則以讀者的一般性心理現象為討論焦點,分別就窺視心理的動機與滿足;閱讀行為中涵蓋的交換行為與作者與讀者密切互動的行為等三方面進行討論。
第六章針對《交換日記》與文化消費作討論。第一節探討《交換日記》呈現的後現代現象;第二節探討《交換日記》中呈現的消費文化;第三節則探討存在於《交換日記》中的次文化現象。
第七章對本研究提出總結論述。
當前的文學研究不斷朝向東、西方的對話、多學科的融合發展,並轉移到以讀者為中心的觀點。文學研究也從傳統的文字閱讀、解釋層面,衍生為對整個文本在社會的作用與地位的關注,這正是本研究從各種不同角度對文本及其所呈現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的出發點,希望藉此對書寫文本的變化作一觀察,在當代眾多文本形式大量出現的世代中,記錄其一斑,以填補文本創作改變歷程的一角。
|
3 |
外匯市場的技術分析與央行干預 /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in the exchange rate markets and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吳至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採用了White所提出的真實檢驗法(Reality Check)來解決探勘資料偏誤(Data-snooping bias)的問題,結果顯示從1980年到2008年間,技術分析法則的確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日圓兌美元及英鎊兌美元這兩個外匯市場獲利;我們也發現在外匯市場最普遍的技術分析方式─移動平均法(moving average)表現不如其他的技術分析法則,而通道突破法(channel break-out)的表現則明顯優於其他技術分析法則。
除了檢驗技術分析方法的獲利性之外,我們也嘗試著探討技術分析方法的獲利性與央行干預之間的關係,追隨Szacmary與Mathur在1997年所發表的論文,我們把技術分析法則擴充為在真實檢驗法中所使用到的所有法則,並且盡可能加長分析的期間。結果顯示技術分析法則的獲利與央行干預並不存在任何特定的關係。 /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huge universe of simple trading rules and apply White’s Reality Check to mitigate data-snooping bias then detect the profitability of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We find that technical analysis is useful no matter in the full sample time or each subsample period. The channel break-out method outperforms the other methods in our finding while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oving average method is worse than the others. Furthermore, we inspe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turns of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and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s no evi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turn series of trading rules and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and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of our following previous study.
|
Page generat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