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工作情境、能力高低、與不同激勵策略對工作表現的影響 / Effects of work situation, ability, and different motivation strategies on task performance: A study of social compensation phenomenon

黃國倫, Huang, Kuo-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早期有許多實證研究均發現,個人在團體中的表現,反而不若只有個人獨自一人時的的表現,除了可能有因在團體中彼此協調不足所造成的損失外, Latan'e 等學者 (1979) 更進一步指出,這還有可能是因為當處在團體中時,由於責任分散了而形成混水摸魚的現象,並稱之為「社會閒散」 (social loafing) ,這是一種動機性的損失。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可能在團體中的表現反而比個人自己一人時更好, Williams 與Karau (1991) 稱此相對於社會閒散的現象為「社會補償」 (social compensation) ,例如,當團體的工作對我們而言是有意義的或重要的,又知覺到團體其他成員的能力較弱時,我們便可能會付出較多的努力工作,以補償同伴能力之不足。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在探討最可能產生社會補償現象的情況。 然而,由於人類行為的複雜性,影響個人是否表現社會補償的因素或許甚多,但本研究者假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於強化個人主觀覺知的「輸入與輸出的連結強度」以及「不可或缺性」。所以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將工作類型限定在不連續性工作上,而操弄工作情境、個人能力高低以及獎懲制度等三個獨變項,而在控制其他變項的情況下,探討獨變項對於引發社會補償現象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實際上為一2×2×2 的三因子受試者間設計。 本研究採實驗室實驗法操弄獨變項,實驗中所要進行的工作為綁提圈作業,研究者藉由指導語的說明及假回饋來操弄175 位大學生對於「輸入與輸出連結強度」及「不可或缺性」的知覺。研究結果顯示,工作情境與個人能力高低在工作表現、知覺到的不可或缺性強度、知覺到的輸入與輸出連結強度、以及個人與他人努力程度差異之預期等方面有交互作用存在,顯示當個人能力高時,團體組受試者比個人組受試者知覺到較高的不可或缺性,而輸入與輸出之連結強度亦變得較緊密;而當個人能力低時,團體組受試者則反而比個人組受試者知覺到較低的不可或缺性,及較弱的輸入與輸出連結強度。 此外,知覺到的不可或缺性程度與工作表現有正相關存在,不可或缺性愈高,工作表現也有愈佳的趨勢,而由工作情境與能力高低在工作表現上的交互作用看來,團體╱高能力組受試者的工作表現高於個人╱高能力組,而團體╱低能力組則低於個人╱低能力組,表示在不可或缺性高的情況下,受試者最有可能產生社會補償行為。而在本研究中也發現,能力高低的操弄亦會造成個人工作表現、知覺到的不可或缺性與負向情緒反應的不同,低能力者的工作表現反而優於高能力者,且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較強烈的負向情緒。而接受懲罰操弄的組別,受試者也有較強的控制感及負向情緒。研究者最後並以徑路分析整合前述各項證據,大致支持原先的理論建構。

Page generated in 0.01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