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迷宮與廢墟:論林燿德的小說藝術 / maze and ruins:the art of Lin, Yao De's fiction謝夢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都市」在許多作家的心目中象徵著罪惡、慾望與權利等負面事物,使人門迷失心志,更是許多作品中攻擊的目標。但是,在林燿德的多篇作品中,他書寫的目的地指向了現代人所居住的都市,以擁抱都市的姿態書寫都市令人生厭一面,他不批判,也不讚賞,僅僅藉由文字引領眾人探索著都市的樣貌。
而在林燿德所有作品中,「小說」的時空經營與意象描繪最令人著迷,更確實的實踐了他的創作理念,不論是轉為原住民視角,重新詮釋二二八事件的《一九四七高砂百合》,或是科幻未來與權利慾望爭奪的《時間龍》與《大日如來》,時間仍然指涉「現在」,空間仍然是我們所生長的「都市」。林燿德惡狠狠的揭示了都市中的現實,企圖解構台灣鄉土作家夢遊式的懷舊作品,每一本小說都是要讀者正視都市所帶來的善與惡,回歸現實的省思,如此才能真正認清自我。
空間不再只是時間的附屬品,不再被動的被時間中的人、事、物所填充,空間意象重新被定義,能主動實踐與再現社會生活與人群間的複雜關係。而人生活在都市之中,都市的空間感更是迅速清晰且立體呈現的,隨著經濟的快速起飛,都市面貌迅疾的變化著,從空間中我們得以窺探都市人群的生活與情感,更反映都市人群的「集體潛意識」。敏銳的林燿德便感受到空間的深層意涵,以獨特的視野掃瞄都市。林燿德從人性中權力、慾望、性愛、死亡等議題著筆,也描述都市的繁華璀璨所帶來的疏離與困惑,人生存在其中,空虛的情緒找不到出口,於是,人生活的都市,成了牢籠般的「迷宮」。林燿德更洞見都市與人類的未來,所有的事物在城市中的命運只能迅速凋萎,而一切繁華經過沖刷,最終仍舊會成為「廢墟」。它們不只是表象意涵,進而立體的承載了都市中人們心靈的荒蕪與控訴,更顯現林燿德對於都市生活的獨特時空觀,也更加確立了研究與探討迷宮與廢墟意象的必要性。
林燿德的小說透過了都市繪圖、歷史神話、科技文明、人心異化、幻滅重建……等主題揭示來深入探討最真實的事物面貌,更運用了後現代、魔幻寫實、後設、解構……等手法來呈現都會文化中生活的流動狀態,他刻畫小說中人物的殊相,進而掌握人類生命的共相。林燿德啟蒙、引導了都市文學,影響力更向四面八方擴展。林燿德的相關研究更有持續深入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希望能透過全面關照林燿德小說創作的歷程與意圖,探討散見於林燿德小說中迷宮與廢墟意象的真正意涵,深入去剖析兩者所承載意義,更希望能藉由此論文定位林燿德小說作品的座標,再一次印證其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價值與意義。
|
Page generated in 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