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嵇康之思想及其論說文章分析. / Ji Kang zhi si xiang ji qi lun shuo wen zhang fen xi.January 1985 (has links)
鄧誠鋒. / 複本為複印本. / 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文學部. / Fu ben wei fu yin ben. / Deng Chengfeng.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yan jiu yuan Zhong wen xue bu. / 前言 --- p.1 / Chapter 上編 --- 思想分析 --- p.9 / Chapter 第一章 --- 背景分析 --- p.9 / Chapter 第一節 --- 政治及社會因素 --- p.9 / Chapter 第二節 --- 思想之轉變 --- p.32 / Chapter 第三節 --- 嵇康之性情 --- p.59 / Chapter 第二章 --- 宇宙觀 --- p.93 / Chapter 第一節 --- 氣化宇宙論 --- p.93 / Chapter 第二節 --- 天人之際 --- p.97 / Chapter 第三節 --- 天道與物性 --- p.116 / Chapter 第三章 --- 人生觀 --- p.137 / Chapter 第一節 --- 逍遙人間 --- p.137 / Chapter 第二節 --- 人生之意義 --- p.166 / Chapter 第四章 --- 文學觀 --- p.193 / Chapter 第一節 --- 詩 --- p.193 / Chapter 第二節 --- 論 --- p.210 / Chapter 第三節 --- 綜論 --- p.230 / Chapter 下編 --- 論說文章分析 --- p.251 / 概說 --- p.251 / Chapter 第一章 --- 聲無哀樂論 --- p.257 / Chapter 第一節 --- 傳統音樂思想 --- p.257 / Chapter 第二節 --- 論旨及其理論基礎 --- p.267 / Chapter 第三節 --- 音樂之作用 --- p.278 / Chapter 第四節 --- 評析 --- p.286 / Chapter 第二章 --- 釋私論 --- p.294 / Chapter 第一節 --- 背景分析 --- p.294 / Chapter 第二節 --- 論旨 --- p.297 / Chapter 第三節 --- 評析 --- p.308 / Chapter 第三章 --- 管蔡論 --- p.322 / Chapter 第一節 --- 有關聖人之討論 --- p.322 / Chapter 第二節 --- 論旨 --- p.325 / Chapter 第三節 --- 借古喻今 --- p.331 / Chapter 第四章 --- 明膽論 --- p.341 / Chapter 第一節 --- 英雄之涵義 --- p.341 / Chapter 第二節 --- 論旨 --- p.349 / Chapter 第三節 --- 明膽論與人物志 --- p.360 / Chapter 第五章 --- 難自然好學論 --- p.368 / Chapter 第一節 --- 自然好學論論旨 --- p.368 / Chapter 第二節 --- 論旨 --- p.372 / Chapter 第三節 --- 對名教之否定 --- p.386 / Chapter 第六章 --- 養生論及答難養生論 --- p.391 / Chapter 第一節 --- 養生之意義 --- p.391 / Chapter 第二節 --- 養神 --- p.394 / Chapter 第三節 --- 養形 --- p.410 / Chapter 第四節 --- 評析 --- p.416 / Chapter 第七章 --- 難及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 --- p.432 / Chapter 第一節 --- 作者問題 --- p.432 / Chapter 第二節 --- 論辨要點 --- p.438 / Chapter 第三節 --- 清談之風 --- p.450 / 注釋 --- p.458
|
2 |
嵇康: 一個衝突生命的開展劉立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魏晉南北朝在歷史上是一個充滿困惑的時代。他歷經了價值混淆、崩潰與重建,但也因為處在激於世變與時代苦悶的氛圍下,因此激盪出中國思想史上,具有個體自覺與自我發現特質的一種高度思辨性學術,後人稱此為「玄學」。 玄學又稱「玄遠之學」,意旨「清遠」、「虛靜」,所探討的中心論題是「天人關係」。 到了魏晉時代,在「自然」與「名教」等範疇下,學者研究自然與人類社會的依存關係,而且對天道與人事、本體與現象…等方面作新的論證。 玄學憑清簡雋逸的語辭、精練名理的玄遠談風,掃卻兩漢時期的讖緯迷信與牽強附會的繁瑣經釋,開啟了有別於前代的哲學之風,故今日學界或以「新道家」稱之 ,而當時因「名教禮法」與「自然自在」衝擊下所產生的反思,也成為此一時期的重要課題。所以,「自然與名教」除了在現實生存方面形成衝突外,當理論本身落實於現實世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產生了矛盾,魏晉思想因此有了多元化的哲學問題與不同的論題核心。
魏晉時期所謂的「名教」係指人文設制,原來是以君臣父子之義為教,後來泛指整個人倫秩序。 因此,魏晉名士面對著,道德禮法構成的綱常名教世界與個體自然自在二者所產生的長久衝突下,除了將有限生命固著在由無數禮教織網所形成的矛盾中,也企圖以吸收佛教教義的方式,來消解兩者衝突,甚至於期望藉由超越道德性,而達到個體生命的自由性與深刻化。 其中,竹林七賢之一以儒家思想為內、道家思想為外的嵇康,當面對時代衝突時,個人生命情調是如何的開展?所以,本論題焦點鎖定於嵇氏,並將其生命衝突的歷程與轉折,除了聚焦於嵇康的思維背景外,進一步探論其玄理思維是如何形塑之?另外,現實世界中,嵇康在探索個人生命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定位自己?也是本論文核心關懷所在!
|
3 |
魏晉論辯散文之研究──以嵇康為中心的試探范瑞珠, Fan, Rui-Z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在探討嵇康九篇論理文章,並從中獲知魏晉二朝論體散文發展之概貌。計為
一冊六章,約十二萬字,其章節旨要略述如次:
第一章:緒論。本章略言論辯流衍,計分三節。首節是論辯釋義。次節就先秦諸子對
論辯的主張及漢儒清議,作一簡單陳述。三節專言魏晉時代辯壇盛況。
第二章:魏晉論辯散文之背景與地位。本章闡述魏晉特有之時代環境與學術背景,及
論辯散文在魏晉諸體文章中之地位,計為三節。
第三章:嵇康傳略。欲明嵇康之文,必先知其為人,故專列為一章,以家世生平,修
養學文,仕宦交遊,作品簡介四節探討之。
第四章:嵇康諸論試探(上)。由於嵇康九論融於一章,節數過繁,故析之為上下兩
章。上章分為養生論,聲無哀樂論,釋私論三節,就其內容,思想,論理方法作一敘
述。
第五章:嵇康諸論試探(下)。本章分為官蔡論,明膽論,難自然好學論,難及答釋
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四節,亦以內容,思想,論理方法三端加以闡發。
第六章:結論。本章是以嵇康思想重要論點及其較特殊之論理形式,作為全文結論,
並明嵇康在魏晉辯壇具有不朽的地位。
|
4 |
嵇康 聲無哀樂論 研究 = The study of Ji-Kang's On the Grieflessness and Joylessness of Music / Study of Ji-Kang's On the Grieflessness and Joylessness of Music;"嵇康聲無哀樂論研究"劉榕 January 2004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Page generated in 0.01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