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花間集》主題內容與感覺意象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n themes and sensory images of Hua-Jian Ji

《花間集》是第一部選錄晚唐五代文人詞的總集,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詞集,以藝術的角度觀之,它的表情特徵,是將某感情審美意象化,以意象疊加多樣化的色彩加諸詞中,使之較能專注著墨於單純的愛與美的形象表現,《花間集》雖不及宋詞之精麗,卻獨具簡古的風格,在中國詞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本文主要分為二個研究方向,一為主題內容,二為感覺意象。茲說明如下:
第一章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文獻檢討。
第二章《花間集》創作背景與十八家詞人
在創作背景方面,分時代背景及文學背景,說明晚唐五代的時代風氣與文學批評風氣,進而以(花間集》為焦點,說明其風格及文體的傳承,再簡述花問十八家詞人之生平及詞風。
第三章《花間集》主題內容之研究--兒女情愛
《花間集》概分九個主題,即浪漫的情愛,女性的姿態,怨曠與傷逝,離情與別恨,遊仙,詠物,入世的政治態度,出世的理想抱負,邊塞與地方風物等九個主題。浪漫的情愛,女性的姿態,怨曠與傷逝,離情與別恨四個主題主要是描寫世間男女的情感為主,故以兒女情愛標之。浪漫的情愛寫男女之間熱戀時的喜悅,女性的姿態描摹當時女子的美態與才藝,怨曠與傷逝則描寫女子傷春,思念情郎,宮怨,悲秋的情緒,亦有男子思念女子的主題出現,在離情別恨主題上,是《花間集》中數量最多的主題,分別時場景與別後相思二方面,別時場景寫情人夫婦的相別,亦有其他友朋的送別,在別後相思方面,有征婦思夫,閨婦思夫,男子的離情別恨,行人傷別之思等,十分多樣而豐富。本章側重主題的分類,並對同一主題,詞中主人公表現的共同傾向做一概要的分析,使主題更為明確。
第四章《花間集》主題內容之研究--處世情懷
本章是以處世情懷為重,有遊仙主題寫仙凡之間的愛恨嗔痴,有詠物主題詠物本身或借以寄託作者自身的情感,有入世的政治態度主題,呈現花間詞人關心國事,懷古懷鄉的一面,有出世的理想抱負主題,呈現隱逸情懷,有邊塞與地方風物主題,寫作者放曠胸懷,好山好水的景致。這樣的主題,雖只佔花間詞的三分之一,但內容多樣而風格放曠,實突破花間閨帷香豔詞風,開闢另一新風。
第五章《花間集》感覺意象之表現--視.聽覺
五、六章為一單元,為本文另一個重點,本文試以五根為觀察的量尺,即所謂眼、耳、鼻、舌、身(視、聽、嗅、味、膚)五覺,以《花間集》九大主題為觀察的內容,觀察九大主題所使用感覺意象的情形.本章主要觀察視、聽二覺的使用,採統計的方式,以表格的呈現,使讀者能有較為全面的了解。第六章《花間集》感覺意象之表現--嗅.味.膚覺本章以嗅、味、膚覺為觀察量尺,以九大主題為觀察內容,採用圖表統計的方式如前章,並於最末一節對五、六兩章做一總分析,依兒女情愛與處世情懷二大重點,觀察感覺意象運用之異同,再以總體趨勢來看,以呈現《花間集》共同使用最頻繁的感覺意象為何。
第七章結論
由以上數章,約可歸納為如下三個結論,一是開啟婉約、豪放的源流,二是感覺文學的典範,三是濃厚的女性敘寫特質。綜上所述,可知,《花間集》為外貌香豔媚弱,內在輕柔和婉,靈秀清新,純樸自然的詞集,它在愛情多方面的探討,影響了元曲、明傳奇等的萌發興盛。而其在感覺意象的使用,足為後世之典範,其主題內容足開婉約、豪放之先聲,故在中國詞史上,實具不可輕忽的重要參考價值。
文後並有附錄--「《花問集》主題內容一覽表」,是將《花間集》五百首詞,依九大主題而分類,讀者閱讀第五.六章感覺意象時,可依圖表上所附數字,檢閱全詞的內容,特此聲明。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981
Creators洪華穗, Hung, Hua-Sue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