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誰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下的經濟態勢(1992-2011) / Who created the Chines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political elites(1992-2011)

張娟瑄, Chang, Chuan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理論之發展在面對1980年代的西方民主國家出現解釋困境,但對於非民主、封閉的中共政體卻仍有著高度適用性──以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每五年換屆為一輪之固定循環現象。惟,該理論過度將央地政治菁英分割為兩個獨立群體,忽略央地政治菁英間非正式政治關係的影響,以致無法解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緊縮年為何能有高經濟發展之特例地區存在。 本文結合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晉升錦標賽與政治關係等理論,以1992-2011年之景氣循環緊縮年(1994、1999、2004、2009)為觀察對象,分析政治局常委與省(市)委書記間之非正式政治關係對於地方GDP成長率表現的影響。迴歸模型實證結果發現,央地領導人間非正式政治關係之存在與否與強烈程度,對於當地GDP成長率之表現具有高度顯著的正向影響力。 此外,透過相關性分析與迴歸模型亦發現,政治局常委對有非正式政治關係之省(市)委書記會另外給予經濟支援,且支援手段會隨常委換屆有所不同,例如江澤民傾向使用中央貸款、胡錦濤使用專項支出支援地方經濟發展。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