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大陸內需型台商可運用籌資管道研究-以基礎建材產業為例

孫百佐, Sun,Bair-tzuo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幅員狹小,內需型產業發展缺乏成長空間,另行挖掘開發中國家市場開拓經營,已成為台灣內需型企業存續發展必經之途,並與全球企業前進中國之趨勢不謀而合。依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1991年至2004年台商赴大陸地區投資累計超過三萬件,412.5億美元,占政府核准對外投資國家的第一位。企業中國化程度愈來愈高,內需型台商就地融資的可行性應賦予高度的關注與探討。 本研究以一家大陸台資基礎建材中小企業為例,探討內需型台商資金需求之來源選擇與擴張限制,得出以下結論與建議。1.內需型台商經營規模偏小,投資初期之資金來源必須以自有資金為主。2.大陸地區以間接融資為主,內需型台商應有效建立當地銀行徵信資料。3.內需型台商取得擔保融資額度有限,善用金融機構之銀行匯票授信額度,應付帳款融資效益高。4. 台商應與往來銀行保持緊密聯繫,注意信貸政策變化與信貸主管人事動態。5.缺乏高知名度股東的內需型台商可俟機搭大型客戶信用便車。6.在2007年人民幣業務對外銀開放後,只有利於大型企業及優質企業之融資。7.未來台商在大陸直接融資難度仍高,可遇而不可求。8.中國政府鼓勵投資之產業易於取得信貸資金。9.台灣資本與金融市場仍受限於法令,未見鬆綁跡象,無法符合台商大陸融資需求。10. 香港資本市場募資成本高,個股流通量差異也大,上市不是集資順利的保證,但仍是目前台商較佳之選擇。台商企業允宜及早了解相關規定,提早預為準備。

Page generated in 0.02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