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十九世紀俄國知識份子的覺醒:別林思基之研究

余敏玲, Yu, Mi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停滯後的俄羅斯,自從彼得大帝向西方開窗以後,隨著時間的推演,因西化而產生的 文化矛盾逐漸加深,知識份子對於本土社會的疏離感與日俱增,故有「知識階層」(i ntelligentsia)的誕生。「知識階層」的言論與思想,乃是一九一七年俄國大革命的 播種者之一。本論文擬有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Vissarilon Beli nsky,1811--1848)一生的思想為個案,由小見大,來探討「知識階層」在西潮的洪流 中如何自處,如何為落後的俄國找出一條適當的道路。 第一章首先說明「知識階層」起源、演變及其特徵。其後則對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俄國 文化思想背景作一概述,藉以了解所謂三位一體--專制政體、東正教、民族性--的官 方文化政策,以及德國浪漫主義在俄國流行的原因和大略經過。 第二章主要在敘述別林斯基的早年生活及其思想搖藍「史坦凱維奇圈」(Stankevich Circle )。別林斯基陰鬱的童年,使他不禁要問:人活著是為了什么?人生的意義何 在?他一生的哲學探索、思想轉變無非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試圖理清人與世界 、人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而別林斯基自從被莫斯科大學開除以後,史坦凱維奇圈便成 了他吸收新思想新觀念的重要來源。 第三章則以年代為經,別林斯基的作品為緯,分節析論他思想轉變的前因後果;特別 重視他對西方迎拒的矛盾心理和如何調整自己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別林斯基曾流連徘 徊於各家學說(謝林、費希特、黑格爾、烏托邦社會主義等),每一次的拒絕與接受都 付出血淚般的代價。俄國沒有值得驕傲的傳統文化,因此使得「知識階層」在西潮的 衝擊之下,要為自己、為俄國尋找安身立命的哲學時,備嘗難辛,從別林斯基的思想 歷程,可以得到證明。 第四章是對別林斯基一生的思想作一總結與評述。並附錄一八四七年別林斯基政果弋 里書簡。

Page generated in 0.02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