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土兩國新詩興起背景之比較研究

西方國家於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之後,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文明勢力向世
界各角落膨脹.這股勢力包括:政治、經濟、思想各方面,藉著優越的軍事力量在十
八、九世紀之交,急急地叩著各傳統古老社會深閉的門戶.中國與土耳其原本同是這
些傳統社會中的佼佼者,一個是長期的文化輸出者;一個是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回
教大帝國,卻同時被冠上「病夫」的屈辱,遭遇瓜分解體的威脅.於是兩國人民為了
救亡圖存均做了最大的努力,一步步的改革,由軍事、制度而思想,一連串的摸索、
學習、抗爭、調適,終於兩個新生政體如浴火鳳凰般自廢墟中昇起.這段由盛而衰,
死的重生的經歷究竟會在兩國文學活動中做出怎樣的影響?或者文學能對之產生如何
的作用呢?而如此相似的外在經驗,是否也會在兩國文學發展過程中振動出相同的頻
率呢?試圖解答這些問題正是本論文的研究動機.
本論文以文獻研究法為主.使用的文獻將包括兩國文學史、歷史、社會、政治各方面
的研究文字.不過,有關土耳其的研究資料較難搜羅,為本論文研究的限制.
全文共分五章:緒論;中國新詩興起的背景及創作理論;土耳其新詩興起的背景及創
作理論;中、土兩國新詩興起背景之比較;結論.
文學與當代人的思潮有著密切的關聯,而當代人的思想深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文學完
成之後,藉著傳播流通,可以影響更多的人,造成更大的思潮或引起反對的聲浪,由
此可見文學與環境是互動的.中、土兩國面臨亡國危機,同樣興起救國思潮,投入「
現代化」行列,由器物、制度的現代化終於思想、觀念的全盤西化;文學革新之議則
發韌於制度現代化的同時,到了思想觀念層次,則新文學已成風潮矣.可見中、土新
詩興起與外來刺激、內在思潮是息息相關的.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489
Creators林慧真, LIN, HUI-ZH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