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消息量對語言學習之影響

曾志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某一個人或某一部機器告訴我們一件以前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時,我們就得到了消息(Information)。嚴格地說,任何一項傳達的動作(Communicative acts),只有在它能減少我們對某一件事物的無知或不確知狀態(Ignorance or uncertainty)時,才會帶給我們消息。假定我們投擲一個兩面都是人頭的銅板,在它未著地之前,我們已確知它的答案了,因此縱然觀察到這個動作的結果(Out come),也無任何消息可言;假定我們所投擲的銅板,一面是蘭花,另一面是梅花,則它在未著地之前,我們無法預知向上的一面到底是蘭花,或者是梅花,我們就有某一程度的不確知狀態(Some degree of uncertainty)。當我們觀察其結果,原有的不確知狀態就消失了或減少了。也就是說,我們得到了消息。 從這個觀點,消息之所以發生,乃在於我們預先存有某一程度的不確知狀態。而所謂消息量,就是指不確知狀態所減少的量。因此,就量而言,這兩個概念-消息與不確知狀態-實在是指同一件事情。 Sha nnon(1948) 定義不確知狀態的量(Amount of uncertainty)為: U=-πPi 1og2 Pi, 其單位為bit。 U是不確知狀態的測量(Measure of uncertainty)。 Pi是屬於 i 組之訊號將會發生的可能率。 藉此公式,我們可以把消息加以數量化(Quantification)。 在心理學上,刺激與反應的歷程,比之傳達理論(Communication Theory)中輸入與輸出(Input and output)的歷程是頗為吻合的。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各有一個消息空間(Information spce),也就是說各有一組可供選擇的事物,互斥並各有其發生的可能率。(A set of alternatives,mutually exclusive events,with a probability assigned to each of them) 假如消息的概念對人類的行為是有意義的,則在任何抉擇的情境(Choice situation)中,可供選擇之事物的數量(Number of alternatives)對於行為必定有很重要的影響。例如我們想知道被試對某一刺激的反應有多快;他認清一刺激的準確性有多高;及在刺激消失了幾分鐘後,他還能正確回憶的可能率有多大(How quickly a subject will respound to a stimulus, how accurately he will identify a stimulus, how likely he is to remember a stimulus correctly a few minutes after its disappearance)。這些問題不但刺激的性質所影響,同時也要看所可能出現的刺激(或反應)有多少,以及各刺激(或反應)出現的可能率有多少。換句話說,上述的各種測量都與被試的不確知狀態有關。(G.A.Miller,1956;Broadent, 1958) 另一方面,假如我們希望不同程度的不確知狀態或消息量對人類行為有意義,則首先我們必須能表明出整個消息空間,亦即指出所有可供選擇之事物的數量。不確知狀態的量若為無窮,或無法表明(infinite or unspecified),則為無意義。(Cane and Horn, 1951) 從以上的論述,我們知道不確知狀態的概念意含抉擇或辨認(Choice or discrimination)。因此在任何涉及抉擇或辨認的行為情境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對不確知狀態的測量。無疑的,大部份的學習都包含抉擇或辨認的歷程,故只要能指出有多少可供選擇之事物,則反應前不確知狀態的程度必然是學習的一個重要變數。 在一般語言學習(Verbal Learning)的實驗中,我們通常呈現給被試一列表的項目(a list of items),讓他重覆看過幾次,然後要他依項目次序預測下一個將出現的項目,如串系學習(Serial Learning);或者是要他對出現的刺激字做正確的反應,如配對聯結學習(paired-associates Learning)。被試所可能做的預測(Anticipation)或反應,必定取樣自某一消息空間(Sampling from an information space)。這個消息空間乃由所學習列表中的可能反應所形成。因此,從被試的觀點,其每次做預測或做反應之前,必有某一程度的不確知狀態,此與消息空間有直接的關係。故消息量無疑是語言學習中的一項重要變數。 Riley在1952年利用配對聯結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情境下的學習。他以八個不同的無意義音節(Nonsense syllables)為刺激字,令被試以預測的方式學習另外八個與原來刺激字各自相對的反應字。他把被試分成三組。在第一組中,如果被試所預測的反應字是不正確的,則一個正確的反應字就顯現出來;在第二組中則顯示兩個可能的反應字;第三組則顯示四個可能的反應字。然後比較三組被試學到一次完全正確反應(One perfect response)所需的平均嘗試次數(Mean trials to-criterion)。結果發現第一組成績比第二組好,而第二組又比第三組好。亦即反應不確知狀態(Response uncertainty)的程度增加,則學習的速率就減慢。 Brogden 和Schmidt在1954年也做過類似的實驗,但所用的材料為各種不同的語言迷宮(Verbal maze)。在實驗中,他們改變迷宮每一選擇點的選擇數(Number of choices at each choice point),結果發現在兩個至十二個選擇數中,學會迷宮所需的時間,和迷宮中每一單位之選擇數的多寡,幾乎是成一直線的函數關係。如果以全部的錯誤次數做為測量之標準(Criterion measure),則所得的結果大致相似。 再考慮另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在學習一列表的無意義音節或單字中,列表長度(Length of list)一向被認為是學習的重要因素。但是Adelson,Mucker和Williams(1955)卻發現在語言學習中,假如列表的長度固定,則反應不確知狀態就成為一重要之變數。在他們的實驗中,列表的長度都保持十五個項目,但是構成每一列表所用的字母數量卻各不相同。其第一個實驗,情況較為簡單,一共使用四種列表,分別用二、四、六或十五個字母所編製成。在編製列表時,各字母出現的可能率都相等(Chosen at random with equal a priori probability)。最後一個列表因此就包括了所有的十五個字母。實驗的結果指出字母數量增加,則學會該列表所需的次數就隨之增加,除了第四個列表外,幾乎是成一條直線的函數關係。 讓我們來看看第四個列表的情況。由於列表的長度固定為十五個項目,且字母的選取都會經加以平衡(Balanced),因此第四個列表就包括了所有的十五個字母。列表的項目繼續出現,則愈到後來,被試不確知狀態的程度就愈來愈小,這我們可以用統計上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的概念來加以了解。故整個列表雖由十五個字母所編成,其平均的不確知狀態的程度(Average uncertainty)卻遠少於log215。例如在出現七個字母後,只剩下八個可能性,此時不確知狀態的量為3bits,而不是3.907bits。 本實驗為了避免上述的困難,使用三個單位的項目(Three units items)來編製列表。改變可供選擇之事物的數量,如五或十,並且項目之形成乃從所有可供選擇之事物中每次取三個,每一個選擇事物(Alternatives)的出現可能率都相等(Equal probabilities of occurrance)。 本實驗之目的,在於研究消息量對語言學習之影響。本實驗並借用劉氏(Liu, in press)的研究方法,在檢驗學習程度時,令被試從所學過項目中的某一片斷(Fragment)去回憶整個項目,希望研究不同大小(0,1,2)的片斷線索(Fragment cue)對回憶之影響,藉以了解學習的歷程。 此外,我們知道在一般語言學習的實驗中,列表之編製通常以英文字母(Alphabet)為單位。但我們也知道字母對被試而言,都是早已建立習慣的單位。假如我們使用被試未曾建立習慣的單位,如無意的圖形(Nonsense designs)□□□等,則對學習之影響,或與字母不同。換句話說,消息量對語言學習之影響,可能與消息本身之性質(意指被試習慣與否)有相互作用(Interaction)的關係。 底下因此而引出三個實驗。
2

迷宮與廢墟:論林燿德的小說藝術 / maze and ruins:the art of Lin, Yao De's fiction

謝夢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都市」在許多作家的心目中象徵著罪惡、慾望與權利等負面事物,使人門迷失心志,更是許多作品中攻擊的目標。但是,在林燿德的多篇作品中,他書寫的目的地指向了現代人所居住的都市,以擁抱都市的姿態書寫都市令人生厭一面,他不批判,也不讚賞,僅僅藉由文字引領眾人探索著都市的樣貌。 而在林燿德所有作品中,「小說」的時空經營與意象描繪最令人著迷,更確實的實踐了他的創作理念,不論是轉為原住民視角,重新詮釋二二八事件的《一九四七高砂百合》,或是科幻未來與權利慾望爭奪的《時間龍》與《大日如來》,時間仍然指涉「現在」,空間仍然是我們所生長的「都市」。林燿德惡狠狠的揭示了都市中的現實,企圖解構台灣鄉土作家夢遊式的懷舊作品,每一本小說都是要讀者正視都市所帶來的善與惡,回歸現實的省思,如此才能真正認清自我。 空間不再只是時間的附屬品,不再被動的被時間中的人、事、物所填充,空間意象重新被定義,能主動實踐與再現社會生活與人群間的複雜關係。而人生活在都市之中,都市的空間感更是迅速清晰且立體呈現的,隨著經濟的快速起飛,都市面貌迅疾的變化著,從空間中我們得以窺探都市人群的生活與情感,更反映都市人群的「集體潛意識」。敏銳的林燿德便感受到空間的深層意涵,以獨特的視野掃瞄都市。林燿德從人性中權力、慾望、性愛、死亡等議題著筆,也描述都市的繁華璀璨所帶來的疏離與困惑,人生存在其中,空虛的情緒找不到出口,於是,人生活的都市,成了牢籠般的「迷宮」。林燿德更洞見都市與人類的未來,所有的事物在城市中的命運只能迅速凋萎,而一切繁華經過沖刷,最終仍舊會成為「廢墟」。它們不只是表象意涵,進而立體的承載了都市中人們心靈的荒蕪與控訴,更顯現林燿德對於都市生活的獨特時空觀,也更加確立了研究與探討迷宮與廢墟意象的必要性。 林燿德的小說透過了都市繪圖、歷史神話、科技文明、人心異化、幻滅重建……等主題揭示來深入探討最真實的事物面貌,更運用了後現代、魔幻寫實、後設、解構……等手法來呈現都會文化中生活的流動狀態,他刻畫小說中人物的殊相,進而掌握人類生命的共相。林燿德啟蒙、引導了都市文學,影響力更向四面八方擴展。林燿德的相關研究更有持續深入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希望能透過全面關照林燿德小說創作的歷程與意圖,探討散見於林燿德小說中迷宮與廢墟意象的真正意涵,深入去剖析兩者所承載意義,更希望能藉由此論文定位林燿德小說作品的座標,再一次印證其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價值與意義。
3

「那神教育學」(Pedagogy of No-thing):從奇幻敘事看靈性教育之人類圖像 / Pedagogy of “No-thing”: A Human Picture of Spiritual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Fantasy Narration

梁可憲, Liang, Ke 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和文學最重要的連結是什麼,普遍最被接受的是「想像」,也就是想像力或幻想,它是跨領域科技整合極重要的黏著劑與調和劑。因此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於培養孩童持續保有發揮想像的能力,不僅孩童,成人也同樣需要。基此,本文以文學視角出發,結合靈性教育的關懷,從富含幻想表現的奇幻敘事文本取材,透過再想像與再詮釋的創造性連結,嘗試性地勾勒出一個富含寓意的人類圖像。 本研究採文本分析,融入「皺摺、展開、再皺褶」及「詮釋、再詮釋與過度詮釋」的概念與方法,著眼於「人與超自然」向度來詮釋靈性教育的人類圖像。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導論:緣起說「圓」,為本研究的緒論;第二章,究竟起「源」:創世與起「源」,為文獻探究與前導,指出源即是靈;第三章,迷宮探「園」:謎樣的世界,旨在闡述「界意在破(無)」;第四章,穿越奇「緣」:隧道的盡頭,旨在闡述「道意在無(悟)」;第五章,另度次「元」:空間與過門,旨在闡述「門意在空(心)」;第六章,總結:究極奧「圓」— 〇、●、 、◎,回顧與統整「那神」的人類圖像。 本研究嘗試勾勒之「那神教育學」圖像,或可稱為靈性教育的人類圖像,此圖像模型主要有三層(嚴格來說有五層),上下有其位置,但沒有先後順序或優劣之分,分別以基層的太極陰陽圖、中層的環狀隧道和上層的三角體形構,並透過「噬尾龍」的蘊義,闡釋「人即是神、神即是人」的循環圖像。 / The purpose of dissertation is trying to verify the imagination can b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Imagination can connect and mediate among the multi-dimension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ings of education, not only for children but also for adults, is to cultivate and maintain the imaginative capacity. In this reason, my dissertation adopts the literature narrative and care about spiritual education. Especially, I use the folk literature with rich fantasy to do the re-imagine and re-interpretation for illustrate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human picture. The methodology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use the "folding, unfolding and re-folding " and "interpretation, re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with the fantasy narrative in "human being and supernatural", to interpret the human picture of spiritual education.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paper: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the Origin and "circle"; Chapter Ⅱ, Explores the Beginning: the Genesis and Origins; Chapter Ⅲ, Explore the Maze "Garden": the Mystery World, aims to set forth "Boundary to be Break (No)"; Chapter Ⅳ, Meet the “Fate”: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to elaborate "Road means None (Enlighten)"; Chapter Ⅴ, Another Dimension: Space and Threshold, to elaborate "Door means Empty (Heart)"; Chapter Ⅵ, Conclusion: The Ultimate "Round"— 〇、●、 、◎, Review and integrate the human picture of "No-thing". I try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of "Pedagogy of No-thing" or called the human picture of Spiritual Education. There is a vertical structure with three levels in the picture (strictly speaking there are five levels) but no priority among them. The foundation is “Tai Chi”, the middle is “Ring Tunnel”, and the top is Triangular Shape in the structure. Through the “Ouroboros” (bite the tail dragon) interprets the picture of "human being is god, and god is human being ".

Page generated in 0.01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