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5
  • 10
  • 9
  • 1
  • Tagged with
  • 55
  • 55
  • 44
  • 43
  • 32
  • 29
  • 29
  • 22
  • 16
  • 14
  • 12
  • 7
  • 7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梅尼埃病("耳眩暈")中醫治療的臨床文獻研究

吳敏兒, 01 January 200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2

中醫中藥在治療「顱腦創傷後頭痛頭暈」的回顧性臨床研究

馬中龍, 01 January 2008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3

嶺南中醫藥臨床應用特點

吳麟如, 01 January 200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4

溫病方証理論及其在皮膚科濕疹應用的探討

蔡愛麗, 01 January 2008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5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的臨床文獻研究

馮永發, 01 January 2009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6

從中醫諮詢的應用程式導入探討自我健康管理 —以X中醫診所為例 / Implemen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elf-Help System through Records of Chinese Medical Advisory -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宋文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綜觀國內的疾病預防多數是健康檢查為主要的方法,目的在於及早發現疾病的發生,便可及早進行治療,但從健康管理的角度來看,健康檢查的行為仍屬於被動的行為,畢竟民眾開始發現不舒服時,才會想到就醫或健康檢查,然而不舒服的感覺發生時,可能是疾病已成形的時候。根據中醫的理論,疾病的形成與發展與個人的體質有關,具有偏頗體質的民眾罹患疾病的風險更高於其他人,另個人食物的偏好亦是會影響個人體質的管道。因此,為能做好提早預防的準備,中醫健檢的概念則被開啟,藉由中醫諮詢健檢應用程將中醫門診諮詢的過程與自我健康檢視的步驟相互結合,提供適當的自我健康管理的建議,目的在於將被動的健檢行為變成主動的行為,讓民眾可以更及早的瞭解自我健康狀況,真正達到及早治療的目的。 本研究根據分析方法的應用,探討中醫諮詢健檢應用程式的可行性與創新的經營模式,其研究發現如下: 一、 45歲以上的中醫門診數呈現逐年成長的趨勢; 二、 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是中醫諮詢健檢應用程式的價值主張; 三、 維持顧客關係是中醫診所導入健檢應用程式的重要經營方向; 四、 中醫健檢具有發展潛力。
37

針灸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研究

蘇永發, 01 January 2009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8

中醫藥治療包塊型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概況

潘信成, 01 January 200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9

中醫醫療糾紛民事案例之實證研究 / An empirical study of civil court of Chinese medical malpractice in Taiwan: 2000-2010

蔡德祥, Tsai, Der S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民健保創下世界奇蹟,但台灣醫界卻是哀嚎遍野,糾紛不斷,同時要應付醫療,行政,民事和刑事司法問題。姑不論健保制度下,醫師的權利義務責任發生的巨大變化。由行政院醫事審議委員會手委託的鑑定案件逐漸年增高的事實來看,由民國79年的104件至民國98年的538件。如何有效的解決醫療糾紛已成為醫界和法界的熱門話題。 醫療糾紛似乎已成為醫師們執業時最大的隱憂,目前西醫方面地方法院民事判決賠償金額最高達3100萬。曾幾何時,一向重視醫病和諧關係的中醫界也發生民事判決賠償金額也達900多萬。此發展趨勢與過去社會認為中醫界較不易發生醫療糾紛的認知,大不相同。由民國88年和99年的統計資料中發現,雖然中醫醫療紛的發生率下降,由5.07%至4.3%,但發生醫療糾紛後進入司法訴訟的比率由5%增至17%,增加3.4倍之多。 筆者為臨床中西醫師,在診所同時執行兩種業務,常思考的問題是中醫師執行中醫業務同時,有無須盡西醫師的注意義務。因為中醫師由學歷、臨床訓練和應考背景可分成五種之多。例如單純的特考中醫師,西醫的基礎訓練不夠,完全沒有臨床見習和實習的訓練,這些中醫師有無需盡一般西醫師的注意義務,成為本篇研究的最早動機。於是筆者想透過整理台灣地方法院民事案例有關中醫師醫療訴訟的判決現況,以解決筆者的問題。 本篇研究方法分為文獻分析和內容分析法。 文獻分析包括: 一、 中國傳統醫療、歷代醫事制度和歷代醫療法律  二、 中醫醫療行為、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 三、 中醫醫療過失之民事法律責任 四、 中醫醫療過失之判斷標準 五、 中醫醫療過失之鑑定 六、 中醫醫療糾紛研究之現況   內容分析方面: 是以全國21所地方法院民事訴訟一審判決案件線上電子檔知判決書為研究對象。擷取時間以民國88年1月1日至99年12月1日指,經由判決書進行內容分析。 研究結果方面,經由判決書共搜尋出12個案例符合狹義醫療糾紛之定義。人物部份之統計,非單一被告較多,含醫師為被告身分者較多,被告科別以傷科較多,被害者死亡所佔的比例8.3%;訟訴時間方面,平均訴訟耗費年數為3.42年,民國94年的判決案件最多,有4件;訴訟案件方面,全部和治療相關,單以侵權行為為主要請求權基礎較多,北部地區法院訴訟較多,有委託醫事鑑定較多,病方勝訴佔33.3%,請求賠償平均金和為5,119,.256元,判決賠償平均金額為2,882,215元。另外針對訴訟時間判決結果做研究變項之相關統計。經過統計整理後,對於筆者最早動機問題之解決,即法院對於中醫師應注意的義務範圍,有無包括一般西醫師注意義務或分成若干等級,從法院的判決理由書並無特別提及或明確說明,但從其部份鑑定書和其他刑事判決案件之意見,仍認為中醫師應有一般西醫師之注意義務。筆者希望透過實務判決之實證分析,對中醫界和法界有所助益。 / Between physician and patient the relationship has been changed largely in recent, since the public health insurance was executed. Medical malpractice gains increasing attentions in Taiwan as well as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Most of the studie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focused on Western medicine context. Suit for the breach of a civil duty was little studi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past the highest account of civil compensation was up to nine million dollars in TCM malpractice suit..Whether the Chinese doctor must take note of both West and Chinese medicine attention during practicing Chinese clinic or not is my motive of this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ity of medical malpractice of TCM in Taiwan. A total of 12 cases were identified. Out of the 12 cases, only 4 were won by plaintiffs (33.33%).The average time for the event of medical malpractice to district court decision was 3.42 years. The average monetary compensation award to plaintiffs was 5,119,256 NTD. I hope that this empirical evidence-based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al malpractice judgment from civil district court can be useful both on medical and law sector.
40

中醫診所醫療服務品質與回診意願之研究 / A study on service quality and retreatment intention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inics

張庭嘉, Chang, Ting C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台灣中醫以門診為主,雖有部分醫院經營住院部門,但由於現階段全民健保尚未將「中醫住院」納入為給付範圍,導致中醫住院的病患必須全部自費,所以利用率偏低,因此中醫的主要業務仍在診所部分。1995年至2010年的統計數據發現,中醫診所有急遽增加的趨勢,加上中醫師人口成長幅度過快及中藥材成本上升,使中醫診所面臨激烈競爭,而如何有效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病患回診意願,將是診所經營者當務之急。   本研究參考蔡文正等人(2008)運用PZB(Parasuraman, Zeithaml and Berry)SVERQUAL量表所建立之中醫醫療服務品質評估指標,衡量模式的五個構面,分別是有形性、可靠性、回應性、保證性及關懷性,並根據回診意願之相關文獻,發展出病患回診意願之評估指標,藉由問卷調查,以新北市五家中醫診所病患為研究對象,探討病患對於中醫診所提供之醫療服務品質的重視情形、實際接受服務後的滿度程度及回診意願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中醫診所病患對於醫療服務品質的實際感受較本身所期望之服務有落差,不同特性之病患對於醫療服務品質的重視程度與滿意程度、回診意願也有差異情形;由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得知,醫療服務品質重視程度和滿意程度,與回診意願皆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且以醫療服務品質的「回應性」、「保證性」及「關懷性」三個層面的滿意程度,對「回診意願」有較高預測力。故未來中醫診所針對回診意願之提升,應以此為主要策略目標;同時,對於滿意程度較高之指標應強化、保持,在增進病患回診意願上必有所助益,俾使民眾擁有更優質之醫療環境。

Page generated in 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