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勞資合作與企業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關係之研究

楊世彬, Yang, Shih-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勞資合作與企業環保及資源利用之關係,研究目的有四: 一、瞭解企業如何因應環保趨勢,並以哪些措施執行環保及資源利用工作。 二、探討工會在企業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過程中應該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及企業勞資雙方透過勞資合作方案共同推動與執行環保工作及資源利用的可行性。 三、企業內部又應該建構哪些的機制或透過哪些方案的執行,才能將勞工或工會組織的力量加以整合,以共同推動「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的工作。 四、提出企業勞資雙方共同推動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工作的努力方向與建議。 本論文依據研究目的蒐集相關資料進行理論探討及訪談。從文獻中發現隨著環保意識的成長、國際環保條約的發展以及環保相關法令日趨嚴格,環境保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尤其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製造了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環保問題上往往承受來自各方相當大的壓力,同時從許多例證中可以發現從事「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是有利可圖的事,因此對企業而言推動環保工作不僅可以避免受罰,若是處理得當甚至能夠獲利。經由勞資合作,勞方得以與資方溝通、分享利益、分攤責任及參與決策,甚至以平等的身份加入企業的經營。目前勞資合作多運用於生產方面以提高生產力、改善品質、增加員工滿意度、減少勞資間的摩擦並幫助組織能更有彈性的運作。許多企業已積極推行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藉由各種機制尋求員工的配合,甚至以「勞資合作」、「勞工參與」的方式進行環保工作。 為了將員工整合進企業的環保計劃,並且使員工具有從事環保工作的觀念及能力,企業在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教育訓練等層面都需要加以調整;並且規劃環境管理系統(EMS)使環保能和企業其它的目標結合,將人力資源做最有效的配置,經由各種獎勵措施鼓勵員工的參與,依循國際環保規定(如ISO14000系列、BS7750等)以設定環保的項目及步驟;而全面品質管理(TQM)或品管圈(Quality Circle)也提供了勞資合作推動環保工作的模型。 本研究將國內外學者的發現予以綜整,參酌實際訪談所發現的狀況,提出一些建議供勞、資、政及後續研究參考。本文認為勞資雙方首先需對「勞資合作」、「企業環保」及「資源利用」建立正確的認知及合作的誠意。企業需體認環保的潮流落實環保工作,賦予勞工參與環保事務的權力及責任,推行一些必須的變革以引導員工參與環保;員工要瞭解環保的重要主動參與企業環保,工會也要提升本身的功能在勞資之間扮演積極的角色;加上政府相關單位的輔導及鼓勵,才能將員工的力量導入企業環保及資源利用工作。
2

組織綠化之研究 / A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greening

王鎮煙, Wang, Jenn-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與國際化,以及民眾環境意識的提升,國際環保公約以及國際環保標準陸續的被制定與公佈,以因應環境問題。有鑑於此,領先約企業也逐步發展同時嘉惠企業、消費者、環境的三贏策略,期望「綠色創新」能夠成為另一種企業競爭力的來源。 本研究將環境管理理論做一回顧,也對 Piasecki 及溫肇東的「企業環境策略與管理理論」做了更進一步的強化,並輔以相關的組織理論,包括組織演化論、轉型領導論、組織學習論、策略選擇論、自然選擇(生態)論、及機構論等。並藉由個案分析,期望能夠對組織綠化提供一些田野實證研究,並嘗試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1.組織綠化的啟始動機為何? 2.組織推動了哪些綠化的行動? 3.組織綠化會對組織造成何種影響? 4.組織綠化過程中有哪些組織理論是可以應用得上的?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次級資料個案內容分析,蒐集他人直接間接對於國內外組織綠化的研究個案;第二部份則是重要組織個案實地訪查,本研究選取了三個單位,分別是企業界的永豐餘造紙、科技研究發展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媒體天下雜誌。 本研究在經過文獻回顧與探討,蒐集多家國內外企業組織在組織綠化上做法的相關次級資料,以及實地訪談永豐餘造紙、工研院以及天下雜誌推動組織綠化的情況之後,針對研究問題歸納出下列 13 個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 1 組織型態不同,綠化壓力來源不同 研究發現 2 組織在推動綠化時,都會訂定環境政策 研究發現 3 推動綠化的組織,其高階管理者多是組織的綠色領袖 研究發現 4 組織推動綠化時多設有環保專責組織、人員,或由任務編組成立環境委員會。主要的職責多為訂定政策、目標,以及注意法規的發展 研究發現 5 推動組織綠化會引進新的知識或管理工具 研究發現 6 有些組織是以透過技術提升來推動綠化工作 研究發現 7 組織的綠化會透過獎勵來鼓勵員工推動綠化工作 研究發現 8 企業仍可透過傳統組織溝通的方式傳達綠色訊息 研究發現 9 透過組織綠化行動可塑造出綠色企業文化 研究發現 10 國外企業組織較重視對外環保溝通,尤其是與社區的關係 研究發現 11 組織綠化也會透過策略聯盟的方式進行 研究發現 12 組織推動綠化獲得的效益最明顯的是成本的節省、銷售量提升以及增強競爭力 研究發現13 組織對於環保的回應是處於被動/反應與接納性/參與之間 / Because of th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global badly pollution enents, the wave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conven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 undoubtedlyhas become the unavoidable issue to run an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is, theleading enterprises start to gradually develop the three-win strategy which can benefit the enterprise, the consumer, a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three-win strategy, we hope that environmentalists will not be illagainst the enterprises and that greening can become another source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capability. The dissertataion not only widely review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ory, but also reinforce Piasecki and Chao-Tung Wen'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Strategy and Management Theory" with the study of related organizational theoryby case analysis. We expect to provide organizational greening with positiveresearches and try to answer the raised questions below.1.What is the motivation of organizational greening?2.What greening actions have the organizations taken?3.What impact on organizations does the organizational greening have?4.Which organizational theory can be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greening have? The dissertation take the five elements form Piasecki and Chao-Tung Wen's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 as five analysis dimensions, which are strategic recognition and commitment, new title and functions, newmanagement tools, einvor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 After reviewing the papers and case analysis physically, the dissertationhas thirteen research findings.

Page generated in 0.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