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劉鶚《老殘遊記》的敘事研究

蔡文賓, TASI, WEN 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劉鶚作為一個新小說家的代表人物,在《老殘遊記》一書中,藉由小說書寫,道出自己對時代背景與生存困境的見解與抒發,並藉由一系列刻畫人物的過程,寄寓自己崇高的理念。至於在敘事視角上的成就,筆者認為《老殘遊記》在清末新小說的敘事書寫上,是第一部開始大量採取第三人稱敘事的限知視角的小說,故在敘事手法上具有開拓之功。在小說敘事視角的使用上,老殘就是小說敘事文本中,最主要的第三人稱限知敘事者,因為小說文本中的點點滴滴、是是非非,皆需要藉由老殘的言、聽、說等經歷旅程,才得以讓閱讀者明瞭小說中所負載的理念,以及所要傳達的訊息。 在小說中劉鶚採用倒敘的敘事手法,是意味著清末新小說的敘事發展,已經突破傳統章回小說的籓籬,突破以往所採用之單一順敘式的寫作模式,轉而運用更為活潑、更多樣化的寫作方式。而《老殘遊記》的敘事空間,也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風貌。小說在自然空間的書寫上,著重於寫實的層面,不僅人物與景色相為互應,更在人物遊歷的空間上,加以著墨,使其深具地方特色。至於在虛擬空間的書寫方面,描寫了老殘在夢中的驚險過程,以及於夢中進入地府的故事情節。小說中的虛擬空間,並非毫無意義的書寫鋪陳,而賦予閱讀者不僅是驚奇怪誕之感,更帶有幾分教化意味。 至於敘事結構方面,筆者提出,《老殘遊記》是用舊章回寫作新小說,並且在小說中,蘊含現代思想與多元嘗試的精神,這也奠定了民國五四現代文學的發展基礎。在結構方面,則是採用單一人物主線的方式,小說中妥善地運用主角易位的技巧,讓小說呈現出更為豐富充實的風貌。雖然受限於《老殘遊記》初編的完整性所影響,導致在二編一開始與初編之間,於結構的銜接上,顯得並不十分融入,並且由於在若干故事情節的主題意義上,初編與二編之間差異甚深,而導致數位前輩學人提出二編並非劉鶚親筆所作之論。

Page generated in 0.01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