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企業國家,國家企業: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英國、日本、中國之現代國家建構 / Corporate state or state incorporated: The modern state-building in Netherlands, Britain, Japan and China

尤怡文, Yu, Yi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政治學慣於將企業畫歸為私領域活動,鮮於對企業組織及權力進行系統性分析。然而,正是這樣的忽視,使我們難以掌握後全球化時代,面對企業權力的崛起,國家政經結構將何去何從。 緣此,本研究回歸歷史,將長期遭政治學忽視的「企業」,重新置放於現代國家形成的歷史過程中,分析企業與政府,如何在競逐有限資金的過程中,建立起合作關係與制度,進而形成現代民族資本主義國家。並藉由先進/後發、東方/西方四個案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英國、日本、中國)的交互比較,進一步探問:為何有些國家由企業主導,形成「企業國家」,如尼德蘭、英國?又為何有些國家最終形成由政府主導的「國家企業」,如日本、中國? 經過四個案例分析後,本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國家建構過程:先是財務需求促成強制權力及資本權力的法人化,形成「政府」與「企業」組織;而後,由於政府與企業在融資上的競合,促成了政府與企業透過財務機制)持股、債務、董事連結),進一步連結成為「國家法人」。而這個由政府與企業組成的國家法人,因成立動機起始於財務需求,因此首先被建立起來的是金融制度。接著,受國際政治及市場競爭壓力,軍事外交部門開始組織化。再者,為獨佔境內資金,政府與企業聯手建立國內政治/市場的統一/壟斷制度。而後,為消弭因不公平分配所導致的叛亂)抗稅、罷工),出現了公共/公司福利制度。現代國家的政經制度:財政金融、軍事外交、社會福利,於焉建立。且正由於國家法人組建的基礎在於財務,因此導致國家走向「企業國家」或「國家企業」的分殊關鍵,即在於政府與企業兩大法人的相對融資能力(financing capacity)。

Page generated in 0.01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