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我國政策創新與執行模式之研究:以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為例 / A case study of policy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odel in Taiwan

混沌理論,是二十世紀科學革命性的發現之一,其強調創造力與不確定性,挑戰了傳統理性系統的邏輯思考模式,這樣的論述提醒著人們必須檢討舊有的思維模式,並建立創新能力。在全球化、資訊化與民主化的趨勢下,加上後官僚、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等公共行政典範的建立,使得政府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亦要有更創新的思維與作法。在實務上,政府正面對財政困窘與人民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困境,這更促使政府必須進行政策創新,以便產生更具效率與效能的政策結果,進而奠定更穩固的國家及政府運作基礎。
政府的政策創新與政策執行,是一體兩面的。探究相關文獻後,本研究發現1960年代後期,國外已有學者開始進行政策創新的實證研究。然,在國內,雖有許多文獻指出政策創新對我國政府的重要性,亦提出可行的策略與建議,但在實證研究部分,仍然較缺乏。職是之故,本研究以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五年計畫」(2004-2008年)為研究個案,透過次級資料分析法、深度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並輔以三角檢測法,來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本研究選擇此計畫為個案的原因為,在強調知識經濟的社會裡,「終身學習」是近十餘年來,我國政府所提供的嶄新公共服務,而,本計畫在規劃與落實這項公共服務時,產生了創新的公共服務產品與過程,更對未來相關計畫,立下的發展的基礎。總論之,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希冀達成下列研究目的:
第一,以強調路徑相依與時間序列的「歷史制度論」為理論基礎,探討政策創新產生的系絡與影響因素。在瞭解有益與阻礙政府進行政策創新的因素後,未來政府能透過制度的建立或法律的規範,以提供政策創新的激勵因素,進而促成更有益政策創新的政府環境,讓「創新」不再只是政府的口號。
第二,透過探究創新政策的類型,能夠讓「創新」真正成為政府的工具,而非目的。政府內部負責制訂政策的人員,藉由瞭解政策創新的類型,能夠知道透過哪些方式可以形成創新的政策。
第三,對於政府來說,形成創新的政策只是起點,重要的是瞭解政府應如何執行創新政策,以提升公共服務的品質,進而增加政府的效能。因此,本研究藉由探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執行創新政策的模式,以便使政策相關組織與人員瞭解,在執行創新政策的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可能遭遇的困境與問題,及可行的執行策略與途徑。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256502
Creators周芳怡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