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北市國民小學試辦「教學及評量改進班」之評鑑研究 / A Evaluaton Research of an Instruction Improvement Program in Elementary School

曾嘉琪, Tzeng, Jia Ch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學及評量改進班」是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現階段對國小教育改革嘗試的一部份。以除去影響教師教學品質的環境因素為起點,希望教師能在小班制教學的環境下,積極發展教師專業自主權,使教學生動、評量多元,並透過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使學生發揮潛能、快樂自主的學習。研究者自民國八十三年底起,參與這個實驗班,從參與之中和相關人員建立關係、觀察、記錄、訪談中累積豐富的質化資料,並從中逐漸釐清研究問題、建構出本研究之概念分析架構。最後以問卷調查法蒐集實證資料,以驗證各項假設。   在實證調查部份,所使用之研究工具有三,分別是研究者根據實驗精神及實際實施狀況,編成「台北市國民小學試辦教學改進班實施調查問卷」,由教師填寫;在學生學習表現方面,挑選學生喜愛學習、主動學習、自我悅納、生活快樂、人際和諧及自制自律為指標,編成「國民小學學生學校生活經驗問卷」,此外,鑑於教評班為自願參加性質,故亦調查學生家庭背景資料以進行統計控制。研究樣本則以除一年級以外之所有試辦「教學及評量改進班」班級為對象。使用t考驗、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及逐步回歸等方法,探討教評班學生和普通班學生之差異、影響教師進行教學改進之相關因素,以及各項教育改革措施和學生表現間的關係。   本研究之結果發現:教評班學生比普通班學生更喜愛學習、更主動學習、更能夠自我悅納,在人際間更感到和諧融洽,而在生活快樂感受及學生自制自律的程度上則沒有顯著差異。在教師方面,不同性別及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師身上,教師的教學生動活潑及評量多元程度並沒有顯著差異,但教師的接班動機、教學年資及相關配合措施則對教師教學有正面影響。影響學生表現因素方面,學生背景變項雖有差異,但並不是造成學生表現差異之主要原因。此外,教師教學歷程因素及教學相關因素對學生表現亦有影響,但關係並不強,無法提供合理解釋力。   最後,研究者針對先前長期觀察及實證分析結果,綜合提出解釋。並於文末提出數項政策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1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