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SARS風暴中的媒體與命名

陳雅琪, Chen, Ya-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3年傳染病SARS流行期間,媒體在指稱此疾病時,出現許多不同的名稱,本研究認為名稱不只是用來指稱事物、也反映社會文化的想法,更可能遮蔽了真實,帶來了想像,這本論文即是嘗試描繪這個過程的痕跡。 研究者在文本中採用Norman 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方法,從中發展出語言、媒體論述及社會文化三個分析層次,觀察在SARS發展的過程中,媒體上出現的疾病名稱如何形成及轉變、媒體論述和整體社會氣氛如何因應隨之改變的動態過程;再輔以深度訪談法,瞭解報社編輯在處理SARS新聞時面對的情形和自身想法,而這些因素又如何影響了他/她們對疾病名稱的選擇。 研究分析發現,SARS名稱的變化可略分為三個時期:在官方尚未確定疾病名稱前,名稱強調的多是疾病的不明、外來和可怕,報導內容中有相當部分用來描述一般民眾的恐慌情緒,編輯則著重在新聞報導中找出新奇吸引讀者的觀點來形容此一新興傳染病,略為誇張也在可接受範圍;第二個時期官方名稱出現,媒體漸漸出現統一的名稱,不過在其中個別媒體組織的立場仍然可能影響名稱變化的速度,但代表專業共識和官方力量的名稱則是影響名稱最有力的因素,報導內容也以醫療專業觀點為多數;第三個時期傳染範圍擴大,媒體紛紛改以讖諱風格鮮明的「煞」字來指稱疾病,編輯除了提及諧音運用,也有將自身對疾病感知到的負面形象轉移到文字上的作用,連帶在圖片的選擇上也以除煞驅魔為主。 研究者嘗試指出,疾病名稱不是理所當然,而是新聞室內編輯在諸多考量下所做出的選擇,包括消息來源的不同、市場利潤的追求、組織意識形態的影響、社會文化概念以及個人主觀的感受等,這些都會進而影響到閱聽眾對疾病的認知。研究者試圖以此提醒新聞從業人員對事物的命名保持反思,閱聽眾在接收訊息時則必須時時保有批判性的覺察。

Page generated in 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