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液態新聞:新一代記者與當前媒介境況─以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概念為理論基礎 / Liquid Journalism and new generation of reporters in Taiwan: A narrative approach based on Zygmunt Bauman’s theory of Liquid Modernity

華婉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以社會學家Zygmunt Bauman的「液態現代性」概念為理論基礎,討論社會「液化」過程中新聞工作本質有何轉變,並探究當前未曾經歷台灣新聞產業蓬勃、初入行即面臨新聞價值、專業與勞動條件不穩定狀態的新一代記者,如何看待新聞工作及其自身角色意涵。   Bauman指出,當前社會在由固態現代性過渡至液態現代性過程中具「時空關係轉變」、「資本與勞動力分離」、「生產者社會轉向者消費社會」及「權力運作方式改變」等特質。本研究循此討論新聞工作之本質於「時間與速度」、「傳受雙方關係」、「工作穩定性」及「媒體組織角色」等面向的轉變,並以敘事探究之方式蒐集新一代記者的工作故事,分析其對新聞工作及自身角色的認知。   研究結果發現,當前新聞工作深陷伴隨媒體科技而來的速度競賽中,使報導傾向快速淺薄,記者個人工作成果亦難以累積。而由於媒體組織內未能提供穩定薪資成長或以裁員及短期約聘為營運手段,促成當前新聞工作的高流動性與低穩定性。且當前媒體組織與新聞記者之權威地位常賴閱聽人/消費者之觀看與評價而確立,使新一代記者改視新聞工作為提供資訊之「服務業」。   此種媒介境況影響著新一代記者對自身角色的認知:工作不穩定使其須時時關注自身表現能否被組織看見並達成期待,凸顯其為「組織中之工作者」;當其應組織要求執行業配等額外工作時,又須「兼具記者、廣告與業務之角色」;在組織頻以商業利益主導人事策略之際,則迫使其屢「以商業價格衡量自身價值」,認為「便宜又好用」是其未被裁員或受聘雇之緣由,無法感受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但另一方面,當前媒體境況中的新一代記者亦「期待改變並尋求突破」,希冀藉由接觸新的人事物刺激思維且提升能力,並於固有工作中尋找突破之可能;而於媒體環境及記者社會地位不佳之際,他們仍「對自身表現充滿期許」,認為須每日拿出成績、努力獲得挖角加薪之機會與他人肯定;新一代記者亦認為新聞工作「具影響力與個人意義」,個人的興趣與工作成就感是其繼續工作之動力。   綜上所述,液態現代性社會中的速度競賽、勞資分離、消費者社會以及對輕盈流動與彈性靈活的追求顯皆促使整體媒介境況變遷,改變新一代記者與新聞工作、媒體組織及閱聽人/消費者間之關係。而新一代記者對自身角色的理解一方面受媒體組織內的工作形態與工作穩定性之影響,另方面則反映其在具流動靈活的液態現代性社會中猶能積極工作的心境。

Page generated in 0.01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