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4
  • 1
  • Tagged with
  • 5
  • 5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媒體報導對興櫃轉上櫃公司股票績效的影響

陳怡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民國93 年至民國97 年10 月間於台灣地區之興櫃轉上櫃公司,篩選140間符合條件的公司為樣本,探討興櫃期間媒體報導的關注效果對初次上櫃發行折價之影響。結果發現媒體報導數量及內容對初次上櫃發行折價的確有顯著影響。 媒體報導數量方面,本研究發現樣本公司於興櫃轉上櫃期間,媒體報導數量密度對原始初次上櫃折價較有影響,而非媒體報導總數量。公司平均每月新聞數量越多,初次上櫃折價會越大,符合關注效果之假說,即投資人將買入最近吸引其注意力的公司股票。 媒體報導內容方面,發現正面新聞佔總新聞之比例不顯著影響上櫃折價,然而負面新聞佔總新聞之比例,以及中立新聞佔總新聞之比例則十分顯著。上述結果的發生,可能是當媒體記者報導正面消息時,投資人認為是公司購買媒體版面所作的廣告文案,所以投資人不會特別購買正面消息佔總新聞數越高的公司;然而,一旦媒體記者報導負面消息,對上櫃折價造成顯著影響,表示投資人會避免購買有負面新聞報導的公司;若報導僅帶有中立態度時,也反而釋放出負面訊息。
2

研發階段生物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制度之探討

陳家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利用個案研究方式探討我國目前有關研發階段生物科技事業的上市(櫃)制度,並提出相關建言。按我國生物科技事業在台灣的產業間屬新興策略產業,由國家政府獎勵設立發展。資本市場是鼓勵生物科技事業發展的主要平台之一,過去台灣高科技產業所以能夠成為全球製造重鎮,資本市場功不可沒。我國若能夠建構合理有效的上市(櫃)制度,將有助於我國推動生物科技事業之發展。本研究擬採個案研究,主要係研發階段生物科技事業上市(櫃)的案例不多,尋找並利用一個具代表性的個案,將有助於瞭解,我國生物科技事業在台灣申請上市(櫃)的相關問題,以及資本市場對這項產業的助益
3

興櫃公司成功上市櫃之關鍵因素探討 / The predictors to successful IPO for emerging market stocks

溫苡晴, Wen, 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探討興櫃公司成功轉上市(櫃)的關鍵因素為何,分別由公司基本資料及財務報表中選取適當變數,並分別加入產業及登錄興櫃年份之虛擬變數,共計四個模型,分別探討於1年內、2年內、3年內、4年內及5年內有哪些成功上市(櫃)之關鍵因素,使用Logistic迴歸分析作為主要研究模型。 研究對象是以西元2002年興櫃市場開始運作後到2015年底登錄於興櫃市場的公司為樣本,共計1146家。 在財報及公司基本資料中,實證結果發現1年內成功轉上市(櫃)的關鍵因素有公司設立經歷時間及公司資產報酬率。公司設立經歷時間越短,或公司資產報酬率越高,較有利於成功轉上市(櫃)。而2年內、3年內、4年內及5年內成功轉上市(櫃)的關鍵因素除了前述兩者以外,負債比率及資產規模也被證實是重要指標;越小的負債比率或越大的資產規模較有利於成功轉上市(櫃)。 在產業虛擬變數方面,實證結果發現所屬產業對於是否成功上市(櫃)沒有顯著影響。而在登錄興櫃年份方面,實證結果發現對比於2002年,在1年內成功轉上市(櫃)部分,2003年-2015年皆有顯著負相關;而在更長的年限內成功轉上市(櫃)的部分2006、2008及2009年則顯示不顯著負相關。
4

初次申請上櫃公司公司治理規範與掛牌後績效及股價表現之研究

林慧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初次申請上市(櫃)公司適用之公司治理規範,較已上市(櫃)公司嚴格,所以其公司治理的執行情形及成效具指標性的意義。本研究以於2007年度上櫃掛牌之35家初次申請上櫃公司為分析對象,並以其同業上市(櫃)公司作為對照公司,探討初次申請上櫃公司掛牌後對公司治理規範之持續遵行情形,及其掛牌後經營績效與股價表現。 經追蹤樣本公司上櫃後持續遵守公司治理規範的情形,其掛牌後之遵行情形絕大多數繼續遵守較嚴格之公司治理要求,其落實公司治理的情況遠優於對照公司,顯示主管機關對初次申請上櫃公司推行公司治理之政策已見成效。 本研究比較樣本公司上櫃前與上櫃後經營績效、樣本公司上櫃後與對照公司同期間經營績效,以了解公司治理規範寬嚴與經營績效之關係。分析後發現,樣本公司在2007年度財務結構及償債能力方面之績效優於2006年度之績效,而在2007年度獲利能力、現金流量、營業收入成長率及稅前純益成長率方面則較2006年度之績效為差;樣本公司在2008年度財務結構及償債能力方面之績效優於2006年度之績效,而在2008年度獲利能力、現金流量、營業收入成長率及稅前純益成長率方面之績效則較2006年度之績效為差。但從2008年上半年度的分析來看,樣本公司掛牌後之績效表現較對照公司為佳。 本研究亦比較樣本公司上櫃前與上櫃後股價報酬率、樣本公司上櫃後與對照公司同期間股價報酬率,以了解公司治理規範寬鬆與股價表現之關係。分析後發現,樣本公司掛牌後之股價表現未明顯較掛牌前為佳,掛牌後之股價表現亦未明顯優於對照公司。 綜上,受較嚴格公司治理規範之初次申請上櫃公司,其掛牌後經營績效及股價表現未明顯優於掛牌前之經營績效及股價表現,而掛牌後經營績效較同業上市(櫃)公司為佳,但掛牌後之股價表現未明顯優於同業上市(櫃)公司。
5

流動性:指標與實證-台灣股票市場之上櫃轉上市 / Liquidity: Measures and Evidences form Exchange Listings in Taiwan Stock Market

黃琛汶, Huang, Che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is study employs event study to show that, on average, exchange switching in Taiwan stock market from 1997 to 2000 is a negative event for stockholders. Stocks involved in exchange switching experience negative abcdrmal returns before and after switching. And, in general, liquidity deteriorates after exchange switching. Therefore, TSEC is not absolutely better than OTC from the view of liquidity-providing.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derived in this paper: 1. On average, exchange switching in Taiwan does not create value for stockholders. 2. In general, liquidity deteriorates after switching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s found in this study with multiple liquidity measures. 3. Liquidity indeed has multiple facets. 4. TSEC is not exactly better than OTC for raising in terms of function of liquidity providing.

Page generated in 0.01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