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匯率目標區政策有效性之理論與圖形分析

林艾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Krugman (1991)引進數學的隨機微分方程解出匯率在目標區內的動態,以及闡述在匯率目標區內匯率呈現S型的走勢,提出匯率在目標區內有蜜月效果存在後,引起以後之研究熱潮。但是相關實證研究卻發現,當匯率越接近其上限水準時,有時變動益加劇烈。因此學者紛紛研究如何讓目標區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符。 本文亦企圖解釋如何讓匯率目標區理論與實證相符,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避開複雜的數學工具,將重點置於用圖解法來分析解決匯率目標區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矛盾。本文擬從一個資本非完全自由移動的小型開放體系出發,假設物價為固定,商品需求面與貨幣供給面均存在外生隨機干擾。並假設每一個外生隨機干擾項均遵循一個不含漂浮項的布朗運動,政府當局宣告對匯率設定目標區,且在模型中加入對產出及匯率的預期。我們在此希望利用簡單易懂的圖解分析來探討在目標區政策下匯率與產出等總體變數是否存在蜜月效果。接著利用較嚴謹的數學解,運用隨機過程的轉換技巧將內生變數轉換為Ito's Process,然後用平滑連接條件解得總體變數在目標區內的真實路徑。最後再作數值模擬來探討在資本非完全自由移動下,資本移動性的大小對目標區政策有效性的影響。並藉以判斷圖解分析的正確與否。 本文結果顯示,當政府實行匯率目標區政策之後,因為資本不完全移動性及模型中產出預期項的存在,會得出與Krugman(1991)、Klein(1990)等文獻所主張的「目標區政策具有穩定效果」不相同的論點。此可用來說明為何匯率目標區理論和實證上有可能出現不同之結果。
2

物價目標區政策有效性之理論與圖形分析

黃嘉貞, Chia Chen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藉由圖形分析法來探討在新興古典學派、凱因斯學派、實質景氣循環學派以及古典學派四種不同總體隨機模型的觀點下,當經濟體系面臨總合供給面與總合需求面外生衝擊時,貨幣當局是否能藉由物價目標區政策的實施,達成穩定經濟體系的目標?另外,也透過數學分析法引入隨機過程轉換的技巧,採用Itô’s Lemma來求解模型中的預期變數,得到各內生變數之一般解(General Solution)。由於所得之物價、產出與利率方程式中皆包含複雜的雙曲線三角函數(Hyperbolic Function)之非線性項,無法直接從方程式中明顯看出各內生變數在目標區內的走勢,所以我們進行數值模擬,藉由明確的數值變化來為我們的分析作驗證。

Page generated in 0.019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