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石油工會會員參與工會活動之研究──OLSON集體行動理論之分析應用

一、研究動機
解嚴之前,工會組織形同虛設,工會功能受到各種法規束縛,解嚴之後社會運動發展
權利意識提高,工會在勞工意識抬頭的情形下熱門起來,研究工會運動的學者都從各
種角度來說明工會的產生及性質,其中M.Olson 集體行動的理論,就經濟人自利,理
性的公設演繹組織的形成邏輯,富有啟發性,個人試就其理論觀點,實證探討我國工
會會員參與工會活動的主要因素,從而建議工會組織的運作方式。今天有許多論點,
都認為勞工權利的爭取必須透過工會的狀大,工會軟弱,則勞工權益無從保障。這種
論點似是而非,就理性的個人從事一件活動時,首先考慮的是其投入與產出的問題,
若工會無法提供足夠利得給會員,工會很難動員會員的力量。工會是個經濟性的組織
,工會與會員之間不是義務或責任關係,而是純粹的利益關係。
二. 研究目的
1.就M.Olson 集體行動的理論申述工會組織的性質
2.個案研究我國工會會員參與工會的主要因素
3.OLSON 理論的檢討
4.建議工會運作的可能方式
三. 研究架構
理性的個人參與工會活動時, 必然是經過一番考慮而做決定. 因此有學者就個人參與
工會活動的決定視為一種決策過程, 其間影響決策的因素歸納為三方面: 個人需要、
社會環境、工會印象。配合Olson 集體行動理論的要旨及我國工會情形,擬出下列分
析架構:
工會的集體財\工會的選擇性誘因\強制規定或方法工會的規模政治企業家工會的印
象工作條件搭便車傾和向\基本資料\工會活動的參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158
Creators王淑慧, WANG,SHU-HU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