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的電影節之守門機制研究-以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為例 / The gatekeeping research of Taiwan's film festival: the cases of Taipei Film Festival and Kaouhsiung Film Festival

電影是文創相關產業中是最具綜合性的產業,它的發達與否會反映當地影視產業、美術及文本創作的能量。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僅僅帶動攝影、動畫技術、音樂、錄音、剪輯等,同時也呈現當地人文風情,帶動觀光,所產生的綜合效應不可忽視。

  關於電影節,全世界有眾多的城市與國家皆有舉辦電影節,數量不勝枚舉。David Caves(2003)用守門人(Gate-keeper)來形容製片人的角色,認為製片是電影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如同其他創意產業中經紀人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若進一步將此概念擴大,電影節便是透過競賽的方式將守門機制做最好的體現。

  因此本研究將以守門機制的觀點切入,針對台北電影節與高雄電影節進行探討,釐清兩者彼此之間於守門機制上之差異。本研究主要研究問題為台灣的電影節之核心宗旨如何制定?具體作為為何? 台灣的電影節之策展過程,其守門機制為何?台灣的電影節對於參展者、主辦單位與電影產業之影響為何?經過文獻探討與個案田野訪談後,研究結論如下:
1. 個案之電影節雖以城市作為定位,但由於歷史脈絡發展的不同,導致核心宗旨的制定產生差異。
2. 由於核心宗旨差異,導致城市影展在作為之體現上亦產生不同。
3. 台灣的電影節之競賽設計參考國外著名影展,且不同的競賽邊界設定會影響參賽對象與品質。
4. 台灣的電影節之評選機制有不同組成模式。台北電影節採「專家選擇」為主,「市場選擇」為輔的評選機制;高雄電影節則以「專家選擇」為主。
5. 台灣的電影節之參賽作品呈現方式多元,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僅針對電影作品進行評選,此種設計導致守門結果可能產生不同。
6. 台灣的電影節之流程對其利害關係人具有明確之正面加值效果。
7. 台灣的電影節為求評選之公正性與獨立性,拉大參賽者與守門人之權力距離。
8. 台灣的電影節在競賽獎勵設計上,為了鼓勵優良創作者,採用直接的金錢獎勵為主。但除了外顯的金錢獎勵外,亦存在隱性的非金錢獎勵。
9. 台灣的電影節在成果保護上,於策展前、中、後期各有不同的成果保護機制。
10. 台灣的電影節主辦單位在永續經營上,皆面臨預算不足之問題,但透過不同的宗旨與定位,持續朝建構互利共生的正面循環經營。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359029
Creators王志桓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