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栽種記憶: 歷史教育與民族認同理論的交會 —論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江俊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將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勝所提出之「同心圓史觀」,視作一種以建構「民族歷史意識」與「民族認同」為目的之「新官方史觀」。而本文亟欲解答三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同心圓史觀的內容為何?第二、同心圓史觀背後的歷史學發展脈絡與政治史脈絡為何?第三、同心圓史觀對學生的歷史知識與民族認同,可能構成何種影響?
在後進民族主義的學術發展脈絡上,呈現了後殖民理論家Partha Chatterjee所提出的「現代」與「傳統」並存又衝突的現象。因此,本文以Chatterjee「傳統」與「現代」的民族主義雙面性架構,來探討官方的中國民族(史)與官方的台灣民族(史)之中,史學者在史學方法論、史學理論上的引入與使用過程,如何再現「民族形象」與「民族疆界」在歷史知識生產上的框構作用。兩群懷抱不同民族主義的歷史學者,他們所主張的方法與理論是科學的,但研究的內容卻又是傳統的。而這樣的概念史移植過程,正反應了後進民族主義的知識發展模式。在學術發展的脈絡上,本文並從民族主義脈絡內的知識分子灌注「認同」與「意志」於「行動」的特殊現象,來探討杜正勝個人逐漸涉入政治之動機與涉入歷程。
在政治史的脈絡上,中國民族史觀與台灣民族史觀的發展歷程,皆呈現了後進民族國家同時並進的「國家建制」與「民族建構」任務。筆者以「後進民族國家」所欲達成的雙重計畫—「國家建制」與「民族建構」,來分析兩個時段的政治敘事。在這兩個時段之中,政治領袖如何以重要概念(如「復國」、「台灣人性」)作為支點,來撐起各種政策論述的正當性。並討論在國家建制與民族建構並行的長期過程之中,中華民國雖然具有疆域不確定的特性,但其長期治理現實,卻使國家場域足以提供認同劇碼上演的穩定舞台作用。
在同心圓史觀的具體施行成果而言,則針對兩個版本的教科書,以文本分析的方式研究在「民族史時間」當中的「根源性」、「延續性」與「現存性」策略。教科書的編作者如何以文字、圖象、空間與抽象之概念,來述說教科書背後的民族認同型態。即言「民族內涵如何填滿意志中的空洞的時間」。
總結而言,本文希望藉由學術與政治脈絡的分析當中,探求同心圓理論出現的時代意義:在疆界不確定的共同體上,新的民族成員、新的民族記憶是否可能?同心圓史觀即是這種多重脈絡交錯下的嘗試。
|
Page generated in 0.038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