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下的中國外交決策——以2012至2013年的釣魚臺爭端為例 / The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of China under Neoclassical Realism perspective——taking the dispute of Diaoyu island from 2012 to 2013 as the example

高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通過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層次分析法對2012至2013年間中國在釣魚臺爭端中的重要外交決策進行分析。希望以此探討中國外交決策形成中的幾個主要影響因素。首先,本文以中國通過「過度反應」策略將日本對釣魚臺的單方面控制成功轉變為中日交叉控制為例,探討了國際體系層次上的結構變化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接著,本文以中國組建新的國家海洋局為例,探討了國內政治層次上的部門分工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最後,本文以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為例,探討了個人層次上的領導人特質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 國際體系、國內政治、領導人三個因素都在中國外交的決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影響。首先,國際體系因素作為自變量,同時影響著國內政治因素和領導人因素。其次,國內政治因素和領導人因素作為幹預變量同時受到國際體系因素的影響,並且這兩者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最後,最終的外交決策作為因變量同時受到上述三個因素的影響。
2

國內政治與歐洲整合研究 / Domestic Politic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Studies

陳慶昌, Ching-Chang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始於有感民族陣線在當今法國政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勒班效應」也使得1980年代中期後極右主義的風潮在西歐蔓延開來,因此吾人在研究歐洲整合的過程時,似應考慮到會員國國內這些反歐洲化的政治現象的發展。然而,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認為國際體系構成單位的層次分析並不重要。雖然國際關係體系論的建立被視為是本學門邁向「科學化」的重要嘗試,惟其亦使得學者在研究區域整合時面臨了見林不見樹的困境,本文的研究目的也就在試圖證明會員國國內政治不能被歐洲整合研究所忽視。 本論文以法國極右主義與歐盟移民政策之關聯為例,透過二重賽局的分析架構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法國右派政府為了爭取極右派選民的票源而吸納民族陣線的反移民訴求,不僅反映在該國自1980年代中期以降的移民政策對非歐盟國家移民的趨於排斥,亦顯現於法國政府在歐盟移民政策共同體化之前與其他會員國協調移民政策時的保守立場。本研究指出,法國極右派在國內層次的影響能夠經由政府的利益匯集過程而到達歐盟層次,從而說明學者不宜貿然分割國內與國際政治研究。另一方面,案例亦顯示政府領袖的偏好在形成後仍有可能發生轉變,因此做為跨層次分析工具的二重賽局尚有修正其架構的必要性,如何發展有效連結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的理論途徑與分析架構,對於區域研究學者實屬緊要。

Page generated in 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