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銀行用價格或數量壓抑地雷公司借款?-銀行放款信用分配的台灣實證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信用分配的實證研究,大抵不脫以總體資料(aggregate datas)說明在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中「信用管道」(credit channel)的存在,但要以此解釋信用分配的現象則略顯不足,我們需要的是更直接的證據:那就是在信用管道背後,銀行用來壓抑地雷公司借款的「篩選工具」(Screening Devices)!
本文便以分析整理個別公司借款資料的方式進行實證研究,首度將樣本區分為「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以及「金融風暴前、後」的不同時期,並以「臨界放款利率」作為判斷標準。
本文得到以下三點結論:
1. 在三種樣本期間,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所面對的放款供給曲線,幾乎都有後彎現象(除正常公司在金融風暴前例外),表示信用分配現象的確存在,且銀行以利率為信用篩選工具。
2. 在全部樣本期間與金融風暴後,地雷公司所面對的臨界放款利率均較正常公司為低,表示銀行對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的臨界放款利率的確有異,且銀行成功以「數量」壓抑地雷公司借款。
3. 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在金融風暴後,臨界放款利率均有所降低,且地雷公司臨界放款利率降幅(與全部樣本期間相較)較正常公司高出11個百分點,表示「金融風暴」的確會影響銀行授信態度,且對地雷公司影響較大。
實證結果與研究假說一致,並符合我們的直覺。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2076
Creators秦玉芬, Claire Ch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