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尼采的群眾意識李貴豐, LI, GU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主要在於探討一位與群眾最為疏遠的德國思想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
N NIETZSCHE,1844-1900) 如何看待「群眾」的問題。這工作所以能做是
因為尼采的確有許多檢討群眾的文字傳世,而「群眾意識」雖然只是尼采「超人哲學
」的襯托背景,同時卻是左右尼采思想的重要來源。此來源有些或為尼采所自知,並
形諸文字;有些則隱而不顯,甚至連尼采本人都無由察覺。因此有關「尼采群眾意識
」的探究,除了採用尼采的著作之外,還必須瞭解他生存期間的歷史與時代背景。而
經由諸多觀念的排比論衡,再參酌尼采一生重要活動予以考量,方才可以較週全的瞭
解尼采其人及思想。如此考量,可以發現尼采所以關注人類、批判群眾,並非他本人
突發的奇想,而是歷史與時代條件連帶人類觀念的消長有以致之:尼采思想十足是時
代的產物。
自從宗教信仰隕落之後,俗世成為人類的唯一生活空間,廣大的平庸群眾又是人類的
主體,他們了無大志,在人間的舞台上倏爾去來,卻又經常成為偉大心靈的壓力,這
是尼采棄絕天國、投入俗世之後,造成期許與逃避群眾 兩難猶豫心境之原因。「超
人意志」則是尼采抵斥群眾的生命寄托,然而由於尼采悲劇式的發掘出「充滿平庸群
眾的俗世是人類唯一的生活空間」,其心靈的挫折不言可喻。果真如此,「超人意志
」的創獲雖然激勵尼采生命意志的昂揚,但是不可否認,「群眾意識」的潛藏變幻卻
令尼采無法同時獲致心靈的平靜。
本論文一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介紹尼采群眾意識的時代背景,第三章析
論尼采群眾意識之發展,第四章則對尼采群眾意識加以評鑑,第五章結論認為「群眾
意識」固然是尼采「超人意志」的重要來源,卻也是「超人意志」的沈重負擔。
|
2 |
俄國革命知識階級: 赫爾岑研究譚桂戀, Tan, Gui-L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俄國的形成,原係奠基於十九世紀,而十九世紀的俄國,是俄國史上劇變的時代
,在這個劇變的時代中,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者,則是一群「知識階級」,他們懷
抱著狂熱的理想,無私無我的精神,獻身於國家民族的前途,處於落後的俄國,在西
方文化的衝擊下,他們如何覺醒?如何使俄國的歷史發展,走向革命的道路呢?赫爾
岑 (Alexander Herzen,1812--1870)身為「知識階級」的成員之一,透過他的研究,
至少可以瞭解一個思想家、知識份子,他如何尋求俄國的前途,處在保守落後的俄國
,與自由進步的西方文化之間,他如何調適自己,這是本論文的重心。全書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紹「知識階級」在近代俄國史上的地位,分析其產生的背景,係源自彼得
大帝以來的西化運動,近百年來西化的結果,並未使俄國成為西方文明圈內的一份子
,西化運動僅止於生活習俗學術思想的引進,政治社會制度並未因西化而改變,逐形
成整個西化運動的神貌分離現象,而且西化運動的推廣,局限於上層階級,佔總人口
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農民,無視於西化的潮流,仍生活在傳統的俄國中。因上述的因素
,乃有「知識階級」的出現。至於「知識階級」的成長,依其出身、思想和時代背景
,可分為三代,即父子孫三代。第二章開始進入主題,赫爾岑的一生,可以一八四八
年作為分水嶺,在此之前,他視西方為俄國的希望。早熟的童年在十二月黨革命的啟
蒙下,而有政治意識的覺醒,在大學時代,組織革命小組--「赫爾岑小組」 (Herzen
,s circle) ,研讀禁書與討論政治社會問題,因尼古拉一世的專制保守,「1834--
1842」。近八年的放逐生涯,實貴的青春耗費在無意義的案牘中 (事實上,除了精神
的苦悶外,赫爾岑在放逐地並未喪失自由,擔任文職工作 ),令其思想僧趨急進,反對
專制的心志益加堅定。一八四二年,回到莫斯科後,投入西北派與斯拉夫派的論戰中
,在其中,他採取中立的態度,不過基本上來說,西方的一切是他所嚮往的,俄國的
希望在西方,這是他離開俄國之前的信念,因此而有一八四七年初,自我放逐時代的
開始,奔向西方找尋樂土。第三章即是敘述赫爾岑的自我放逐時代。當他親身投入西
方社會後,目睹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風潮,慘烈的屠殺流血,頹廢與罪惡的現象,赫
爾岑的西方樂土為之破減,他開始加歸俄國,從傳統中找尋未來的藍圖,農村式的社
會主義即在這種背景下孕育誕生。為喚醒他的同胞,宣揚其革命的思想,他在倫敦創
辨「北極星」(Polar Star,1855--69)和「鐘聲」(The Bell,1857--67)等雜誌,秘密
運入俄國,在文化思想界造成轟動(「鐘聲」雜誌),尤其廣受年輕人歡迎,至一八六
一年農奴解放法令頒布,「鐘聲」雜誌支持農奴解放,且頌揚之,立場亦轉趨溫和和
,引起急進派青年不滿,又因支持波蘭的革命,觸怒了俄國人的民族主義,「鐘聲」
雜誌銷路驟降,赫爾岑的影響力亦漸消失。第四章介紹赫爾岑的農村式社會主義,他
的農村式社會主義源自斯拉夫派的理論--村社制度(mir),他認為唯有採取農村式的社
會主義,方能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的弊端,超越資本主義,直接進入社會主義世界。第
五章結論,評述赫爾岑一生及思想。
|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