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西南聯大文人群生活文化之研究

劉順文, Liu Shun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南聯大為蘆溝橋事變後,北京、清華和南開三所大學所合併之聯合大學,校址設於昆明。其中為數不少的任教者除了具有學者身分外,同時也是文化界知名人士,本文以「西南聯大文人群」稱之,並將其所處時空的生活文化,分為學校背景、自我空間、學院空間和文學空間四個部分加以探討。進行學校背景研究時,歸結出聯大文人群自戰爭爆發到正式開學期間,曾共同歷經錯愕、奮起、抉擇、沉潛等心理階段,教授們由多種人生規劃中選擇加入聯大,成為群體組成份子的先天同質性,而清華在人數和制度上的優勢,也為聯大帶來穩定的基礎。聯大校風充分展現「自由」精神的可貴,使得文人群在戰亂的時代,仍能忠於自我,保有無愧於心的氣度。第三章從飲食和居住著手,探討昆明料理對聯大師生的意義、包飯制的實行方式、居住的衛生條件和地理位置分佈等情形;休閒娛樂方面,看竹(打麻將)、玩撲克牌、偕伴踏青出遊、散步閒談、蒐集手工藝品、欣賞昆曲或話劇表演、看電影、種花與養寵物,皆屬文人群經常從事的活動;跑警報也是生活中的一環,透過資料分析,整理出其形式、規模、路線和校方遭受的損失及因應方式。自我空間的另一個重點是探討收入與開銷,藉由薪俸表、物價指數和最低生活費的計算,了解文人群生活困難程度,以及各自開發副業之苦。第四章將學院空間分為行政、教學、研究、社會責任等四個層面。聯大延續「教授治校」的管理方式,文人群有充分參與校務的機會,經常擔任起草聯合宣言、紀念碑文、制訂校歌校訓等工作,為「西南聯大」樹立傳頌後世的品牌形象。教學方面,藉由新舊文學於課程和教材中的消長,以及大學中文系重新分組和中外文系合併的爭議,可觀察文人群的文學教育理念與實踐。學術方面,其研究動機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戰爭背景成為哲學研究的動力,語言學則把握身在「語言學的黃金地」的地理優勢,開展西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和漢越語關係研究。社會責任方面,集中探討「一二‧一運動」(昆明慘案)之前因後果,觀察文人群在此事件中的立場、觀點和作為。第五章探討文學空間,西南聯大的文學活動蓬勃,各類文體創作均有突破性的發展。聯大文人群的文學創作歸納出五點特色,各小節則依序就新詩、小說、雜文三種文體,分別選擇馮至《十四行集》、沈從文《長河》和聞一多、朱自清、王力的作品為代表,從中可觀察時代環境對作家的啟迪,以及作家對歐美思潮、民族生存、現代文化等層面的反思與回應。末章總結各章重點和本文之得失,期望有助於學界進行相關研究。

Page generated in 0.02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