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張之洞與其所辦近代工業: 從中體西用論剖析淸末工業化運動. / Zhang Zhidong yu qi suo ban jin dai gong ye: cong Zhong ti xi yong lun pou xi Qing mo gong ye hua yun dong.January 1995 (has links)
撰者葉國洪. / 論文(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歷史學部, 1995. / 參考文献 : leaves 215-242. / zhuan zhe Ye Guohong. / 緒言 --- p.5 / Chapter 第一部分、 --- 導論 / Chapter 第一章、 --- 張之洞研究述評 --- p.7 / Chapter (1) --- 國内有關張之洞的研究 --- p.8 / Chapter (2) --- 港、臺及海外有關張之洞的研究 --- p.13 / Chapter (3) --- 張之洞研究的展望 --- p.15 / Chapter (4) --- 附錄八十年代後國内張之洞研究論文目錄 --- p.17 / Chapter 第二章、 --- 寫作動機 --- p.23 / Chapter 第二部份、 --- 清末工業振興與張之洞 / Chapter 第三章、 --- 張之洞的崛興 --- p.30 / Chapter (1) --- 張之洞的崛起與「清流」 --- p.30 / Chapter (2) --- 襄贊洋務以自強 --- p.32 / Chapter (3) --- 張之洞成爲甲午戰後自強運動的中流砥柱 --- p.33 / Chapter 第四章、 --- 張之洞振興工業的時代背景 --- p.38 / Chapter 第五章、 --- 張之洞振興工業的理念基礎 ´إ´إ中體西用論與工業振興 --- p.44 / Chapter (1) --- 晚清「中體西用」論流行的時代背景 --- p.44 / Chapter (2) --- 張之洞「中體西用」論與晚清政治 --- p.45 / Chapter (3) --- 張之洞「中體西用」論的底蘊 --- p.48 / Chapter (4) --- 張之洞「中體西用」論與工業化運動 --- p.55 / Chapter (5) --- 張之洞「中體西用」論與西方文化的學習 --- p.58 / Chapter 第三部份、 --- 張之洞所辦的中國近代化工業 --- p.73 / Chapter 第六章、 --- 創辦煉鋼重工業與兵工業 --- p.74 / Chapter (1) --- 東亞首家現代化煉鐵廠 --- p.74 / Chapter (2) --- 煉鋼工業挫敗之一 燃料供應不穩定,機器未能配合礦質 --- p.77 / Chapter (3) --- 煉鋼工業挫敗之二 :廠址選擇失誤 --- p.79 / Chapter (4) --- 漢陽鐵廠的轉機:盛宣懷的承辦與突破 --- p.80 / Chapter (5) --- 晚清最先進兵工廠的創立 --- p.82 / Chapter 第七章、 --- 創辦紡織工業及輕工業體系 / Chapter (1) --- 湖北織布官局 --- p.94 / Chapter (2) --- 湖北紡紗官局 --- p.95 / Chapter (3) --- 湖北繅絲局 --- p.96 / Chapter (4) --- 湖北製麻局 --- p.98 / Chapter (5) --- 其他中小型輕工業工廠 --- p.102 / Chapter (6) --- 輕工業技術之引進與推廣 --- p.103 / Chapter 第八章、 --- 興辦新式通訊及交通事業 --- p.110 / Chapter (1) --- 張之洞支持盛宣懷兼辦蘆漢鐵路 --- p.110 / Chapter (2) --- 張之洞與收回粤漢鐵路建築主權的交涉 --- p.113 / Chapter 第九章、 --- 創辦新式鑄幣廠及銀行 --- p.123 / Chapter (1) --- 晚清貨幣金融政策的歷史背景 --- p.123 / Chapter (2) --- 張之洞與新式鑄幣廠的創立 --- p.124 / Chapter (3) --- 張之洞與中國首家銀行的創設 --- p.128 / Chapter 第十章、 --- 興辦新式商業以支援工業 --- p.136 / Chapter (1) --- 張之洞的商業思想 --- p.136 / Chapter (2) --- 張之洞獎掖商務的措置 --- p.139 / Chapter 第十一章、 --- 張之洞工業政策之靈活應變 ----從官辦企業轉化爲官督商辦或 商辦企業 --- p.148 / Chapter (1) --- 漢陽鐵廠轉變爲官督商辦 --- p.148 / Chapter (2) --- 官督商辦企業與工業發展 --- p.153 / 結論 / 附表 --- p.203 / 參考書目 --- p.215
|
2 |
張之洞與中國外交吳德信, WU, DE-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採三個分析層次:國際環境、個人環境,而以人物為重點,來探討張之洞思想
。理論的形成及其運作。
文分六章十四節:第一章導論,就張之洞時代的國際環境。滿清政權所考量的國家利
益或目標(國內環境),作一總體申述。第二章簡介張之洞的出耳背景,所受的教育
,道德人格,政治經歷及其洋務知識,予以說明。第三章探討張之洞思想的形成,從
早期思想,清流黨時期的思想到從事實務工作後的思想、轉變之心路歷程,予以循序
鋪陳。第四章研究張之洞的外交理論,這也是本論文之主幹所在。第五章敘述東南亞
互保運動,及張之洞在此運動中所分演的角色。第六章為結論。對張之洞的均勢思想
,略加評估。
|
3 |
張之洞的政治思想及其實踐李相沃, LI, XIANG-W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七章,十五節,約六萬字。其章節次序為:導論,內含研究目的、方法、範
圍及問題的提出。第一章為:張之洞政治思想的理論背景,內中分為生平、時代背景
及思想淵源。第二章為:張之洞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內分三種要素、歷史觀、世界
觀及價值觀。第三章為:張之洞政治思想的理論結構,其中包括:「中體西用」思想
的內涵,「中學」學「西學」的關係,以及「中體西用」思想的理論體系。第四章
:主述其「務本論」(毋固本論)。內分保國與保種、保種、保教及反民權等項。第
五章:則言其「務通論」(維新論或開通論)。內含益智、變法及會通等項。最後為
結論,則評述張之洞政治思想及實踐與其現代的意義。
|
4 |
嚴復對張之洞體用論的批評 =: Jen Fu's critique of Chang Chih-tung's concepts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 Jen Fu's critique of Chang Chih-tung's concepts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 Yan Fu dui Zhang Zhidong ti yong lun de pi ping =: Jen Fu's critique of Chang Chih-tung's concepts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January 1979 (has links)
論文(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哲學部,1979. / Ms.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yan jiu yuan zhe xue bu. / 導言 / Chapter (甲) --- 現代化的含義 --- p.7 / Chapter (乙) --- 中國近百年現代化的歷史背景及特徵 --- p.9 / Chapter (丙) --- 本文之目的 --- p.14 / Chapter 第一章 --- 時代背景 --- p.21 / Chapter (甲) --- 洋務派 --- p.21 / Chapter (乙) --- 守舊派 --- p.26 / Chapter (丙) --- 改良派 --- p.29 / Chapter 第二章 --- 嚴復在戊戌政變前的政論 --- p.39 / Chapter (甲) --- 嚴復的早期學習生活 --- p.39 / Chapter (乙) --- 嚴復在戊戌政變前的政論 --- p.43 / Chapter (一) --- 政論的精神 --- p.45 / Chapter (二) --- 政論的內容 --- p.46 / Chapter (三) --- 政論的哲學思想 --- p.51 / Chapter 一 --- 宇宙觀 --- p.51 / Chapter 二 --- 認識論 --- p.55 / Chapter 三 --- 倫理觀 --- p.61 / Chapter 四 --- 政治論 --- p.64 / Chapter 第三章 --- 張之洞勸學篇的體用論 --- p.74 / Chapter (甲) --- 張之洞的簡略生平 --- p.74 / Chapter (乙) --- 勸學篇的產生 --- p.76 / Chapter (丙) --- 勸學篇的精神 --- p.79 / Chapter (丁) --- 勸學篇的內容 --- p.83 / Chapter (戊) --- 勸學篇的體用論 --- p.91 / Chapter (一) --- 體用二字的出處及沿用 --- p.91 / Chapter (二) --- 體用二字的應用方式 --- p.94 / Chapter (三) --- 體用論的具體對象 --- p.96 / Chapter (四) --- 體用論的理論基礎 --- p.101 / Chapter 第四章 --- 嚴復對張之洞體用論的批評 --- p.110 / Chapter (甲) --- 嚴復與外文報主人論教育書的產生 --- p.110 / Chapter (乙) --- 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的重要性 --- p.114 / Chapter (丙) --- 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的內容 --- p.122 / Chapter (丁) --- 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對張之洞体用論的批評 --- p.125 / Chapter 第五章 --- 分析張之洞的體用論 --- p.136 / Chapter (甲) --- 社會心理的分析 --- p.136 / Chapter (乙) --- 個人性格的分析 --- p.140 / Chapter (丙) --- 實際功用的分析 --- p.144 / Chapter (丁) --- 思想理論的分析 --- p.150 / Chapter 第六章 --- 分析嚴復的政論及其對張之洞體用論的批評 --- p.168 / Chapter (甲) --- 社會心理的分析 --- p.168 / Chapter (乙) --- 個人性格的分析 --- p.171 / Chapter (丙) --- 實際功用的分析 --- p.175 / Chapter (丁) --- 思想理論的分析 --- p.179 / Chapter (一) --- 戊戍政變前的政論之哲學思想 --- p.179 / Chapter 一 --- 宇宙觀 --- p.180 / Chapter 二 --- 認識論 --- p.181 / Chapter 三 --- 倫理觀 --- p.182 / Chapter 四 --- 政治論 --- p.184 / Chapter (二) --- 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對張之洞体用論的批評 --- p.186 / Chapter 一 --- 批評的方法 --- p.186 / Chapter 二 --- 批評的內容 --- p.187 / 結論:時代意義 --- p.193
|
5 |
民族國家與敎育: 梁啓超與張之洞的比較硏究 = Nation-state and education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ng Chih Tung and Liang Chi-chau. / Nation-state and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ng Chih Tung and Liang Chi-chau / Min zu guo jia yu jiao yu: Liang Qichao yu Zhang Zhidong de bi jiao yan jiu = Nation-state and education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ng Chih Tung and Liang Chi-chau.January 1998 (has links)
吳偉強. / 論文(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1998. / 參考文獻: leaves 151-156. / 中英文摘要. / Wu Weiqiang. / Chapter 第一章 --- 問題闡述 --- p.1 / Chapter 第一節 --- 前言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硏究背景 --- p.3 / Chapter 第二章 --- 文獻综述 --- p.10 / Chapter 第一節 --- 民族國家理論 --- p.10 / Chapter 第二節 --- 敎育對民族國家的貢獻 --- p.15 / Chapter 第三節 --- 中國近代知識份子的民族國家觀念述評 --- p.19 / Chapter 一. --- 建構内的主張一魏源「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和 早期議院論 --- p.20 / Chapter 二. --- 建構外的迥響一由王韜至譚嗣同 --- p.21 / Chapter 第三章 --- 研究設計 --- p.28 / Chapter 第一節 --- 研究問題 --- p.28 / Chapter 第二節 --- 研究對象 --- p.28 / Chapter 第三節 --- 研究方法 --- p.31 / Chapter 一. --- 定性研究 --- p.31 / Chapter 二. --- 内容分析法 --- p.32 / Chapter 三. --- 研究限制 --- p.35 / Chapter 第四章 --- 梁啓超、張之洞「民族國家觀念」的比較 --- p.37 / Chapter 第一節 --- 新觀念的發韌 --- p.38 / Chapter 第二節 --- 《新民¨®Ơ》中的「自甴主義」民族國家思想 --- p.45 / Chapter 第三節 --- 《開明專制論》透示的集體主義 --- p.51 / Chapter 第四節 --- 張之洞「中體西用論」文化觀 --- p.59 / Chapter 第五章 --- 民族國家底下的「民」 --- p.67 / Chapter 第一節 --- 張之洞的「子民」觀念 --- p.68 / Chapter 一. ---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p.68 / Chapter 二. --- 「保」民而王,天下莫之能禦也 --- p.70 / Chapter 三. --- 精忠「報」國 --- p.74 / Chapter 第二節 --- 梁啓超的「公民」性格 --- p.76 / Chapter 一. --- 主權在民 --- p.77 / Chapter 二. --- 「動」與公民性格 --- p.78 / Chapter 三. --- 「群性」與公民 --- p.82 / Chapter 第三節 --- 「子民」和「公民」的社會功能 --- p.84 / Chapter 第六章 --- 變法與敎育 --- p.91 / Chapter 第一節 --- 張之洞高度結構分殊取向與君權神授的協奏曲 --- p.92 / Chapter 一. --- 《勸學篇》中高度結構分殊取向 --- p.92 / Chapter 二. --- 「癸卯學制」的中體西用精神 --- p.97 / Chapter 第二節 --- 梁啓超普遍參與的取向 --- p.105 / Chapter 一. --- 「群性j與普遍參與取向 --- p.109 / Chapter 二. --- 《敎育政策私議》下「動」的敎學法 --- p.111 / Chapter 三. --- 從湖南時務學堂回顧「動」和「群性」 --- p.116 / Chapter 第三節 --- 報刊和學會的社會敎育 --- p.119 / Chapter 一. --- 官報宣國是,民報達民内情 --- p.121 / Chapter 二. --- 學會報刊的公共空間與普遍參與取向 --- p.123 / Chapter 第七章 --- 總結 --- p.128 / Chapter 第一節 --- 民族國家觀念再詮釋 --- p.128 / Chapter 第二節 --- 民族國家在當代的困境與契機 --- p.131 / Chapter 第三節 --- 結語 --- p.136 / 附錄 --- p.138 / 參考書目 --- p.151
|
Page generated in 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