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個明代來看,國祚近三百年,但初期在改朝換代的適應與摸索下,使
得原本已由元雜劇所掀起的戲曲熱潮,沉寂了大半個明代,直到嘉靖年間
才逐漸恢復生機。這股生機一觸即發,短短數十年便再度席捲文壇,吸引
了許多文人學士投入戲曲的創作和討論,諸如徐渭、李贄、湯顯祖、沈璟
、王驥德等人將萬曆劇壇妝點得多采多姿,並將戲曲理論推展至前所未有
的高峰。但戲曲理論的發展經驗仍淺,其內涵也不夠成熟,此時雖眾星雲
集、新銳並出,靠得是一股衝勁與爆發力,但待勢頭一過,冷靜的沉思與
深度的思考才是長久的紮根之計。而「晚明」正是擔任著這樣的工作--將
前人的意見總結、再思考,濃縮、再提煉。另一方面,由於理論需有作品
作基礎,劇論家常藉著品評以往當代作家的作品來建立自己的理論。其中
當代作品最能反映當時的創作現況,對其下針砭也最能發揮理論的功效,
但明代前中期的劇作不多,也缺乏探討的價值,因此只要有具代表性的典
型劇作出現,馬上就會吸引劇壇的注目,而《牡丹亭》就是這樣一部劇著
。雖然《牡丹亭》的出現夾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不論是正面或反面,它
都有著引人深入探討、發掘的豐富性。當時幾乎所有的劇論家都曾對其發
表過意見,而這些意見匯整起來,則儼然是晚明戲曲理論的精華展現。我
們可以說,晚明劇論家對《牡丹亭》的流傳與討論深化了此劇的創作內涵
,而《牡丹亭》的出現則刺激了晚明戲曲理論的開展,此兩者互為因果的
血脈關系,是值得我們重視的。綜上所述,本文遂欲以晚明時期對《牡丹
亭》的流傳討論為探討線索,以突顯當時戲曲理論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及時
代意義。在這□,「晚明」指得是萬曆中後期到崇禎末這段期間,更明確
的說,由於《牡丹亭》約完成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明亡於崇禎十七
年(1644年),晚明即代表1598到1644這四十六年的時段。本文即以此時段
中與《牡丹亭》有關的專文、序跋、評點、眉批、改編,乃至曲譜制定、
演出情形等,作一釐清、探討。再與萬曆之前及清代初、中期的理論特色
稍作比較,以突顯其過渡特色。本論文之研究主要採三個步驟進行:首先
是「外緣探討」,於第二章就晚明劇論的依存背景,作多方面的釐清,即
文學、思想背景,戲曲理論的發展概況及當時對戲曲的審美需求。其次是
「內緣研究」,於第三、四、五章分別就晚明時期對《牡丹亭》的批評風
氣、批評方式、批評內涵等作條理的分析。最後為「價值定位」,於第六
章總結晚明戲曲理論的時代意義,以明其對前代有所承繼、有所創新,對
後世又有所啟發、開展的樞紐地位。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544 |
Creators | 鄺采芸, Kuang, Trai-Yun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