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會計年度報告公告之時間性研究

陳克豪, CHEN, KE 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透過事件研究法來測試年報公告之時間性(Timeliness)與其所顯示之好消 息(Good news) 或壞消息(Bad news)間之關聯性。本研究所要探討之問題如下: 1.上市公司公告時間分佈之情形如何? 2.是否公告時間落差越長,會計年度報告之資訊內涵越少? 3.是否有好消息提前公告,壞消息延遲公告之現象? 4.是否市場會將延遲公告視為壞消息之訊息? 5.民國77年證券交易法之修訂是否對問題1.至問題4.之現象產生影響? 本研究之對象為上市公司民國71年至民國80年之會計年度報告。資料來源為工商時報 及經濟日報。又因民國77年證券交易法之修訂,遂將資料分為民國71年至民國75年及 民國76年至民國80年二組,藉以比較二組之特性,看是否證券交易法的修訂有其影響 。 第一組55家公司,共計275 個觀察值;第二組49家公司,共計245 個觀察值。 茲依本文所要解簽的問題將本研究之結果彙總說明下: 1.民國71年至75年,證券交易法尚未修正之前,公告期間之分布從84天以下到197 天 以上,在證券交易法修正後,民國76年至民國80年,除了3 個觀察值之外,公告時間 落差均縮短至126 天以下,對於時效性有明顯之提昇。 2.從個別公司之公告習性來看,民國71年至75年及民國76年至80年前後二組的差異有 : (a) 公告時間落差分布之標準差由14天縮短為6 天 (b) 公告時間落差分布之全距由38天縮短為16天 (c) 與前一年度公告時間落差差異之絕對值由17天縮短為7 天。 3.未發現公告時間落差越長,會計報告之資訊內涵亦隨之降低的現象。 4.未發現好消息提前公告,壞消息延遲公告的現象。 5.未發現延遲公告本身即被視為壞消息之一訊息的現象。
2

台灣上市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特性之研究

陳東良, Chen, Tung-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實證方式,探討我國上市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之時間特性。此處所指自願性盈餘預測,係指公司內部(包括管理當局、董事會)主動揭露未來一年之盈餘預測,不同於證管會所規定之強制性盈餘預測或分析師預測。   研究主題如下:   1. 台灣上市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之分佈情形與特性為何?2. 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是否具有好消息提前預測,壞消息延遲預測之現象?3. 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的修正幅度,是否會隨著與被預測年度之會計年度終了日的接近,及預測次數的增加而下降?4. 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的宣告,是否具有資訊內涵?5. 未預期盈餘與累積異常報酬間,是否存在變動幅度及變動方向相同的現象?本研究測試期間為民國80年至民國84年,計有樣本公司328家,1799個觀測值。並分別將樣本以盈餘預測時點依區間分組、依盈餘預測次數分組及盈餘預測時點之星期分佈等三個角度切入探討。   彙總本研究之實證結果如下:   一、自願性盈餘預測的時點分佈1. 公司自願性盈餘預測的分佈時點呈低闊峰的型態,不同於強制性財務報表公告呈正偏態及高狹峰。此乃由於此種盈餘預測並非強制性規定的結果。2. 公司在做盈餘預測時點與季節有關,通常第一次預測時點集中在前一年12月及當年1月,第二次則集中在當年4月,第三次以後則以當年11月及12月為多。3. 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之星期分佈,並未發現有偏好某天的情形。   二、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與消息型態之關係1. 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不管是依區間分組或以次數分組,均發現好消息時公司有提前發佈預測,壞消息則延遲做預測的情形。且好(壞)消息的幅度與提早(延遲)發佈時間之關係存在相當比例之關係。2. 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之星期與消息型態之關係,雖有壞消息在週六發佈的傾向,但並不顯著。   三、自願性盈餘預測修正幅度與預測時點、預測次數及星期分佈之關係1. 未發現自願性盈餘預測時點愈接近被預測年度的年底,其預測變異程度會愈小。2. 在依預測次數分組後,當盈餘預測是與去年實際盈餘相較時,在第二次預測後,其修正幅度確實隨預測次數增加而降低。3. 以預測時點之星期分組,當盈餘預測是與上一次預測相較時,公司有將向下修正且幅度較大的盈餘預測於週六發佈的傾向。   四、自願性盈餘預測與資訊內涵之關係實證結果顯示,自願性盈餘預測確實具資訊內涵,且其大多在事件日及其後一、二日反應為多。   五、未預期盈餘與累積異常報酬之關係實證結果顯示,未預期盈餘與累積異常報酬之關係,在變動幅度上相距頗大,在變動方向上亦頗不一致,故其關係並不明確。
3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公告日時間落差特性之研究 / Time Lag Study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nouncement in Taiwan

施明宗, Shih, Ming 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實證的方式,探討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公告日之時間落差特性。研究主題包括:   1.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公告時間特性為何?   2.公司財務報表的公告時點是否因公司規模、未預期盈餘、相對獲利能力、審計作業複雜度及會計師查核報告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3.我國證券市場是否存有公告時間落差愈長,其資訊內涵愈少的現象?   4.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否有好消息提早公告,壞消息延遲公告的現象?   5.民國77年證交法的修訂,對上述特性有何影響?   本研究的測試期間為民國71年至民國82年,由於民國77年1月29日證交法修訂時對財務報表公告期限有了較明確的規範,故本研究依證交法對公告期限規範的有無,將樣本區分為二組。第一組(民國71年至75年)包括46家公司,共230個觀測值,第二組(民國76年至82年)包括85家公司,共595個觀測值。實證結果彙總如下:   1.不論從年度別或各公司別加以測試,證交法修訂前後年度之時間落差特性皆有明顯的不同。因此,民國77年證交法的修訂應可增進財務報表公告的時效性及可預測性,利於投資者及時取得會計資訊。   2.不論在證交法對公告期限有無規範,公告時間落差和公司規模皆呈反向關係。   3.在證交法修訂前,未預期盈餘和公告時間落差呈反向關係,而在證交法修訂後,則無法偵測出此現象。   4.在證交法修訂前,相對獲利能力和公告時間落差呈反向關係,但在證交法修訂後,其關係不若修訂前顯著。   5.未發現審計作業複雜度和公告時間落差有關。   6.未發現會計師查核報告型態和公告時間落差有關。   7.不論證交法對公告期限有無規範,皆無法偵測出財務報表的資訊內涵會隨著公告時間落差的增減而改變。   8.在證交法修訂前,當盈餘具好消息型態時,管理當局確有提早公告的傾向;在證交法修訂後,則無法偵測出此一現象。   9.就股價面而言,無論在證交法修訂前或修訂後,皆未發現有好消息提早公告,壞消息延遲公告的現象。   10.如以盈餘、股價綜合探討。在證交法修訂後,當盈餘具好消息且提早公告者,確會有正的異常報酬,除此之外,其他各組皆無法偵測出盈餘、股價及提早(延遲)時間落差三者間有任何關係。

Page generated in 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