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新國際經濟秩序(NIEO)之研究 /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鞠維國, Chu, Wei K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概要性地敘述發展中國家之情況,並略加說明「新國際經濟秩序 」提出之經過及其後之發展,對全文作一綜覽。第二章首先就第二次世界 大戰之後的經濟秩序,即所謂的「布來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加以描繪。繼論述該體系與第三世界國家貧窮之連帶關係,乃導 致第三世界國家對既有國際經濟秩序的強烈不滿,因而亟思對國際經濟秩 序有所改革。該章繼敘述布來頓森林體系式微之過程,並分析其原因及其 對一九七0年代世界局勢之影響。最後則是「新國際經濟秩序」提出之過 程,說明第三世界國家團結之因素並評估其成敗。第三章為理論分析的單 元。該章首先敘及曾經於二次大戰後不久盛行一時的「現代化理論」( Modernization Theory)之內涵,以及對發展觀念的改變過程等。繼論及 一九五0年代時,拉丁美洲學者普雷畢齊 Raul Prebisch )與「拉丁美 洲經濟理事會」(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對傳統現 代化理論之批評及其學說內容,然後是對依賴理論分析與評論。第三章的 主要目的是為第三世界國家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之主張,尋求理論的 基礎。因此該章以一九七0年代之前盛行的國際經濟理論為主,盼能瞭解 第三世界國家領袖思想轉變之因素。第四章主在針對「新國際經濟秩序」 的本質加以分析。包括其提出之考量點與時空因素等。繼而敘述「新國際 經濟秩序」內容所囊括之項目,其次是各國對「新國際經濟秩序」之看法 與解釋。最後是內容分析,以觀發展中國家提出「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動 機與目的。第五章首先說明北方國家對「新國際經濟秩序」之反應與謀求 之對策,以及南方國家的因應之道。繼而敘述「新國際經濟秩序」提出後 之世局發展,如一九七五年巴黎會議之召開,因而揭開南北對話之序幕。 之後略為敘及一九八0年代之國際經濟情勢。該章最後是對「新國際經濟 秩序」之整體評估,包括其影響、成敗及聲勢漸微之原因等。第六章為結 論,乃綜論各章之敘述與分析,提出對經濟成長與國家發展的應謀策略, 以供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2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