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夜店空間的社會生產:以信義計畫區為例

劉倚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台灣在地歷史經驗切入進行耙梳,首先試圖釐清當代台灣本地所謂的「夜店」文化邊界。進一步的,以信義計畫區為例,我將把夜店放進全球消費社會脈絡當中檢視,援引Lefebvre的空間分析架構,分別從從物質與符號生產過程面向,對夜店內外的地景進行考察;同時也從消費者的空間感知層次,以消費者在其空間內部的身體姿態為分析對象,藉以從Lefebvre所提出的空間三元架構,分別說明並統整台灣本地夜店的空間生產過程。 研究發現,自九〇年代以降,循著「亞太金融中心」的發展邏輯,信義計畫區被刻意發展為全球節點,其地景型構乃是一種專屬於中產階級之消費殿堂的刻意打造;輔之以晚近台北市文化政策的施為轉折,在消費社會的脈絡當中,地景型構與政策施行等來自於政治力量的具體社會實踐,成為信義計畫區中的夜店提供節慶式享樂活動的基礎。 而在信義計畫區的夜店當中,就音樂部分而言,其所提供的主流音樂品味至今電音與嘻哈並陳,乃是歷史推演的結果,夜店DJ藉由音樂的播放培養了消費者的次文化音樂資本,對消費者來說,其音樂知識的累積也多僅在此一空間內進行,離開夜店之後則未必會提昇自己相關的音樂素養。 在夜店空間的視覺呈現方面,其透過通道的安排、酒精飲料的販賣,以及其整體裝潢風格所欲型塑的不同於日常生活想像的非日常性,作為遮掩其理性空間安排的表徵,實際上,為避免在此一空間發生過度失序的行為,除了服務生之外,夜店空間內尚有安管人員與監視器的配置,防止諸如性、暴力、偷竊,即使用禁藥等等逾越行為,目的在於維繫消費者在消費過程當中的安全,同時也創立並維護店家的聲譽。而對消費者來說,其多順從信義計畫區夜店的空間要求,以企圖在高級豪華的信義計畫區夜店空間當中,扮演一個稱職合宜的消費者。 就此而言,透過其內部空間的理性安置與空間氛圍的刻意型塑,夜店空間乃是一個由政經力量及消費者共構之專業化娛樂休閒場域,從而失去了Lefebve所希冀的成為嘉年華式差異地點的潛能。

Page generated in 0.02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