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九世紀の豪農・名望家と地域社会 / “Gono”(rich farmers) and local men of influence / ジュウキュウセイキ ノ ゴウノウ メイボウカ ト チイキ シャカイ福澤, 徹三, Fukuzawa, Tetsuzo 30 June 2008 (has links)
博士(社会学) / 甲第462号 / 204p / 一橋大学
|
2 |
俄國革命知識階級: 赫爾岑研究譚桂戀, Tan, Gui-L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俄國的形成,原係奠基於十九世紀,而十九世紀的俄國,是俄國史上劇變的時代
,在這個劇變的時代中,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者,則是一群「知識階級」,他們懷
抱著狂熱的理想,無私無我的精神,獻身於國家民族的前途,處於落後的俄國,在西
方文化的衝擊下,他們如何覺醒?如何使俄國的歷史發展,走向革命的道路呢?赫爾
岑 (Alexander Herzen,1812--1870)身為「知識階級」的成員之一,透過他的研究,
至少可以瞭解一個思想家、知識份子,他如何尋求俄國的前途,處在保守落後的俄國
,與自由進步的西方文化之間,他如何調適自己,這是本論文的重心。全書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紹「知識階級」在近代俄國史上的地位,分析其產生的背景,係源自彼得
大帝以來的西化運動,近百年來西化的結果,並未使俄國成為西方文明圈內的一份子
,西化運動僅止於生活習俗學術思想的引進,政治社會制度並未因西化而改變,逐形
成整個西化運動的神貌分離現象,而且西化運動的推廣,局限於上層階級,佔總人口
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農民,無視於西化的潮流,仍生活在傳統的俄國中。因上述的因素
,乃有「知識階級」的出現。至於「知識階級」的成長,依其出身、思想和時代背景
,可分為三代,即父子孫三代。第二章開始進入主題,赫爾岑的一生,可以一八四八
年作為分水嶺,在此之前,他視西方為俄國的希望。早熟的童年在十二月黨革命的啟
蒙下,而有政治意識的覺醒,在大學時代,組織革命小組--「赫爾岑小組」 (Herzen
,s circle) ,研讀禁書與討論政治社會問題,因尼古拉一世的專制保守,「1834--
1842」。近八年的放逐生涯,實貴的青春耗費在無意義的案牘中 (事實上,除了精神
的苦悶外,赫爾岑在放逐地並未喪失自由,擔任文職工作 ),令其思想僧趨急進,反對
專制的心志益加堅定。一八四二年,回到莫斯科後,投入西北派與斯拉夫派的論戰中
,在其中,他採取中立的態度,不過基本上來說,西方的一切是他所嚮往的,俄國的
希望在西方,這是他離開俄國之前的信念,因此而有一八四七年初,自我放逐時代的
開始,奔向西方找尋樂土。第三章即是敘述赫爾岑的自我放逐時代。當他親身投入西
方社會後,目睹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風潮,慘烈的屠殺流血,頹廢與罪惡的現象,赫
爾岑的西方樂土為之破減,他開始加歸俄國,從傳統中找尋未來的藍圖,農村式的社
會主義即在這種背景下孕育誕生。為喚醒他的同胞,宣揚其革命的思想,他在倫敦創
辨「北極星」(Polar Star,1855--69)和「鐘聲」(The Bell,1857--67)等雜誌,秘密
運入俄國,在文化思想界造成轟動(「鐘聲」雜誌),尤其廣受年輕人歡迎,至一八六
一年農奴解放法令頒布,「鐘聲」雜誌支持農奴解放,且頌揚之,立場亦轉趨溫和和
,引起急進派青年不滿,又因支持波蘭的革命,觸怒了俄國人的民族主義,「鐘聲」
雜誌銷路驟降,赫爾岑的影響力亦漸消失。第四章介紹赫爾岑的農村式社會主義,他
的農村式社會主義源自斯拉夫派的理論--村社制度(mir),他認為唯有採取農村式的社
會主義,方能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的弊端,超越資本主義,直接進入社會主義世界。第
五章結論,評述赫爾岑一生及思想。
|
3 |
左宗棠塞防理論之研究俞祖庚, Yu, Zu-G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主要內容在歸納和分析左宗棠的塞防理論,並討論左宗棠主張塞防的歷史與時代背景
,以及其理論的影響。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檢討文獻資料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時代背景:一、十九世紀的世界大勢;二、英之東侵與海防;三、俄之東侵
與塞防;四、清帝國內部問題。
第三章:塞防理論:一、塞防理論的淵源;二、左宗棠的軍事思想;三、塞防戰略思
想;四、塞防理論運作之一;五、塞防理論運作之二。
第四章:塞防理論的討論:一、塞防與海防之爭;二、自強運動成果之試驗;三、新
疆之騎牆性格與國防的新地位。
第五章:結論:對左宗棠塞防理論作一簡要的評估。
|
4 |
十九世紀俄國知識份子的覺醒:別林思基之研究余敏玲, Yu, Mi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停滯後的俄羅斯,自從彼得大帝向西方開窗以後,隨著時間的推演,因西化而產生的
文化矛盾逐漸加深,知識份子對於本土社會的疏離感與日俱增,故有「知識階層」(i
ntelligentsia)的誕生。「知識階層」的言論與思想,乃是一九一七年俄國大革命的
播種者之一。本論文擬有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Vissarilon Beli
nsky,1811--1848)一生的思想為個案,由小見大,來探討「知識階層」在西潮的洪流
中如何自處,如何為落後的俄國找出一條適當的道路。
第一章首先說明「知識階層」起源、演變及其特徵。其後則對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俄國
文化思想背景作一概述,藉以了解所謂三位一體--專制政體、東正教、民族性--的官
方文化政策,以及德國浪漫主義在俄國流行的原因和大略經過。
第二章主要在敘述別林斯基的早年生活及其思想搖藍「史坦凱維奇圈」(Stankevich
Circle )。別林斯基陰鬱的童年,使他不禁要問:人活著是為了什么?人生的意義何
在?他一生的哲學探索、思想轉變無非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試圖理清人與世界
、人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而別林斯基自從被莫斯科大學開除以後,史坦凱維奇圈便成
了他吸收新思想新觀念的重要來源。
第三章則以年代為經,別林斯基的作品為緯,分節析論他思想轉變的前因後果;特別
重視他對西方迎拒的矛盾心理和如何調整自己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別林斯基曾流連徘
徊於各家學說(謝林、費希特、黑格爾、烏托邦社會主義等),每一次的拒絕與接受都
付出血淚般的代價。俄國沒有值得驕傲的傳統文化,因此使得「知識階層」在西潮的
衝擊之下,要為自己、為俄國尋找安身立命的哲學時,備嘗難辛,從別林斯基的思想
歷程,可以得到證明。
第四章是對別林斯基一生的思想作一總結與評述。並附錄一八四七年別林斯基政果弋
里書簡。
|
5 |
塵與魂:狄金森、達爾文與演化詩學 / Dust and Spirit: Emily Dickinson, Charles Darwin, and Evolutionary Poetics周庭加, Chou,Ting jJ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其個人獨特的生命背景與歷程,一般咸認為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森(1830-1886)詩作中,充滿了對自然世界的細膩觀察以及精神世界的嚮往和追求。這樣的看法,固然是將狄金森的詩作,置放於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美國愛默生的超越主義等文藝思想脈絡之下,以期盼引發及獲得對其詩作更深刻的詮釋與閱讀。然而,事實上,在十九世紀這百年當中,最重大的思想衝擊,莫如英國自然學者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於一八五九年所出版的《物種源始》(另譯《物種起源》)所帶來的影響為甚。達爾文所提出不假未知力量的物種演化理論,非但已成為今日科學/生物學研究的基石,同時也廣泛影響了十九世紀大西洋兩岸的社會、文化、藝術及科學等各層面的發展與演繹。
本論文擬從十九世紀「科學-宗教」、「物質-精神」之間的拔河與辯論為經,以發掘狄金森與達爾文兩人生命歷史當中的異同及互動為緯,透過閱讀狄金森的文字書寫(包括詩作與書信等)以及達爾文《物種起源》(初版及第二版),探討兩人於「演化」觀念上的交疊與對話。基於上述討論,我以為狄金森的文字書寫,藉由普遍出現於詩作裡、無論是自然領域,抑或觀念領域上的對立主題與意象,誠然為詩人企圖揉合十九世紀科學論述、宗教爭議與個人思想於詩的寫作之中;藉由生動的表現、積極的反省與回應各種衝突與對立的實體和觀念,來展現其迥異於全然唯心或全然唯物的「演化詩學」。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在引論中,首先藉著閱讀現今生物行為學研究,帶入狄金森詩作中的生物與科學主題,企圖將狄金森放置於十九世紀達爾文及其演化觀念的脈絡下。第一章嘗試整理十九世紀「科學-宗教」、「物質-精神」之間的辯論,來檢視狄金森與達爾文兩人生命歷史中常被忽略的相似處與交集。第二章討論狄金森詩作中的科學主題,用以凸顯詩人對當代科學思想的發展所做的積極回應。第三章先討論十九世紀「科學方法與精神」的內涵,將達爾文《物種起源》與狄金森的詩作並置閱讀,從「死亡」、「演化路徑」、「視界的物質性」三個層面來發展鋪陳詩人的「演化詩學」。最後,檢視與思考前述各篇章所帶出的議題,並援引蕭沆(E. M. Cioran)思考文字與科學時代之間的關係、諾里斯(Margot Norris)所指出達爾文作為於今難已復見的「生物中心觀」文學傳統之濫觴,以及尼采「懷疑為人的兩棲本質」,總結提出狄金森「演化詩學」成為一種文學觀的可能。 / From the traditions of English Romanticism, Emersonian Transcendentalism, and the seclusion of the poet,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has generally been read and regarded as lyrical and spiritual. In addition, the most studies of Dickinson’s poetry tend to show the idiosyncrasy and uniqueness of the poet with her observations of Nature, use of language, feminine identity, or the mixture of these three topics. However, scholarly efforts over the years also indicate that for a better and fruitful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Emily Dickinson, we have to examine and interpret her life and writings under bigger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ong the innovations of knowledge and conception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arwin’s materialistic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the eyes of the naturalist’s contemporaries and modern people, are certainly still one of the most scientifically important and ideologically controversial ideas. In this study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I would like to argue that as a poet of great intellect, whose poems are filled with scientific content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 natural world, Emily Dickinson not only is familiar with Darwinian biological arguments but also incorporates evolutionary ideas, not limited to Darwin’s, into her poetic writings. Moreover, as Darwinian theories have triggered the debates between science and religion, the constant reflections on religious faith are also pervasive in Dickinson’s poetry and her correspondence.
Thus, instead of reading Emily Dickinson’s writings straightforwardl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Darwinism, I would like to put Darwin and Dickinson in parallel—the transatlantic intersections of their lives and their works, 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Through examining these nineteenth-centu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igure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currents of ideologies, we will hopefully be able to see more clearly and uncover how Dickinson renders this well-known biological theory and further develops her own poetic evolution, which surpasses the materialistic and metaphysical boundaries in the physical as well as spiritual worlds.
|
6 |
改革的故事:伊莉莎白.蓋茲凱爾《北與南》中的經濟與社會 / A reforming tal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Elizabeth Gaskell's North and South張曌菲, Chang, Chao-F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中,我利用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論,來分析伊莉莎白‧蓋茲凱爾的第二本「社會問題小說」《北與南》中所呈現出的經濟制度、社會與文化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蓋茲凱爾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
由於《北與南》這本小說的主要焦點在於工業化資本主義規章與生活型態的討論,故一直以來,《北與南》所接受的批評也多屬於社會議題層面,與其相關的解決之道,多數批評家,尤其是馬克斯主義的批評家,多半批評蓋茲凱爾試圖以「資本主義」架構解決當代的經濟與社會問題,但我則認為玆凱爾並非完全認同資本主義文化,而是藉由小說中所呈現出的各種衝突,塑造一種新興文化,=而威廉斯理論中有關「下層結構」與「上層結構」之間,以及殘留、統治、與新興這三種文化間的辦證關係,不僅能讓我門重新衡量經濟、社會與文化間的關係,更提供了閱讀蓋茲凱爾小說的另一種文化觀點。 / In this thesis, I apply Raymond Williams's theory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conomic system, society, and culture presented by Elizabeth Gaskell in her second "social-problem" novel, North and South, and thus to examine Gaskell's "solution" to her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With its focus on the dominant philosophy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North and South has received repeated criticism on several social issues and their related solutions. When most critics, especially the Marxist critics, attack Gaskell's "capitalist" solutions to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in her society, I argue that Gaskell actually portrays an emergent culture within various conflicts in her novel. Williams's convepts of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super-stucture," and among the residual, the dominant, and the emergent cultures not only help to re-evaluate relations among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but also offer a cultural reading of Gaskell's novel.
|
Page generated in 0.01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