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元代硬譯公牘文體 -以《元典章》為例 / Stiff Translatorese of the Official Document of the Yuan Dyansty

在元代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元朝是以蒙古人為中心,與其他民族聯合所建立的政權。由於帝國幅員廣闊、民族眾多,在政府各級機關中,均設有譯史、通事、怯里馬赤等翻譯人員,進行蒙漢或其他語言文字的翻譯工作。
  然而,有些譯史在翻譯蒙文公牘時,因為過分地按照蒙古語的語法形式翻譯,使得譯成的漢文變得相當生硬,成為一種「蒙古式漢語」的公文,即具有蒙古語語法特徵的漢譯文,令人讀起來很不順暢,甚至詰屈聱牙,艱澀難懂。我們把這種譯文的文體就叫作「硬譯文體」;而因元代的官方文書中,出現許多像這樣的公文,所以就稱這類文獻的文體為「元代硬譯公牘文體」。
  不過,有些學者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元代漢語白話。雖然,我們不否認這些翻譯的公文,多是用元代漢語白話寫成的,但它那濃厚的蒙古語語法特徵,卻使它像「混合語」一樣,是漢語、蒙語之外的另一種新的「語言」,因此,是否還能稱它做「元代白話」或「元代漢語白話」,都是值得商榷的。
  筆者針對元代硬譯公牘文體產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語法特徵三方面進行討論,希望能夠釐清一些觀念,並瞭解其內容。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440
Creators胡斐穎, Hu, Fei Y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