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係探討台灣股市流動性的提供者,研究樣本係台灣證券交易所四支流動性大小不同的標的個股,而樣本期間橫跨民國八十五一至五月及民國八十六年全年,分別代表證券市場的盤整期間,大多頭及大多頭。
研究方法係將證券市場上的參與者依其身份別分別自營商、國內籌資投信、國外籌資投信、外資、法人及自營人六種身份,再依績效指標及行為指標去判斷何者較有可能是市場中流動性的提供者。一個好的流動性提供者必須在績效指標方面有穩定的表現及在行為指標方法符合流動性供給者的交易方式。
研究結果發現自營商及法人的獲利狀況十平穩定,不論市場狀況如何,均能有明顯大於零的表現,且其賣單金額比例較為平均,顯示其進出狀況較為對稱,且對獲利進行迴歸時亦顯示其買賣愈均衡時獲利愈大,因此就績效指標及行為指標來看此兩種身份別的市場參與者最符合市場中流動性提供者的特性。
而在投信及外資方面則發現其獲利狀況變動程度相當大,隨著市場狀況的不同而對其有著明顯的影響,其賣單金額比例較大幅度的擺動亦顯示出其較傾向單方向的交易,因此可知其操作決策與獲利狀況會因績效壓力會造成追漲殺跌的交易特性,因此買賣之間比例並不均衡且獲利受市場狀況影響甚大,並不是合適的流動性提供者。自然人在平均獲利上並沒有特別的優勢或劣勢,但其損益狀況並不對稱、使用信用交易的比例甚大,且愈傾向以市價進行委託的自然人其信用交易比例亦愈高,顯示其在擴充槓桿的同時並沒有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因此儘管自然人提供了市場上大部份的成交量,但其並不是市場中流動性穩定的提供者。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2078 |
Creators | 左昭信, Ivan Tso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