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後冷戰時期中國戰略夥伴外交關係之研究潘華昇, Pan,Hua-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本論文針對冷戰結束以來中國政府對外夥伴關係發展的現況予以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具體言之是「中國以大國外交與戰略夥伴外交關係,邁入二十一世紀,大國外交與戰略夥伴外交的關係。而戰略夥伴外交關係的種類區分、現況為何?中國想藉「戰略夥伴外交關係」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實際的成效以及面臨的侷限與挑戰」。論文研究途徑嘗試從「新現實主義」角度,採用文獻分析法(Documents Analysis Method)、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Method),思考冷戰後中國如何在國家利益前提下產生外交政策的轉變與運用,並遂行國家外交戰略的制定,如何在國際上建立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布局多極化世界格局的大國外交關係以及分析「戰略夥伴外交關係」面臨的侷限與挑戰。
二、後冷戰時代的開展,國際情勢中不確定的因素增加,惟國際社會主角仍是具有實力的大國。鄧小平首先確立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使中國對其國家利益的內涵以及各項利益的優先順序產生反思作用,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政策,安全利益重心從生存安全轉向以「經濟安全」。中國認為兩極格局已經被大國構建的國際新秩序和世界新格局取代,中國對世界格局尚未建構完成的看法,驅使其在國際提倡多極化的概念,謀求建立國際體系地位和影響力。藉由大國外交,與世界各國陸續建立戰略性夥伴關係,並從而透過「夥伴關係」的推展,建構外在的和平環境,維護國家利益及促進國家的發展,追求自身綜合國力的提升與壯大。
三、中國的確是想成為大國的,中國欲成為大國,有影響力的大國,國際格局中的一極,首先就必須讓自己有實力。因此,中國選擇建立安全的國內與國際環境,全力發展經濟儲備實力,實力完備後自然能夠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以及獲取應有的大國地位。中國具有龐大的需求市場與價廉的勞工,在此條件下中國因勢利導將其戰略夥伴外交關係區分多種層次與類別,結合經濟活動與外交關係的推展,形成有相輔相成與互補作用的環節。可以說經貿關係的發展,為戰略夥伴關係提供了基礎與活力。戰略夥伴關係親密發展,則對經貿關係提供了保障。至於在國家領土完整上,戰略夥伴外交關係的推展發揮相當的力量,其中又以台灣問題的解決中國最為關注。中國國台辦的資料中即指出,「夥伴關係」對抑制台灣當局的務實外交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中國須要致力於推動大國外交,藉由戰略夥伴外交關係的外交手法,提升對國際事務的發言權與增加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由其夥伴國家數量的增加顯示夥伴關係是持續在擴展的,而夥伴關係的提升與深化,表示其他大國重視與中國所建立的關係形式與內容,對國際的影響力確實隨著戰略夥伴外交關係的擴展漸漸在增加。
四、中國國力的強大稱之為區域的強權國家已無疑問,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美國新對手的國家似乎就是中國了,反之中國未來發展最可能的對手亦為美國。中國從國家根本戰略利益出發,在戰略夥伴外交關係的建立過程中逐步構築有利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避免受制於美國所建構的結構力量。前後與三十個國家建立了夥伴關係,除了擴大交往範圍外,亦不斷深化現有的夥伴關係實質內容。其涵蓋範圍可說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其中又以經貿的承諾或同時簽定的經貿協議最具實質性。然除了歐盟、拉丁美洲等國家,中國與周邊其他國家在以往都存在大小不同的衝突,甚至曾經發生過戰爭。中國推展各種夥伴關係的關鍵確係植基於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因此,必須存有共同利益才能維繫雙方關係的持續,否則雙方關係就將會面臨侷限與挑戰。
五、中國推展戰略夥伴外交關係的戰略利益,就是希望透過經濟與外交的兩手策略,一面利用戰略夥伴關係外交手段為經濟發展服務與確保戰略能源的來源,同時又藉由國內市場及經濟實力不斷的提高,增加外交的籌碼維護其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同樣的,其他國家亦必然是在有利於其國家利益條件下才會選擇與中國發展關係。因此歸結中國與其戰略夥伴國家之間的關係,還是建立於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唯有雙方的「共同利益」大於甚至遠大於彼此間現存的矛盾與分歧,則「求同存異」的模式方可能奏效。可是欲維持共同利益的持續存在,先決條件就是中國必須繼續保持其經濟的發展優勢,不論是在國內市場需求或是人力市場的供需,都能提供他國相當的利益。可是中國的發展與需求,到一定限度後自然會達到飽和,則各國所能獲利的機會自然降低,當各國對預期的利益無法獲得回饋與滿足時,求同存異的現實狀況-矛盾與歧異-將會再度高於共同利益。屆時即使求同存異可能還能夠繼續維持,可是難保不會發生擦槍走火的情形,雙方基於共同利益建立的互信基礎就會立刻面臨考驗。
關鍵字:新現實主義
戰略夥伴外交關係
夥伴關係
大國外交
中俄戰略協作關係
|
Page generated in 0.02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