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9
  • Tagged with
  • 9
  • 9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晚明傳奇中女扮男裝情節研究

吳玄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晚明以前,「女扮男裝」的行為往往被統治者視為是違制僭越、變亂陰陽的「服妖」現象,然而今觀晚明傳奇,卻可以發現劇作中不僅廣泛地採用「女扮男裝」情節,甚至亦以此作為形塑情、才、智、勇、色兼備的奇女子之編劇手段。究竟為何晚明人能捐棄成見,他們又賦予了「女扮男裝」何種意涵與象徵,自然值得深入探究與剖析。 本文認為當時的社會風氣、經濟發展、服飾制度和文化思潮,都是促成女扮男裝情節興起與盛行的主因。首先,晚明成熟且熱絡的戲曲環境,為傳奇中的「女扮男裝」情節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溫床,再加上當時好新逐異的社會風氣,更讓充滿獵奇色彩的「女扮男裝」情節,成為晚明人青睞的對象。其次,晚明人服飾風尚的改變,不但造成了服飾制度的失序,也轉化了晚明人對「女扮男裝」負面的觀感,是以逐漸能以較為開明的態度來面對之。而尚情思潮則提升了晚明文人的女性意識,也間接促成了「女扮男裝」情節的流行。 不僅外緣環境為「女扮男裝」情節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其本身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亦是令其能夠成為晚明人重視與關注焦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情節結構上來看,「女扮男裝」情節分別具有「強化劇本的主題思想」、「擴大劇情的發展空間」和「製造鮮明的戲劇效果」等功能。再者,「女扮男裝」情節在塑造人物上,則主要有「理想人格之更新」、「性別內涵之轉化」和「人物行當之跨越」等特色。 此外,透過神話──原型批評(archetypal criticism)的研究視角分析,本文認為「女扮男裝」情節在晚明傳奇中的興起與盛行,代表了晚明人潛藏於集體無意識之中,對於陰陽合一之「雙性同體/雙性人格」的嚮往與追求;並且「女扮男裝」情節還扮演了女性英雄「英雄歷險」時的一大推手,時而在女性英雄的歷險過程中,扮演「歷險的召喚」,時而則擔綱「門檻的跨越」之重要象徵。 正是因為在內外條件的配合之下,「女扮男裝」情節遂而能夠建構出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與文化意涵,並且得到晚明人普遍地認可與接受,同時其也為晚明傳奇開拓出另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令晚明傳奇的形式及內容更為繽紛多元。
2

晚明詩經評點之學研究

侯美珍, Mei-chen H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採歷史文獻分析法,藉由歷史文獻的考察,知人論世。並佐以統計法,闡釋學、接受美學、語境說等理論,以作為論證的輔助。共計正文八章、附錄三篇。 第一章〈導論〉:澄清前人對明代經學的負面評價及因襲的成見,檢討明代《詩經》學及晚明《詩經》評點之學的研究概況,並說明本論文主題的研究價值。 第二章〈評點概說〉:介紹評點的起源、發展、特色、與科舉密切結合的情形,及明清士人對評點的評價等。對「評點」的性質及明、清士人對「評點」的評價有正確認識後,可作為吾人了解評經的表現方式、認識評經性質的基礎及正確地解讀前人對評經的種種論說。 第三章〈經書評點風氣興起的背景〉:何以晚明會有大量的評經著作產生,並受到時人的歡迎?筆者考察當時的學術風氣,解經態度,歸納明人文集、書序中的種種論說,加以說明。以為復古風氣的瀰漫、對經義紛紜的反動、明人慣以文學眼光詮釋古籍,以及王學流風遺韻的影響,使明人對經解抱持開放的態度、讚賞獨抒心得的別解等原因,都是造成評經興起的原因。 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別析論孫、鍾、戴三部《詩經》評點,由介紹其人之生平、文學主張入手,結合其文學主張及相關著作中的資料,說明其評《詩》動機、版本問題、評《詩》的態度、對《詩序》、《毛傳》、《鄭箋》、《朱傳》等舊說的取捨、《詩》評所透露出的好尚,並論其影響與評價。 第七章:〈晚明《詩經》評點的性質辨證〉:先前研究者有鍾評之類的《詩》評,其性質為科舉講章之屬,故遭來錢謙益、顧炎武等指斥的主張,故筆者設此章予以回應,除證鍾評等書其性質與科舉無關、是文學的評賞之外,並詳細析論錢、顧、四庫館臣等抨擊評經的深層心理。 第八章:〈晚明《詩經》評點之學餘論〉:用闡釋學到接受美學的轉變,來對照、解釋晚明將孟子「以意逆志」轉為「以臆逆志」的閱讀現象。並指出在尊經的思維下,「聖經」與「至文」間存在著衝突,故評經者常將論文的本質,用求經義、明道的外衣來包裹,今人不明其所處的語境,常為其飾辭所惑的。本章並通論民初對晚明《詩》評的肯定,及指出諸評刊落訓詁,用語模糊、簡略,造成今人解讀的困難,是其不足之處。文末結語,回顧本論文的寫作,筆者自省得失,並前瞻未來可繼續努力的方向。 附錄三篇,為正文的補充,分別為: 附錄一〈明清士人對「評點」的批評〉:探討明清士人支持評點、反對評點之故。 附錄二〈鍾惺《詩經》評點的版本問題〉:介紹鍾評三本初評本間的異同,比較初、再評本的出入,並澄清過去對於鍾評版本問題錯誤的論述。 附錄三〈陳繼揆《讀風臆補》引戴君恩《讀風臆評》原文的校勘〉:陳繼揆作《臆補》,雖自言全錄戴評,經筆者校勘,陳氏所錄與戴評頗有出入,未能如實呈現。
3

晚明傅一臣《蘇門嘯》劇作之研究

梁瓊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國戲曲史上,明雜劇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它不僅上承元代的北曲雜劇,而且創造性的變出了「南雜劇」,下開清人雜劇的新路。由研究資料可知,明雜劇的作品數量超過了元代雜劇和南戲的總和。 由此可知雜劇入明後並未消沉,而是繼續沿著自己的道路向前發展。徐子方先生指出雜劇入明後經歷了兩次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平民化而貴族化、由貴族化而文人化,這就形成了明雜劇歷來兩種分期之說:明初的宮廷北雜劇與明中後期的文人南雜劇。 在眾多的晚明雜劇作品中,有一人創作了十二本雜劇,而且這十二本雜劇都是由凌濛初所著的《二拍》話本小說改編的,但歷來卻鮮少為人注意,只有一些零散的研究和評論,此人是傅一臣。傅一臣,字青眉,號無技,別署西泠野史。浙江杭縣人。他的雜劇作品共十二種,總題曰「蘇門嘯」。《蘇門嘯》十二本劇作均由話本小說改編,中國古代的小說和戲曲是有著親密血緣關係的兩大文類,它們在題材內容、文體形態、敘事技巧與審美特徵等方面,都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係。在題材內容方面,一方面,戲曲靠小說為其劇本提供敘事內容,另一方面,小說除了坊間刻書出售,其內容絕大多數是通過戲曲和說唱得以傳播,所以二者可說是關係密切;在文體型態方面,小說使用的是書面文字,書面文字告訴人們的是意義,讀者的思考通過這些文字概念而轉化為所能理解的事物意義,但小說中冗長的描繪在戲曲藝術中則轉換為演員的直觀展示,這就帶出小說與戲曲藝術型態最大的不同在於:戲曲具有「劇場性」。 不同的文體型態進一步造就了二者各自的敘事技巧和審美特徵,即使是相同的題材,在小說家和劇作家的筆下,將可能引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讀者感受和文學傳播效應。 綜上所述,《蘇門嘯》的創作態度是感於現實而抒發心志的,這比起單純娛樂觀眾而創作的戲曲作品,又轉出了另一層次,但歷來卻無人注意,故筆者希望能對《蘇門嘯》劇作進行研究。再者,傅一臣的《蘇門嘯》劇作皆是從凌濛初《拍案驚奇》初二刻中抽取十二則故事敷演而出,當戲曲意圖改編自同題材的話本小說時,帶給讀者的文學感受想必與閱讀話本小說不同,筆者希冀將更動後的戲曲作品作為研究主體,藉以觀察《蘇門嘯》在戲曲藝術上的獨特性。
4

晚明月令書研究──以《月令採奇》和《日涉編》為中心 / The yue ling books in Late Ming-Focus on the "Yue ling cai qi" and "Ri she bian"

鄭曉波, Cheng, Hsiao P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從三個面向來討論晚明的月令書,包括晚明月令書的編纂時代背景與獨特性、晚明月令書由「月」向「日」轉變的動力以及晚明月令書的逐日記內容,透過以上三個角度,應有助於我們更了解晚明月令書的特色。 第一部分首先以明代的月令書寫為討論對象,包括月令書在明代以前的淵源與演變,尤其是在目錄書籍中的位置,以建構明代以前月令書流變的圖像。再者論及明代月令書盛行的時代背景──晚明社會,針對政治、經濟、文化因素作一概括的說明,以突顯晚明月令書大增的特殊意義。接著論述晚明月令書在明代編目書籍的知識分類與內容特色,並比較晚明的月令書與歷代月令書在圖書分類上的差異。最後,就陳堦《日涉編》與李一楫《月令採奇》,進行寫作動機、出版性質,以及編纂體例、內容上的綜合比較與討論,以反映晚明月令書的獨特性。 第二部分討論名教古事、帝后壽誕與賢儒誕辰。名教古事一直為月令書所關注,其格式承襲了《月令》紀候的傳統,其內容則記述王事之本、群生之命和儒者濟世之仁壽之言。帝后壽誕、賢臣大儒之誕辰與忌日同樣關乎王政,與明代皇權、科舉制度關係密切。這些都是本文關注的課題。 第三部分探討民俗節日、諸神聖誕與身體攝養。民俗節日向來是過去月令書所記載的核心,所以本文會關注晚明月令書在民俗節日與過去月令書記載的差異,並在民俗節日的脈絡下,討論諸神聖誕日、飛昇日納入月令書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以及與明代宗教、信仰的關係。最後,本章將回到個人的身體攝養,探究士人在依時養生的傳統下,對於自身的修身、養生、禮儀之實踐。 本文以晚明月令書為題,希冀透過編纂者的記錄,微觀體察晚明生活,並引申其宏觀的社會文化意義,進而對晚明月令書提出深入的理解與認識。
5

湯顯祖《牡丹亭》及晚明時期改作與仿作之研究

林書萍, LIN,SHU-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牡丹亭》何以能特出於眾多劇作而成為明傳奇的重要劇目?進一步言之,《牡丹亭》劇作中的主題意識與時代背景接軌而使之被推向高峰,歷來對此研究者眾,從作者思想、作品解讀、時代分析等各種角度切入,提供筆者豐富的研究成果與文獻資料作為參考。 「經典」的建立不是單一劇作的創作與出版即可成就,當我們討論《牡丹亭》作為明傳奇經典之時,筆者希望提出的一個思考角度是延續與反推。簡言之,即以《牡丹亭》作為原型故事,對明代其後改作與可能被廣泛地定義為仿作之傳奇文本進行討論,一方面試推《牡丹亭》成為經典的原因與意義;一方面對作品進行解析。 「才子佳人的愛情」是明傳奇劇作中最重要的題材,大量的劇作構成程式化的風潮,相同的主題、類似情節與角色的重複組合,又與主情思想相對應。筆者於第一章〈緒論〉中,說明選擇以《牡丹亭》作為研究主題,初步歸納相關資料,希望對所謂的改作與仿作有更進一步的分析。 第二章主要是針對《牡丹亭》之文本作一分析。首先討論《牡丹亭》與其原型故事〈杜麗娘慕色還魂〉之間的關係。《牡丹亭》承繼〈杜麗娘慕色還魂〉的基本架構,再進行加工,使情節複雜化與人物立體化。為了彰顯「情理衝突」的過程,《牡丹亭》在情節與人物的描寫上相當細膩,並且提升了故事主旨的意涵與層次。《牡丹亭》刪除杜興文及柳夢梅之父母之角色,增加春香、陳最良與杜寶在劇作中的分量,並新設「苗舜賓」一角,作為柳夢梅的輔助角色。再者則就《牡丹亭》的劇情架構與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筆者採取多數學者之說法,將《牡丹亭》分為三段落:由生至死、生死之際和回生之後。再就點線結構的基本模式、象徵符號的設計運用及對照現實的夢幻世界三個面向討論之。除了情節之外,《牡丹亭》所之人物形象也有所論述。劇作前半部以杜麗娘作為核心,但杜麗娘回生之後,劇作則轉以柳夢梅為核心,杜麗娘對於愛情的熱烈追求和柳夢梅對於功名的執著是並行的。此外,杜寶「執古妝喬」的形象和角色之互相對照搭配的狀況亦是值得深入探討的。筆者並於此章中略論湯沈之爭的問題,筆者以為,湯沈之爭不能證明曾經發生,「臨川派」也無法確認是否為一有意識而組成的團體,應屬於被建構的派別,但不存在於歷史之中。無論從文獻或是格律來看,均無直接證據可證明湯沈之間曾經存在激烈爭論,亦不能斷然表示湯顯祖之作完全不符音律,無論湯沈之爭的內容或是派別成員在學者研究中均未有定論。 由於明傳奇愛情劇的情節與角色均相當繁複,筆者於第三章中先就愛情劇的主要程式情節分段論述,再以前論第二章為基礎,總論《牡丹亭》文本之特色。在第一節中,筆者以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及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作為主要參考資料,並以表列方式說明之。明傳奇愛情劇的固定模式如下:探訪相遇、互訴情衷、分離試探、喜慶團圓共四部分,其中又各自有固定的程式情節之運用。在程式情節中,「應考」及「誤會」情節可能被應用於各段落之。在第二節中,筆者就人物角色的設定與性格表現作一論述分類。女主角可分為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及特殊身份三類,但以大家閨秀居多。並且明傳奇愛情劇對「佳人」的設定均是容若桃李,才堪詠雪的。為了配合愛情故事的發展,佳人面對情愛顯得主動積極,深情不渝。男主角則是學富五車,瀟灑風流,雖然有追求功名的欲望,但也重視愛情與婚姻,才子佳人的愛情著眼於內心的契合,在才貌上亦十分相配。除了男女主角之外,侍女和反對者亦為通用之角色,與程式情節相對應,在角色設定上有「典型化」與「類型化」的傾向。在第三節中,筆者討論在明傳奇愛情劇的文本之中所隱含的限制與基本觀念,包括「貌美、才美、情美」的基礎,佳人守貞與才子多情,獲得功名以使私情認可的必然性等等。在第四節中,筆者則以《牡丹亭》作為分析主體,討論程式情節與典型人物如何被運用組構於文本之中。《牡丹亭》的確受到程式化的影響,但亦有突破之處,即以夢言情與因情生死的情節構思,達到以事奇烘托情奇的目的。在人物形象的部分,杜麗娘和柳夢梅皆同時展現了「專情」的形象。 筆者於第四章中探討了關於《牡丹亭》在晚明的改編本。目前見諸文獻記載者共有六本,但呂玉繩改本及沈璟改本《同夢記》幾皆亡佚,徐肅穎《丹青記》台灣並無善本,故本章中以分析徐日曦《碩園刪定本》、臧懋循改訂《還魂記》與馮夢龍《墨憨齋重定三會親風流夢》三家改本為主。筆者於每一小節中均以列表對照之方式說明情節的刪併情形。三家改本均有音律的改訂,也就《牡丹亭》不合音律之問題提出意見。在劇作內容方面,《碩園本》只刪不改,臧改本《還魂記》更改幅度略多於《碩園本》。馮改本《風流夢》是情節更動幅度最大者,主要增加關目的方式「強調」生旦同夢的事實。此外,也設定杜麗娘之生辰死忌均為中秋,死後三年改為一年等細節,使情節縝密合理,前後呼應。《風流夢》就原劇作亦先採取了刪減支線的方式,但相較於碩園本和臧改本,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內容的改動。經由分析之後,可以確認晚明三家文人改編本的目的,均是推動《牡丹亭》更能完全適應場上演出,所以刪減情節、改訂音律、致力於取白的通俗化與口語化,還有意象的具體化。 在討論改作文本之後,筆者於第五章中討論《牡丹亭》仿作之問題。當然,從所謂「臨川派」的成員,如吳炳、孟稱舜的作品中的確可以看出和《牡丹亭》相類之情節,但是「臨川派」不能做為判斷基準。筆者以「評論」與「情節因襲」作為判斷仿作之標準,並且排除程式情節的沿用,以《牡丹亭》中的特殊情節是否運用於其中立論。所採取的「仿作」定義,包括直接模仿《牡丹亭》之文本與可能受到《牡丹亭》之影響文本。可以分為仿作正體和變體。仿作正體又因定義不同而區分為二類,仿作變體則是馮小青系列故事。不可忽略的是,《牡丹亭》中採用的特殊情節再化入新劇之中後,有各自的意涵與作用,當然不同的作家所欲表達之情思也可能隨之不同。在肯定真情的前提之下,孟稱舜對「情」的理解便含有「節義」的概念;吳炳於《療妒羹》中所展現的反而更接近道德教化的主旨,愛情只是搭配的副線而已。仿作變體雖然在情節上可以直接看出受到《牡丹亭》的影響,但是部份情節的擇取與以《牡丹亭》直接入戲的手法所詮釋的角度必然有所不同,而筆者用之為標準的情節也在仿作中有著程度不一的改變。 總合前論,筆者於第六章中除了補述關於《牡丹亭》續作之問題外,也對《牡丹亭》經典地位的建立進行解析。
6

晚明中篇小說合集現象研究 /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Novella Collection in Late Ming

陳明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晚明出現一批以收錄中篇小說為主的小說合集,包含《國色天香》、《繡谷春容》、三種《燕居筆記》、《萬錦情林》、《花陣綺言》和《風流十傳》等,藉由收錄的過程,這批合集為新興的中篇小說做出搜集與整理,並且創新了版面編排方式,開啟一種新的小說合集現象。   因此,本論文第二章從晚明中篇小說合集的版本及版式入手,並認為合集中的圖片對於書籍版面的整齊性、藝術性有所提升。第三章則分析晚明中篇小說合集的選集精神,認為編者在收錄的過程中,在實用性與娛樂性兼具的文化性格下,有著「話本」與「傳奇」的混用、文類互滲的情形。第四章則提出晚明中篇小說合集在文化特質上,同時兼具通俗與雅化,內容上則追求情欲的自由,編者亦不忘於編輯過程中射利揚名,藉由小說合集顯揚自己的名聲。   第五章則進入中篇小說內部的分析,中篇小說同時包含言情與述志兩大部分,在模式化的敘述傾向下,隨著時代文化對於情欲/道德的拉扯,中篇小說在男女主角身上,也有了不同的情欲姿態。   最後將晚明中篇小說的合集現象,置入明清小說發展史之中,本論文試圖將此一合集與出版史、版畫史、小說史做一連結,並將中篇小說中的摶化性格作一梳理,並以中篇小說對後世的影響作結。
7

晚明世說體著作研究 / A Study of the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官廷森, Kuan, T'ing-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世說新語》在晚明時期(嘉靖至清初)造成空前之盛況,受到士人相當的重視與喜愛。就目前所知而言,單是《世說新語》原作的刻本,便至少有十八種。而《世說新語》之續作、仿作(世說體著作),更高達三十餘部之多;其中《世說新語補》一書,又有九種以上不同的版本。此外,嘗對《世說新語》原作、續作、仿作進行注釋、評點者,亦有十三家左右。至於為其撰作序、跋的文人,更是不勝枚舉、無從計數,甚至有一人撰作兩篇者。如此之盛況,乃歷代所絕無僅有。由此可知,《世說新語》在晚明確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所謂季世,大抵均有若干類似之時代現象與特質。惟魏晉與晚明二者,實有更多相通之處。晚明文人便已自覺此點,如王宇〈清紀序〉論季世,即獨舉漢末魏晉與晚明對映。而晚明世說體著作乃至清言小品之蔚盛,更證明魏晉與晚明之關聯。因此,若以《世說新語》與魏晉時期的部分特質,觀照晚明之文學、思想、文化等現象,當不無所得。則晚明世說體著作,實頗值得吾人注意。 然而,現今對晚明時期的探討,不論是文學理論或士人風氣,皆鮮少觸及晚明世說體著作。晚明性靈思潮之興起,固與王陽明心學(王學泰州學派)之啟發及前、後七子擬古風氣之刺激有關,然其為何以此種面貌呈現?晚明文人為何以率真任性為處世準則?他們心中的理想人物典型又是哪些?而「清言」作品何以大盛於晚明?凡此問題,皆可自晚明世說體著作獲得啟發。事實上,晚明時期大量世說體著作的出現,即意味著《世說新語》與魏晉名士對當日文人而言,確實有特殊之意義。魏晉對晚明的影響,不僅是在文學審美興趣方面,士人思想風尚方面的影響,恐怕才是更為重大的。 在研究方向上,本文著重於魏晉與晚明彼此關係之探討,透過《世說新語》與晚明世說體著作的對照、比較,呈顯出晚明世說體著作的特色,並進一步反映出晚明時期之士人風尚與文學興趣。本文第二章探討晚明世說體著作之興起背景與原因;第三章分析晚明世說體著作之形式體制;第四章則自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聰慧、賢媛等向度,論述晚明思想風尚及文學現象。希冀藉由對晚明世說體著作的研究,能發掘出其於晚明文學、思想、文化史中的意義與價值,並進而對整個晚明學術思潮、士人風尚及文學理論,有更為深刻的了解與掌握。 第一章 緒言 1 第二章 晚明世說體著作之興起 7 第一節 魏晉風流之企羨 7 第二節 短文小說之好尚 10 第三節 知名文士之推動 12 第三章 晚明世說體著作之體制 17 第一節 門類篇目 20 第二節 注文、小序、按語 27 第四章 晚明世說體著作之內容 47 第一節 德行 48 一、道德教化之編撰理念 54 二、細大不捐之選材標準 58 第二節 言語 68 一、清 71 (一)清之內涵 72 1、清與汙濁 72 2、清與雅俗 76 3、清與玄虛 81 4、清與風流 83 (二)晚明之清 88 1、名士風流之清 92 2、山林隱逸之清 97 (三)晚明世說體著作與晚明清言之關係 100 1、清言名義 101 2、清言形式 102 二、韻 112 (一)以疵為美 115 (二)多情率真 119 (三)任達放誕 123 (四)嗜酒耽色 127 第三節 政事 135 一、廣任才智之士 138 二、措意民生經濟 148 三、加強國防邊政 158 第四節 文學 160 一、文學詞章 162 (一)詞義兼備、文質彬彬 162 (二)文發於意見、詩本乎性情 164 (三)嚮慕魏晉詩文風韻 167 (四)推尊白居易、蘇軾 169 二、玄學佛理 172 三、博學多識 179 第五節 智慧 185 一、智 185 二、慧 196 第六節 賢媛 202 第五章 結語 213 參考書目 225 / During the Late Ming, the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Shih-shuo hsin yu) reached unprecedented heights in popularity; it was held in highest esteem by the era's scholars. Based on what we know now, there were at least 18 versions of the original printed edition of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 Supplements and imitations of it numbered more than 30; among them, Addendum to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had more than 9 different editions. Further, in comparisons of the original, supplements, and imitations, we find there are about 13 commentators and annotators. The number of scholars who wrote prefaces and colophons is too great to cite; in fact there was even one who wrote two. Such a profusion of interest was ra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 is because of this fact we can see what an important role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played in the Late M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Wei Chin period and the Late Ming.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with the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ter are revealed as well as the tastes and literary interests of Late Ming scholars. Chapter 2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s for the rise in the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Chapter 3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style of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Chapter 4 discusses Late Ming trends in thought and literary imagery from several points of view: moral conduct, language, politics, literature, etc. Through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hopes to flesh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on the literature, thought, and culture of that era and als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ate Ming academic trends, scholar's proclivities, and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p. 1 Chapter Two: The Rise of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p. 7 Part One: Admiration of the Wei Chin Style p. 7 Part Two: Affection for Short Stories p. 10 Part Three: Promotion by Famous Scholars p. 12 Chapter Three: The Structure of the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p. 17 Part One: Categories of Titles p. 20 Part Two: Annotations, "Little" Prefaces, and Editorial Comments p.27 Chapter Four: Content of the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p. 47 Part One: Moral Conduct p. 48 Section One: Theory of Compositions of Ethical Instruction p. 54 Section Two: The "Nothing Too Large or Small" Standard of Selecting Material p. 58 Part Two: Language p. 68 Section One: Purity p. 71 a. The Meaning of Purity p. 72 1. The Pure and The Polluted p. 72 2. The Pure and The Refined and Vulgar p. 76 3. The Pure and The Mysterious p. 81 4. The Pure and Matters of Style p. 83 b. The Late Ming's "Purity" p. 88 1. The Purity of the Rich and Famous p. 92 2. The Purity of the Recluse p. 97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 Ming Shih-shuo Form and the Pure Language of the Er p. 100 1. The Meaning of Pure Language p. 101 2. The Form of Pure Language p. 102 Section Two: Deportment p. 112 a. The Flawed As Beautiful p. 115 b. Great Emotion and Candor p. 119 c. Unrestrained and Rash p. 123 d. Indulgence in Wine and Women p. 127 Part Three: Political Matters p. 135 Section One: Broad Employment of Men of Intelligence p. 138 Section Two: Attentitivenes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p. 148 Section Three: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in Border Adminstrations p. 158 Part Four: Literature p. 160 Section One: Literary Works p. 162 a. If the Words and Meaning are In Accord, the Literature's Quality Will Be Elegant p. 162 b. Prose Comes From Ideas, Poetry From Disposition p. 164 c. Admiration of Wei Chin Literature's Charms p.167 d. Promotion of Pai Chu-yi and Su Shih p. 169 Section Two: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p. 172 Section Three: Erudition p. 179 Part Five: Perfect Wisdom p. 185 Section One: Knowledge p. 185 Section Two: Intelligence p. 196 Part Six: Talented Women p. 202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p. 213 Bibliography p.225
8

晚明戲曲理論之發展與轉型-以《牡丹亭》的流傳討論為線索 /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 of the drama theory in late Ming Dynasty--by the lead of the transmittance and discussion about "Muu-Dan-Tyng"

鄺采芸, Kuang, Trai-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整個明代來看,國祚近三百年,但初期在改朝換代的適應與摸索下,使 得原本已由元雜劇所掀起的戲曲熱潮,沉寂了大半個明代,直到嘉靖年間 才逐漸恢復生機。這股生機一觸即發,短短數十年便再度席捲文壇,吸引 了許多文人學士投入戲曲的創作和討論,諸如徐渭、李贄、湯顯祖、沈璟 、王驥德等人將萬曆劇壇妝點得多采多姿,並將戲曲理論推展至前所未有 的高峰。但戲曲理論的發展經驗仍淺,其內涵也不夠成熟,此時雖眾星雲 集、新銳並出,靠得是一股衝勁與爆發力,但待勢頭一過,冷靜的沉思與 深度的思考才是長久的紮根之計。而「晚明」正是擔任著這樣的工作--將 前人的意見總結、再思考,濃縮、再提煉。另一方面,由於理論需有作品 作基礎,劇論家常藉著品評以往當代作家的作品來建立自己的理論。其中 當代作品最能反映當時的創作現況,對其下針砭也最能發揮理論的功效, 但明代前中期的劇作不多,也缺乏探討的價值,因此只要有具代表性的典 型劇作出現,馬上就會吸引劇壇的注目,而《牡丹亭》就是這樣一部劇著 。雖然《牡丹亭》的出現夾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不論是正面或反面,它 都有著引人深入探討、發掘的豐富性。當時幾乎所有的劇論家都曾對其發 表過意見,而這些意見匯整起來,則儼然是晚明戲曲理論的精華展現。我 們可以說,晚明劇論家對《牡丹亭》的流傳與討論深化了此劇的創作內涵 ,而《牡丹亭》的出現則刺激了晚明戲曲理論的開展,此兩者互為因果的 血脈關系,是值得我們重視的。綜上所述,本文遂欲以晚明時期對《牡丹 亭》的流傳討論為探討線索,以突顯當時戲曲理論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及時 代意義。在這□,「晚明」指得是萬曆中後期到崇禎末這段期間,更明確 的說,由於《牡丹亭》約完成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明亡於崇禎十七 年(1644年),晚明即代表1598到1644這四十六年的時段。本文即以此時段 中與《牡丹亭》有關的專文、序跋、評點、眉批、改編,乃至曲譜制定、 演出情形等,作一釐清、探討。再與萬曆之前及清代初、中期的理論特色 稍作比較,以突顯其過渡特色。本論文之研究主要採三個步驟進行:首先 是「外緣探討」,於第二章就晚明劇論的依存背景,作多方面的釐清,即 文學、思想背景,戲曲理論的發展概況及當時對戲曲的審美需求。其次是 「內緣研究」,於第三、四、五章分別就晚明時期對《牡丹亭》的批評風 氣、批評方式、批評內涵等作條理的分析。最後為「價值定位」,於第六 章總結晚明戲曲理論的時代意義,以明其對前代有所承繼、有所創新,對 後世又有所啟發、開展的樞紐地位。
9

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

白以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晚明出現了一批以宗教人物傳記為題材的通俗小說,例如 《北遊記》、《韓湘子》、《鐵樹記》等等,一般小說史將它們列入神魔小說,不過這些宗教人物傳記小說大多題名為「出身修行傳」,可見得其中必有特殊的旨趣,倘若只以傳統的「神魔」概括,則顯得籠統而無法突顯其特色。   基於碩士論文的研究基礎,本文將以晚明「道教人物傳記小說」作為研究對象,希望進一步地觀察它們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意義。由於一般習慣稱道教傳記為「仙傳」,因此本文另立「仙傳小說」之名目,以突顯這些小說的特性。晚明的仙傳小說共有六部,包括《北遊記》、《鐵樹記》、《咒棗記》、《飛劍記》、《韓湘子》、《東遊記》,分別敘述玄天上帝、許遜、薩守堅、呂洞賓、韓湘子、八仙的傳記故事。

Page generated in 0.03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