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探索網路新聞敘事結構 /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internet news

陳雅惠, Chen, Ya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從敘事與媒體互動的角度出發,主張媒體本身的內在特性會型塑敘事的形式,進而影響了某些類型的意義被製碼。在此研究立場之下,本論文觀察當今由各大報所推出的電子報,發現這些電子報忽略了網路媒體為敘事所提供的新表意潛能,僅把網路媒體當成最新的傳送通道,在既有的新聞敘事上未帶來更新的突破,僅用網路媒體的新瓶子裝上既有新聞的舊酒。 本論文為了能夠探索出網路媒體究竟為新聞敘事帶來哪些新可能,乃選擇回到既有敘事結構理論作考察,發現其傳承自結構主義之「故事」與「論述」二分的敘事結構,並無法回應媒體特性所帶來的變化,基本上還是將媒體特性排除在該普遍架構之外。而本論文則轉從敘事與媒體關係之研究取徑爬梳相關論點,希冀能為既有的(新聞)敘事結構注入活水,將媒體特性的表意動能納入其中,因而展開了理論建構之途徑,以提出一個能將媒體特性表意潛能考慮在內之新敘事結構。 仔細斟酌敘事理論相關文獻後,本論文認為在將敘事分為故事內容與論述表達方式二項要素中,仍可再將故事內容分成二部份,一部份是由事件與行動所組成的「情節」(plot),屬於動態部份,相對於由角色和場景所構成的存在狀態,應該比較會受到其所使用媒體特性之影響。當使用不同媒體進行說故事時,情節部份的內容就會隨媒體的表意特性而有所變化。至於由角色或場景所組成的存在條件,則是不論用什麼媒體傳達都不變,此時也才能被辨識出該故事的原型。本論文因而以情節作為觀察故事內容如何受媒體特性影響的敘事單位。接著再討論,若欲使網路的媒體特性對說新聞故事發揮表意潛能,那麼可從情節之組織結構與發聲位置著手,看網路媒體在這二項敘事要素上各提供了什麼新可能。透過理論建構,本論文提出在情節的組織結構上,網路的超文本特性已帶來了不同的故事結構,可讓故事有不同的走向;而在情節的發聲位置上,網路的互動特性也可為敘述者與敘述對象帶來新關係,進而影響了文本的聲音。本論文就根據這樣的新敘事結構,拿實際的新聞故事為案例,模擬新故事可能之敘事形式,以期達成帶來能發揮網路媒體特性的新聞。 當本論文從新敘事結構出發,對某一新聞故事進行操弄之後發現,一方面可再豐富與細緻化之前提出的網路新聞敘事理論架構,另一方面也回過頭來討論傳統奠基在新聞敘事結構之合理與實踐性,進而開啟在多媒體時代中適用的相關討論。 整體而言,本論文不但試著伸展可反應媒體特性之敘事結構理論,為數位時代中的故事帶來新觀點,以深化目前敘事相關的理論與概念;另一方面,在實務上,本論文則試圖從操弄網路媒體表意特性著手,開啟未來說故事之實務改變的可能、理由與作法。

Page generated in 0.02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