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徐志摩在台灣的接受與傳播

葉淑美, Yeh, Shu 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若要在台灣票選一位最著名也最受歡迎的五四文人,徐志摩必是得票率最高者。何以一個距今已逾近八十年的民初文人,於台灣至今仍享有高知名度?且每提及徐志摩,總自然讓人聯想到其轟動一時的婚戀故事?徐志摩在台灣究竟是基於何種傳播機制及時代背景的因緣巧合,而得以享有盛名?為解上述層層疑惑,乃由此展開此論文的研究。在台灣新文學運動初期,由《台灣民報》上轉載的中國新文學作品可知,徐志摩一開始是以其獨特的散文風格被引介至台灣文壇,其次才是其新詩作品,而由當時轉載的極少數散文作品看來,可謂是對徐氏散文成就的肯定與推崇。 1949年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隨即展開反共文藝政策。左翼作家的作品遭到查禁,具右傾思想的文人學者來台後則身居要職,主導當時台灣的學術、文化發展方向,而原本即對左翼思潮採取批判態度的徐志摩,其作品自然能於台灣廣為流傳。此外,由官方所掌控的中、小學教科書編審,由過去的統編制到近年來的開放民間各家版本,徐志摩的作品始終佔有一席之地,透過教科書的推廣,也形成了一股莫大的傳播力量。 徐志摩一生從事文藝工作雖僅有短暫的十年(1921~1931),但卻對後世有著極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新詩史上,徐志摩為新月詩派的主將,而在現代散文發展史上,其散文亦是五四抒情美文的典範之一。二O年代於中國盛極一時的格律詩,於五O年代初期的台灣詩壇,猶可見其延續的痕跡;徐志摩浪漫的情懷及穠麗的抒情美文,於台灣文壇上亦隱約可見其沿襲的軌跡:遷台女作家張秀亞自徐志摩散文習得如何鍛鍊字句,再加上她自己的文學觀,進而將美文帶入一個新境界;艾雯善用排比、類疊以創作詩化的散文,而楊牧早期的散文作品,其浪漫唯美的情調及對自然的崇拜、歌詠,更可見濃厚的徐志摩風。 自六O年代起,即有多種版本的一冊《徐志摩全集》在台灣出版,但多屬斷簡殘編,未能盡窺徐志摩創作的全貌,若將較完整的版本(蔣復璁、梁實秋主編的六冊《徐志摩全集》)與梁錫華編著的《徐志摩詩文補遺》及2005年韓石山主編的八冊《徐志摩全集》並陳、對照,則可知早期一冊全集中所收錄的散文,多為徐志摩生前已發行的文集選文,偏屬抒情散文之作,而大量刊載於報刊雜誌的議論性的雜文,多未見於一冊全集及蔣復璁、梁實秋主編的六冊全集中,致使多數人對徐志摩只知其浪漫抒情的詩文創作,而忽視其理性批判社會文化及政治局勢的自由主義者形象,經由各版本選文內容的對照,可知徐志摩除了是傑出的詩人及散文家外,他也是一個深具批判精神的政治社會評論家。 早期於台灣流傳甚廣的諸多一冊《徐志摩全集》中,因選錄內容殘缺不全,而難以掌握徐志摩創作的全貌,但徐志摩經典的抒情詩文,多能見於此一冊全集中,因此其「濃的化不開」的詩文特色,早已為人所熟悉。若以這些抒情濃烈的詩文為起點,結合廣為流傳的《小曼日記》、《愛眉小札》及《眉軒瑣語》合而觀之,則一個勇於突破禮教束縛,追求真愛的浪漫詩人,乃成為眾人對徐志摩基本的認識,而這樣的形象,經由多年來談論、探討徐志摩愛情史的專書及期刊論文的流傳,也難怪徐志摩的文名會為其風流韻事所掩。時至2000年公視推出以徐志摩愛情故事為主軸的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又再次掀起一股徐志摩熱潮。須知劇中徐志摩所被刻意凸顯的形象,只是人們所熟悉、樂道的局部真實,其崇尚民主,深富人道精神的自由主義者形象,更是吾人不能忽視的面向。
2

徐志摩新詩的詞彙風格研究

車婉娟, Che, Wan 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徐志摩是五四新文學時期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他是格律派新詩的代表作家。其新詩奔放熱情,率性地抒寫他的思想和情懷,無論是詩歌的內容或是形式皆具有卓越成就,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徐志摩的新詩常被評為「詞藻華美」、「語言濃得化不開」,這樣概括式地語言評論未免流於空泛,有賴於語言風格學研究的加入。透過科學客觀的研究方式重新將其詩歌語言解構、分析,實際歸納出徐志摩新詩的詞彙風格特色,以求對其作品有更具體、全盤的認識。 本論文主要內容為研究徐志摩新詩的詞彙風格。筆者以《徐志摩全集》中的158首新詩作為研究範圍,進行詞彙分析。全論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方法、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徐志摩生平和詩歌創作理念。第二章〈語言風格學的意義與價值〉簡述語言風格學及其在文學作品研究上的價值,並進一步說明詞彙風格之內容與價值。第三章〈從古詞彙的使用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探究其新詩的古詞彙來源及使用的效果。第四章〈從新詞的創造力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先依其詩歌新詞的產生途徑一一分類介紹,再歸納其構詞偏好及運用效果。第五章〈從重疊詞的運用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先觀察其新詩重疊詞之詞語類型,再分析它的語法功能傾向及使用效果。第六章〈從共存限制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主要是跳脫詞彙本身的分析,而將觀點擴大至詞語間的搭配關係,分別就句中「主語 / 謂語」、「述語 / 賓語」、「修飾語 / 中心語」、「述語 / 補語」四種關係,來探究其新詩詞彙突破現代漢語搭配規律的使用情形。最終提出第七章〈結論〉,總結徐志摩詩歌的詞彙風格及特色。
3

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研究 / Style of the Poem of rhythm of Hsu Chih-Mo

林曉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徐志摩(1897-1931),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高度知名度,活躍於二十年代文壇,1926年在《晨報副刊‧詩鐫》開始了格律詩運動,從英國留學歸國的徐志摩引進西洋詩體,創造新體詩,試驗新形式,用文學去實踐他的理想,為中國新詩的發展開啟新的里程碑,他是新月詩派的靈魂人物,也是格律詩派的提倡者、創作者。 徐志摩創作新詩時追求韻律,卻又不拘泥於格律,在傳統的格律上有所突破與創新。讀徐志摩的詩,可以感受其在聲韻上的用心,他將聲母、韻巧妙安排,並搭配形式整齊的詩句,使音樂在詩中自然流動。運用客觀的語言風格學分析徐志摩新詩,可以具體說出其產生「音樂美」的因素,去瞭解徐志摩個人驅遣語言的風格,能為鑑賞徐志摩新詩的音樂美提供另一途徑。 本論文《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研究》欲探討徐志摩新詩作品的韻律風格,將以徐志摩所出版的三本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為研究範圍,進行韻律分析。全論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語言風格學的研究意義、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架構。第二章〈從押韻類型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論述押韻的音韻效果,再整理分析徐志摩詩的押韻類型,因詩人並不全用國語押韻,故也會討論使用吳方言、古韻等押韻的現象,再進一步整理歸納押韻類型與詩行排列形式的搭配。第三章〈從句中韻使用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分析句中韻與句尾押韻互相搭配的形式,再分析句中韻不與句尾押韻互相搭配的形式,並討論一行詩中有兩種句中韻搭配的形式。第四章〈從頭韻運用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分析頭韻的定義及音韻效果,再分別論述一行中單一頭韻及兩組頭韻的音韻效果。第五章〈從雙聲疊韻詞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說明雙聲疊韻詞的音韻效果,再探討雙聲疊韻詞的出現頻率及類別,並從出現位置討論其韻律效果。第六章〈從字詞的反覆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分別就單音節詞、重疊詞、詞組、不成詞、句子及篇章結構的反覆現象來探討其詩歌韻律。第七章〈結論〉整合上述各章研究成果,總結徐志摩詩歌的韻律風格。

Page generated in 0.017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