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網路教學資源應用於國中教師教學歷程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為例 / Investig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Process Apply Instructional Resource on Internet:Tak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for Example

陳儒瑩, Chen, Ru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小學教育改革,走向領域主題的統整,創新教學與評量模式,並注重學習者需求,因此國中教師的教材教法,勢必有所改變,為了提升廣度與深度,教師多尋求網路資源來增加自己教學的多樣化。所以擔任知識傳遞者與課程設計者的國中教師,對於網路資源的選擇與應用,將影響學習成效甚鉅。是故,國中教師的搜尋、選擇、轉化、應用、評估等教學設計歷程,即為本研究探討的主要部分。 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訪談新竹縣市內曾參與資訊教學相關比賽並獲獎的國中教師、或實際應用網路資源於教學中的國中教師、與擔任資訊組長之國中教師,共15位。以瞭解國中教師對於網路教學資源的需求動機、尋求行為與應用經驗。 研究發現:教師認為網路教學資源的特性有助於建構教師之課程認知,營造教學情境,與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故樂意將其應用到教學歷程中。依教學任務、任教科目與職責業務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最常使用的類型依序為:影片、學習單、圖片、測驗題、音訊檔和教案。教師多利用搜尋引擎、影音平台、教育資源網站和資料庫進行查詢。而上級交派、參與研習、自由軟體、同儕分享為教師取得網路教學資源的方式。教師多選用具教育性、完善性、啟發性的資源,偏好以學生需求為主,亦需考量教學目標與個人風格。 網路教學資源需經教師轉換語言、調整難易度、凸顯教育意義、再製外在形式,與創新加值後才可應用,教師多搭配行動學習、專題學習、情境學習、合作學習與互動學習等策略模式,多應用於準備活動與綜合活動之中,且使用時間不會超過整節課的三分之一。教師遭遇問題主要來自授課時間有限,其餘困難皆可透過教學設計予以調整。 最後建議:(一)教育主管機關應鼓勵教師參與資訊與教學設計之研習,多透過線上平台推廣數位教材,宣導各校利用彈性時間開發資訊使用課程。(二)網路資源設計者應設計符應國中學生之生活情境與身心發展狀況,並以學科架構為主,以供教師彈性應用。(三)國中教師應加強資訊知能與課程知識整合之教學設計能力,並參與專業社群,與同儕共同開發適用之教材教法。 關鍵字:網路教學資源;教學設計;資訊整合;教學情境
2

教育網站觀察程序與分析系統之研究

陳信宏, Chen,And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們認為,在網路教育的中的Amazon.com尚未成形之際,有關教育網站的任何分析與研究,其實就是嚐試對於一連串「什麼是教育網站?」的問題,給予較具體及系統性的回答;據此,本研究從整理「網路教育」的定義開始,歸納包括Michael G. Moore及Bill Gates等學者專家對網路教育的觀察及想法,推導出教育網站幾個可能的「想像空間 (構面)」[第2-1節];並且,整合相關的「教育理念」、「網站經營邏輯」與「網路科技」到各構面中作為觀察 (或比較) 各網站差異的指標 [第2-3節];此外,環顧實際的競爭環境,文中在構面要素的選擇上,也絕大部份以能夠直接從介面進行觀察為主要考量。最後,為了滿足網路經濟□「一夕數變」的動態需要,我們進一步推演構面間的邏輯關係、分析方法及觀察程序,使「構面」及「構面要素」更能輔助作為網站經營長、短期的決策依據 [第3章]。 研究發現,由歸納定義形成「構面」及「構面要素」的網站分析方法,可以系統性地整理出網站經營要素,協助經營者適度界定營運範疇 並妥善分配資源比重。以「教育網站」為例,本研究所採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幫助經營者脫離空泛的想像,更具體地將經營重心縮小到「結構」、「對話」、「社群」、「軌跡」四個構面及其相對應的構面要素上。 我們也發現,不僅「教育網站」四個「網路經營」構面間有嚴謹的演化邏輯 (Ch.2-3-5.3),構面背後的「教育理論」更同時存在相同的邏輯基礎 (Ch.2-3-5.7 )。這使得本研究可據之以推論104人力網站為「教育網站」再合適不過的「定位型」聯盟 (Ch.3-1-2);推論亞卓市形成「幽靈課程」及「幽靈學生」 的原因 (Ch.3-1-3);並決定研究中的各變數關係如何構築一個完整的研究架構(Ch.3-3)。 根據上述邏輯基礎,我們另外發現,一個同時滿足「網路經營」、「網路科技」、「教育及學習理論」的「網路教學情境」設計 (Ch.2-3-5.6),如何模擬出「真正的」教育網站風貌。同時,在此情境下的網路學習方式,也讓吾人有機會重新思考如何增進教育網站「忠誠度」:在「個人」先備知識與「社群」分類知識游走間摧化;一種有別於其它非教育性質網站的獨特作法 (Ch2-3-5.6;Ch.3-1-2)。 我們還發現,妥善設計一個觀察程序,可以組合本研究中的部份結果成為進行網站比較時的觀察標準;如此可以協助經營者在面對不同型式同樣標榜教育功能的各式「教育網站」時,有能力更深入也更完整探討其間的差異所在 (Ch3-4-1)。 我們更發現,由於「構面」及「構面要素」除了能夠動態組合、方便賦予權重指標,同時還能因應變動的競爭環境,靈活增刪構面要素而不影響決策系統;整個研究因此提供了「決策系統可程式化」的機會 (Ch3-2-1;Ch3-2-2;Ch3-3)。

Page generated in 0.02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