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3
  • 37
  • 6
  • Tagged with
  • 43
  • 43
  • 43
  • 43
  • 24
  • 24
  • 16
  • 12
  • 11
  • 10
  • 9
  • 9
  • 9
  • 8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綠島觀光永續發展:如何符合遊客期望與需求之良機 / Green Island development: An opportunity meet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孫守源, Zachary M. Pafford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綠島觀光永續發展 / None
2

集群分析於台灣永續發展指標之研究 /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on Taiw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徐郅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間越趨重視永續發展,因此投入了許多心血研究永續發展的指標及方法,希望可以有效的反應生態環境的狀態,及探討不同地區之間永續發展的程度。 本研究在一開始概述永續發展目前的狀況,介紹OECD、UNCSD等國際組織所研究之永續發展指標,如OECD的「壓力¬¬-狀態-回應」指標及UNCSD的「驅動力¬¬-狀態-回應」指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率先在台灣推動永續發展論壇,進而台灣多個縣市也因此推動永續發展策略。本研究希望能將台灣適用之永續發展指標,利用政府資料庫將其評估並分群,探討群與群之間不同差異。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集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方法,以了解台灣縣市的永續發展情形,共蒐集2010年政府資訊公開資料,將資料區分為三個大指標(壓力、現況、回應),其中回應部分包含制度回應、都市發展,並於實證分析中先以熱圖來看在各個指標中的大概群數,再以樹狀圖選出適合的集群數及群內組成的縣市為何,並探討各縣市在不同的指標條件下,被分至不同的群中,其群與群之間的差異。 分群的結果顯示,壓力指標分為6群、現況指標分為5群、制度回應分為5群、都市發展分為4群,各指標內的分群特色皆有些不同,另外花蓮縣與臺東縣無論在哪個指標下都被分屬於同一群,因此花蓮縣與臺東縣的特性完全一致;苗栗縣與台中市、宜蘭縣與基隆市、嘉義縣與屏東縣,這三種組合都分別有3項指標被分屬於同一群,這兩兩縣市的特性非常的接近。
3

西非經濟共同體的整合: 永續發展計畫 /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West African Nations: A Synthe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odridge, Reginald B., J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ough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wealth generating potential, West African nations are currently marred by war,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economic uncertainty. While many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there are solutions to alleviate the plight of West African people. As post-colonial West Africa struggles to organize its individual economies, human resources and infrastructure to adequately manage natural resources; I explor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nations, the role of the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ECOWAS) in its regional functions, and postulate a synthe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owth and stability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a healthy and robust economy.
4

地方行銷之研究:以彰化縣政府為例

黃進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全球化的影響及競爭壓力下,面對國內及國際環境的轉變,政府角色與職能無可避免地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其中地方政府面對的挑戰尤甚,地方政府成為地方發展的主導者,一種不同於以往運用全國一致經濟政策之作法「地方經濟發展」逐漸成形,造成全新之地方自治時代的來臨,以地方經濟發展來導引全面性地方發展,己是較為可行與必要的方式,而其中以地方公眾群體凝聚共識力量所採用的「地方行銷」(Place Marketing)模式更是其中極為創新且有效的作法,地方行銷已成為地方發展經濟的最佳利器之一。 本研究以彰化縣發展為研究對象,探討地方政府如何運用地方行銷來規劃地方未來的發展定位,並且基於發展定位,擬定各項行銷策略,探討彰化縣在全球化趨勢下如何利用地方行銷手法來提升競爭力。經由深度訪談與SWOT對彰化縣發展環境之分析,彰化縣的地方行銷意象可規劃為「生活、觀光、科技,打造博物館文化縣」,在此行銷定位下,從事行銷組合策略。 本研究發現,地方行銷對地方的發展確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有效的地方行銷須具備眾多因素及相關制度的配合,因此,本研究嘗試提出以下建議供彰化縣政府及相關人士加以運用或參考:一、設立公民會議;二、統一地方行銷權責;三、強化公私協力合作機制;四、加強改善彰化縣發展環境。 另外,本研究亦發現,地方行銷的主體已逐漸從以一個地方為主體,轉向為「區域行銷」或「區域策略聯盟」,如何擴大地方行銷思考的層面,把區域概念也納入地方行銷的範圍,亦是後續研究者可供參考的方向。
5

台灣食物消費現況與永續發展 / Sustainability of food consumption in Taiwan

林玉清, Lin, Yu-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食物提供人類所需之能量及營養來源,而食物乃生長於農業用地。但因貿易、都市化、生活型態改變、人口成長及其它經濟因素,台灣人民食物消費習慣已與從前大不相同。台灣仰賴進口糧食的數量大於自產糧食數量。本研究檢視台灣人自1997 至2007年的食物消費型態,用以建立理想的糧食消費型態,再進一步推算各類糧食的理想消耗量,同時檢視自1997 至 2007年去的農業土地使用狀況。本研究發現台灣的食物消費型態未近健康,農業土地使用率偏低,且糧食自給率偏低,建議應進行消費型態之改善,以達永續發展的目的。 / Food is essential to life for several reasons: it provides energy and nutrients to support human life. Foods are grown from agricultural land. However, due to factors such as trade, urbanization, change of lifestyles, population growth and other economic factors, the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 in Taiwan changed over time. Taiwan relied on imports rather than domestic production for many food source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all food categories from 1987 to 2007 to establish an ideal food consumption level, and then to propose an ideal consumption quantity in each food category for both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the aggregate level. In addition,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s and policies are examined. The result shows contradictory findings. Taiwanese people were not eating healthfull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land utility rate was low, and the food self-sufficiency rate was low, also.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6

歐洲聯盟與全球綠化之研究

周如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 文 摘 要 本文共分為七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內容為本論文寫作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與架構及文獻回顧。 第二章為全球環境議題與全球環境外交的一般背景介紹,首先針對全球環境議題的沿革與性質作一敘述,尤其著重在永續發展及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的強調上。接著談到全球環境外交與環境安全的關係及其顯著運作型態,即全球環保會議的召開與功能性合作及其三大特徵。之後筆者企圖一窺全球環保談判(即環保會議外交)的面貌,故內容有全球環保談判的種類及其參與者的分類與介紹。最後因全球環保談判而產出的全球環境條約與國際環保法的誕生、實踐息息相關,並對於全球環保意識及風氣之塑造具有絕對權威的影響力及強制力,故筆者亦對全球環境條約亦有所著墨。 第三章的重點在於介紹與環境相關的國際組織,主要指的是聯合國大會、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與重要國際環保財務機制:如全球環境設施(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此外,還有對其他重要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環保發展的簡單介紹。 第四章認識歐盟這個超國家組織的發展簡史並佐以與環境相關的組織機構簡介、決策程序分析。另外,筆者將阿姆斯特丹條約(第三次基礎條約的修訂)對歐盟環境政策的強化作一分析敘述,俾使讀者體會到歐盟對環境的重視程度總是有增無減,而其對提昇環境品質一事上亦是不遺餘力的。最後為呼應第二、三章的內容,筆者整合探討歐盟在國際環境組織與公約中的角色。 第五章為專門深入探討歐盟內部環境政策的理念演進,也就是從「永續成長」到「永續發展」的坎坷道路;到五次環境行動計畫的一步一腳印過程,即其對永續發展的實踐承諾。最後在對歐盟環境政策的複雜性及其後續發展作一評估,進而探討制訂歐盟共同環境政策的可能性。 第六章以探討、分析、整理歐盟的環境外交角色為主。首先筆者發現歐盟的全球環境角色提昇現象,接著探討與歐盟全球環境角色發展息息相關的歐盟內外環境權限的演進及第三國對歐體的承認問題。之後,筆者亦著墨於歐體在環境外交上的表現與談判行為,著重在瞭解歐體對外締約的流程。最後將對歐盟的區域環境角色作一描述,大致分為多邊及雙邊對外環境條約的締結與相關內容。 第七章為結論,將本論文所探討的主題作一重點整理與研究成果摘要。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4 第四節 文獻回顧………………………………………………………7 第二章 全球環境議題與全球環境外交………………………………… ..10 第一節 全球環境議題………………………………………………...10 第二節 全球環境外交的發展………………………………………...31 第三節 全球環境會議外交…………………………………………...38 第四節 全球環境條約………………………………………………...45 第五節 小結…………………………………………………………...48 第三章 與環境相關的國際組織…………………………………………..51 第一節 聯合國………………………………………………………..51 第二節 聯合國系統下的國際環境組織……………………………..56 第三節 其他國際組織………………………………………………..62 第四章 歐洲聯盟的綠化過程……………………………………………..68 第一節 歐洲聯盟……………………………………………………..68 第二節 涉及環境相關議題的歐洲聯盟機構………………………..69 第三節 歐洲聯盟與環境相關的決策程序分析……………………..79 第四節 歐洲聯盟基礎條約對歐盟環境政策的強化………………..82 第五節 小結………………………………………………………….83 第五章 歐洲聯盟內部環境政策………………………………………….84 第一節 歐洲聯盟環境政策的演進:從永續成長到永續發展…….84 第二節 歐洲聯盟五次環境行動計畫:永續發展的實踐………….86 第三節 歐洲聯盟環境政策的複雜性及其後續發展……………….97 第四節 小結…………………………………………………………101 第六章 歐洲聯盟的環境外交……………………………………………105 第一節 歐洲聯盟全球環境角色的提昇……………………………105 第二節 歐洲聯盟內外環境權限的演進……………………………107 第三節 第三國對歐體的承認:歐體國際法律人格………………110 第四節 歐洲聯盟的環境外交與談判行為…………………………115 第五節 歐洲聯盟的區域環境角色…………………………………121 第六節 小結…………………………………………………………127 第七章 結論………………………………………………………………129 參考書目……………………………………………………………………134 附錄一………………………………………………………………………149 附錄二………………………………………………………………………154 圖表目次 圖 圖4-1 執委會總署及其他主要行政單位一覽表………………73 圖4-2 歐洲環境署的組織架構…………………………………78 圖4-3 單一歐洲法後的歐盟合作程序(一、二讀)…………80 圖4-4 馬約後的歐盟共同決策程序(三讀)…………………81 表 表2-1 全球環境議題的沿革……………………………………12 表2-2 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架構……………………………14 表2-3 二十一世紀議程所表現的四大面向……………………16 表2-4 先進工業社會中的永續發展階梯………………………29 表2-5 全球重大環保會議簡表…………………………………35 表2-6 促進或抑制多邊協議的誘因……………………………37 表2-7 依規範議題的國際條約分類表…………………………48 表4-1 各會員國在歐洲議會中的議員數目……………………76 表4-2 歐盟理事會各國票數分配表……………………………79 表5-1 歐盟五部門主要的環境整合計畫………………………90
7

綠色思維下的商業模式創新: Panasonic集團之個案探討 /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under green thinking: A case study of Panasonic Group

呂欣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暖化、能源短缺等環境議題不單止為世界的氣候帶來改變,隨著環境議題近年來逐漸受到人們重視,企業界的回應態度由早期被動因應,也開始轉變為主動結合企業經營理念,實踐兼具環境與經濟目標之綠色經營,並將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個層面平衡之永續觀點,融入至企業所有活動之中,以此觀點開拓適應環境且能創造價值之新商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並驗證綠色思維不再是企業發展的障礙,反而是成為促進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圭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方式,以日本 Panasonic集團為研究對象,說明其藉由將綠色思維納入企業的核心價值中,並運用核心能力、調整資源和組織運作,重新界定顧客價值,提供整合性的服務,打造創新的商業模式,藉由解決社會的需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並追求達成企業、社會皆能永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研究架構則採用野中郁次郎提出的創新商業模式架構為理論基礎,從建立企業願景、提出價值主張,透過建構、整合、重組組織的技術、資源和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更重要的是企業應以永續經營的概念,對於自己本的核心競爭力有具體的了解,透過平日的生產活動去強化它的力量,配合本身的核心能力、活用它朝既存事業有關連性的新事業發展,發展不同於舊有思維的創新商業模式,協助企業創造新商機、開發新市場,最終得以建立其他競爭對手無法仿效的整體優勢。
8

凝聚員工創造永續發展的未來: 以一跨國食品公司為例 / Engaging Employe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A Case Study of a Multi-national Food Company

廖育令, Liao, Lan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凝聚員工創造永續發展的未來: 以一跨國食品公司為例 / Successful business leader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aligning talents behind the strategy in accomplishing goals.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required to thrive and grow in this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people – the energy, ingenuity and engagement of your workforce. By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ing (1) what drives employee engagement (2) why does engagement matter and (3) how does a firm enhance and sustain engagement,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determine the drivers and impact of engagement and the means of bringing it alive to help organizations win. The key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1) engagement is a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mployee and employer and involves employees exerting discretionary effort over and above what is normally expected 2)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 behind engagement is the organization, its view of engagement and how it acts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engaging employees (3) engagement impacts business results in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customer metrics, safety and retention and (4) engaging employees begins with understanding and aligning business and employee needs and require ongoing focus on changing behaviors, processes, and systems to anticipate and respond to organization’s needs. All level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from leadership to frontline employees, must commit to making these changes.
9

建築商開發都市更新案之成功關鍵因素 /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develop urban renewal

鄒雪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綜觀都市的發展與演變,也如同生物般具有「成、盛、衰、空」的生命週期。 於此現象中,都市亦賦有新陳代謝及「再生」能力。自1980 年代貣,由於全球風潮帶動了各城市的發展,藉由「都市更新」機制,促進城市再生已蔚為趨勢。在創造城市特色時,都市更新的方式也從單純的改建(Urban Renew),轉為注重城市經濟與競爭力的都市再造(Urban Redevelopment)。 以開闢迄今三百多年的臺北市為例,30 年以上的老舊建物,約占全市建築 物二分之一比例,如早期開發的萬華區、大同區等,已嚴重落後與衰敗的跡象。要如何面對全球經濟變遷、 ECFA 後的區域競爭、全球城市的競合,及永續發展與生態等議題?身為國際城市之一的臺北,有必要審慎思考城市的永續發展。面對外在環境嚴峻的挑戰,因應國際城市發展的趨勢,近年政府已全力推動都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自2011 年貣投入184 億元,民間企業也將大量投資,估計會提升經濟成長率每年約0.12%。 然而,臺北市從民國90 年至民國99 年止,都市更新核定實施案件僅104 件,都市更新案的成功執行僅1%。開發過程之曠日廢時與績效不彰,肈因於建築商與地主難以凝聚共識,膠著於權利分配與坪數多寡之爭端,反而忽略都市更新中,對環境品質的提升、文化藝術之導入、都市機能復甦等貢獻,豈不令人引憾!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及個案研究的方式,兼顧理論基礎及實務經驗,探討都 市更新之現況與未來趨勢,並從國內外成功個案之經驗,引導出開發都市更新之成功關鍵,建築商可藉由都市更新理念之實踐,經由差異化之實績,建立開發都市更新案之成功關鍵因素。 關鍵詞:城市再造、永續發展、都市更新、成功關鍵。
10

國家永續發展合理電價關鍵因素之研究 / A Study on Key Factors for the Reasonable Electricity Price for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朱麗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適逢電價調漲階段,引發各界對於電價合理化之諸多討論,在民主意識高漲的現今社會,公營事業的角色開始受到轉型與挑戰,如何制訂出既能符合民意,同時亦能達到目標的政策是不可忽視的課題。因此本研究採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以永續發展的三大框架-經濟、社會與環境做為建構國家永續發展合理電價關鍵因素的主要層級,並由國內外文獻分析彙整出此三個構面下與電價相關的九個次層級和二十二個子層級。根據 20 位電價政策相關之政府機關、能源電業領域之學者以及一般產業用戶填寫問卷之結果,歸納出臺灣在永續發展的前景下,制訂合理電價之關鍵因素,研究結果發現: 權重值在 0.2 以上有 4 項,大幅領先其他項目,前三名分別為臺電發電成本之權重(0.393)最高,其次為反映核能輻射汙染成本(0.3761)、需要維生設備之病患電價優惠(0.279)以及節約能源效益(0.2679)。顯示出合理電價之考量應確實反映發電成本,而在電力對環境的議題上,核能汙染問題是最被關注的選項,大幅超過對其他環境汙染因子的考量。接著在照顧弱勢的社會層面中,以予以需要維生設備之病患電價優惠最為優先,其原因可能在於缺電成本高於其他同層面的低收入戶及身障機構。整體評估而言,三項最大的權重值平均分佈在主層級的三大面向中,顯示國家永續發展之合理電價應兼顧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平衡發展。

Page generated in 0.015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