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體驗行銷觀點探討「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以「八里左岸」地區為例

近年來,國內在地方發展上逐漸重視「生態旅遊」,並引入「生態博物館」之地域發展理念應用於地方特色的保存與社區發展之規劃,加上政府「地方文化館計畫」之政策推動,未來應該會有更多具地方特色之「生態博物館」推出,故本研究預期國內未來將興起「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風潮。
藉由文獻的探討,瞭解到在這體驗經濟的時代,以「體驗行銷」方式為遊客創造有價值之體驗,進而提高遊客之旅遊滿意度與忠誠度,對帶動地區之觀光吸引力而言,應是可行之路,故本研究採用體驗行銷觀點,透過對「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的遊客進行體驗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之探討,提出「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的體驗行銷策略建議,期望藉此行銷策略建議提升遊客的體驗價值,達到良好之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繼而帶動地區「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的發展,並經由觀光經濟回饋,促進地方之永續發展。
「八里左岸」地區是台灣首次完成以博物館為核心所推動之環境整體規劃地區,且為正式營運中較早有核心館及具網絡規模之「生態博物館化」地區,故為發展「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的代表地區,本研究乃以其作為個案研究地區。經由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方法,對「八里左岸」地區遊客之體驗價值進行實證研究,以獲致研究結論,並就該實證結論,從「體驗行銷」觀點,以Schmitt所提出之體驗行銷策略計畫(體驗矩陣)為基礎,分別從七種「體驗媒介」及五種「策略體驗模組」等二大構面,研擬「八里左岸」地區之體驗行銷策略建議。
茲就本研究對「八里左岸」地區旅遊所提出之體驗行銷策略建議,分別從「體驗媒介」構面及「策略體驗模組」構面敘述如下,提供政府部門未來對「八里左岸」地區或其他地區發展「生態博物館化之生態旅遊」的行銷策略參考,更期能擴展應用於其他類型之生態旅遊行銷。
一、從體驗媒介構面
(一)在「旅遊或活動訊息之新聞宣傳或廣告」(溝通媒介)方面:建議旅遊訊息多增加以電視播出之曝光率,並設置網上旅遊會員,主動提供即時旅遊訊息,且在成本或人力有限之考量下,可鎖定台北縣市、已婚且中高收入群之會員為主要服務會員。
(二)在「以八里左岸命名」(視覺口語識別媒介)方面:建議對旅遊地區之命名應突顯其獨特之地方特色並蘊含人文意象。
(三)在「區內各景點間以網絡連結方式呈現」(產品呈現媒介)方面:建議在各主要景點設置數位看板顯示網絡連結特色,並在導覽或解說服務及旅遊券之發行上,以帶領或導引方式讓遊客親身體驗景點間以網絡連結之特色。
(四)在「與企業共同建立品牌之方式」(共同建立品牌媒介)方面:建議以置入性行銷方式,提供旅遊地區為企業活動場地或商品拍攝之場景,間接帶動地區旅遊發展;並與推廣自然或人文之團體共同行銷在地特色,讓遊客體會旅遊地區對自然與人文景觀保存之用心。
(五)在「區內旅遊景點之建築與景觀規劃」(空間環境媒介)方面:建議增設地區生態教育之專責中心,負責生態環境介紹、保存及維護,並規劃吸引遊客更親近接觸生態之體驗動線。
(六)在「十三行博物館的多媒體服務(如解說系統或網站)」(網站與電子媒體之媒介)方面:建議於網站增設討論或聯誼性社群交流區,並對館內之多媒體解說系統提供更活潑、富趣味及參與性之內容與方式,且在門票或一日旅遊券販售同時提供解說服務之訊息。
(七)在「區內服務人員提供對當地特色之瞭解與協助」(人之媒介)方面:建置導覽員制度、培養導覽志工,並在各景點定時巡迴解說及導覽。
二、從「策略體驗模組」構面
(一)在感官策略體驗模組方面:著重並加強服務人員或多媒體系統在解說時,內容活潑化與方式多樣化上的吸引力。
(二)在情感策略體驗模組方面:著重在景點之建築及規劃應能保存在地特色,並重視環境維護,以增加遊客對空間環境的好感。
(三)在思考策略體驗模組方面:著重在建立服務人員與遊客間互動模式之導覽,藉此讓遊客對導覽內容產生興趣並加以討論。
(四)在行動策略體驗模組方面:提供遊客更直接貼近並瞭解當地特色之深度體驗的空間或動線,讓遊客想親身體驗。
(五)在關聯策略體驗模組方面:著重在服務人員提供對當地特色之瞭解與協助上,強調藉由親切、溫馨氛圍的解說,讓遊客放鬆體驗地方用心保存的自然或人文景觀,能在緊張繁忙的都會生活中,找到ㄧ處清涼滋潤的心靈歸鄉。
關鍵字:體驗行銷、體驗矩陣、體驗媒介、策略體驗模組、生態博物館、生態旅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923014
Creators林季蓁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