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3
  • 1
  • Tagged with
  • 6
  • 6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曹氏父子及其羽翼辭賦研究 / An Analysis of the Fu of the Tsaos And Their Group During the Jian An Period.

簡麗玲, Chien, Li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曹氏文學集團的辭賦創作為研究對象,包括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徐幹、劉楨、陳琳、阮瑀、應瑒、繁欽、楊修、丁儀、丁廙、丁廙妻、崔琰、邯鄲淳、卞蘭、傅巽、吳質、潘勛等二十位作家,二百一十三首賦作。筆者對賦作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全面的分析,並探討作家彼此間的關聯和集團性質對創作的影響。透過內容題材的解讀歸納,可呈現作家的思想及生活面貌;而句法、用典、偶對的分析,則有助於了解賦體形式的轉變及其他文體之間的關係。 本文以集團性質為主要的考察角度,進而釐清某些片面的看法和具有爭議的問題。
2

史傳所見之曹操、劉備、孫權之研究

吳玉蓮, WU, YU-L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三國人物經過多年的傳說,難免為後人踵事增華,以訛傳訛而混淆了他們在歷史中真 正扮演的角色。 漢末三國人禾最盛,尤以曹操、劉備、孫權能嶄露頭角。本論文為揭開三國之主的真 相,以正史三國志及裴注為依據,各按年代,細分節目,逐一剖析三者的出身背景、 人格形成及創業過程,試從三者者的一生動靜語默間,較客觀的掌握他們的形相。正 文由導論開始,以下分四章,第一章曹操的形相,共分兩節,先討論史家筆下的曹操 ,再由問題的澄清進而分析曹操的內心世界,包括曹操的笑、哭、令及文學。第二章 劉備的形相。共分兩節,先討論史家筆下的劉備,進而強調劉備情深義重的人格及時 勢造英雄的機運。第三章孫權的形相。共分兩節,先討論史家筆下的孫權,再敘述孫 權承父兄遺蔭的貴冑習性及平凡中見情的美德。第四章結論,分三節,先從思想上比 較,再由才德上比較三者的異同,最後為結語。
3

曹操軍事思想研究—以《曹注孫子》與實戰驗證為核心

郭亞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曹操是中國歷代重要的軍事家之一,其重要性不僅止於在實際戰場上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還有軍事著作流傳至今。《三國演義》所描述的曹操形象誤導了我們對曹操的看法,若陰險狡猾能夠讓曹操開創統一北方的事業,就忽略了軍事才能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本論文的目的在於透過《曹注孫子》與實戰驗證來瞭解曹操的軍事才能。 本文內容在第一章的部分說明此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限制。第二章則先認識曹操的背景家世,以瞭解曹操成長的過程與環境,對其個性的影響。並以其詩詞詔令作為輔助,來探討曹操內心的想法與轉變。第三章旨在分析《曹注孫子》的內容,瞭解曹操與孫子的異同之處,以及闡述《曹注孫子》所蘊含的軍事思想。第四章分析曹操的發展策略,目的在於瞭解曹操在戰場之外的計畫,如迎漢獻帝與許昌是屬於政治層面的行動、屯田制屬於經濟層面的措施。說明曹操雖然重視以軍事力量來統一天下,但其戰略眼光不僅止於軍事層面,仍對其他層面也有所重視。第五章分析曹操在軍事人事管理方面的措施,因為戰爭是以「人」為主體,尤其曹操強調「御天下智力」,主要探討曹操用人帶兵的方式,其結果並不如一般對曹操的評價所言的「賞罰分明」,曹操的賞罰還是對將領有所偏愛。第六章則是以實際戰場上的經驗,歸納出曹操戰勝或戰敗的原因。此部分是曹操軍事思想的重要之處,因為僅有少數的軍事理論家具有實戰經驗,而軍事思想透過實踐,更能增加其可信度。第七章則是曹操的軍事思想與相關議題的討論,「勇能任智」、「十則圍之的迷思」都是曹操的實戰經驗對《孫子》的修正,「軍事與經濟的關係」則是補充《孫子》在經濟方面的論述,曹操所施行的經濟政策,更加強調軍事與經濟,兩者密不可分的關係。第八章則有系統的歸納出曹操軍事思想的內涵,以及說明其特色與缺失之處。
4

三曹賦的老莊思想 = Assessment of Lao Zhuang's thinking from the poetry of the three Cao's / Assessment of Lao Zhuang's thinking from the poetry of the three Cao's

馮景山 January 2005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5

劉勰論曹操振起鄴下文風的探索: 並據此分析《文心雕龍》書中的文學史觀. / 並據此分析文心雕龍書中的文學史觀 / Exploration of the critique of Liu Xie on Cao Cao in the revival of Yexia wen feng: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Wenxindiaolong / Analysis of literary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Wenxindiaolong / Liu Xie lun Cao Cao zhen qi Yexia wen feng de tan suo: bing ju ci fen xi "Wen xin diao long" shu zhong de wen xue shi guan. / Bing ju ci fen xi Wen xin diao long shu zhong de wen xue shi guan

January 2005 (has links)
李鳳琼. / "2005年12月" / 論文(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5. / 參考文獻(leaves 147-155). / "2005 nian 12 yue" / Abstracts also in English. / Li Fengqiong.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5.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147-155).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論 --- p.4 / Chapter 第一節 --- 硏究範圍 --- p.4 / Chapter 第二節 --- 硏究目的及意義 --- p.6 / Chapter 第三節 --- 硏究方法 --- p.10 / Chapter 第二章 --- 「三調之正聲」與「韶夏之鄭曲」 一一劉勰論曹操與當時文體之革新 --- p.11 / Chapter 第一節 --- 「區別部類」´ؤ´ؤ《文心雕龍》上篇區分和序列文體的背景與實踐 --- p.12 / Chapter 2.1.1 --- 魏晉南北朝辨析文體的風氣 --- p.12 / Chapter 2.1.2 --- 《文心雕龍》的文、筆二分法 --- p.16 / Chapter 第二節 --- 「務先大體,鑒必窮源」´ؤ´ؤ《文心雕龍》處理文體的原則 --- p.20 / Chapter 第三節 --- 《文心雕龍´Ø樂府》篇與曹操樂府眾作 --- p.23 / Chapter 2.3.1 --- 《文心雕龍´Ø樂府》篇在書中之地位 --- p.23 / Chapter 2.3.2 --- 樂府之「大體」 --- p.25 / Chapter 2.3.3 --- 詩與樂府的「大體」比較 --- p.29 / Chapter 2.3.4 --- 《文心雕龍´Ø樂府》篇的評論對象 --- p.33 / Chapter 2.3.5 --- 曹操雅好音樂 --- p.36 / Chapter 2.3.5.1 --- 音樂類型 --- p.39 / Chapter 2.3.5.2 --- 集結音樂人才與推動鄴下制樂 --- p.44 / Chapter 2.3.6 --- 曹操「傷羈戍」之作 --- p.47 / Chapter 2.3.6.1 --- 〈苦寒行〉 --- p.48 / Chapter 2.3.6.2 --- 〈薤露〉 --- p.52 / Chapter 2.3.6.3 --- 〈蒿里行〉 --- p.55 / Chapter 2.3.7 --- 曹操「傷羈戍」之作與漢樂府同題之作比較 --- p.58 / Chapter 2.3.8 --- 曹操於樂府創作的革新 --- p.59 / Chapter 2.3.8.1 --- 音樂 --- p.60 / Chapter 2.3.8.2 --- 題材 --- p.60 / Chapter 2.3.8.3 --- 語言風格 --- p.62 / Chapter 2.3.8.4 --- 叙事角度 --- p.63 / Chapter 2.3.8.5 --- 主題與功能 --- p.66 / Chapter 2.3.8.6 --- 小結 --- p.67 / Chapter 第四節 --- 劉勰對曹操革新文體之功的評價 --- p.68 / Chapter 2.4. 1 --- 有關曹操樂府作品與鄴下樂府創作的論析 --- p.68 / Chapter 2.4.2 --- 有關曹操革新詔策與章表的論析 --- p.77 / Chapter 2.4.3 --- 小結 --- p.79 / Chapter 第三章 --- 「相王之尊,雅愛詩章」 一一劉勰論曹操與鄴下文風之振興 --- p.80 / Chapter 第一節 --- 劉勰論曹操在鄴下文風之振興中所擔當的角色與發揮的功能 --- p.81 / Chapter 3.1.1 --- 劉勰論「抑丕揚植」的舊談 --- p.82 / Chapter 3.1.2 --- 劉勰論曹丕 --- p.83 / Chapter 3.1.3 --- 劉勰論曹植 --- p.84 / Chapter 3.1.4 --- 曹氏父子的角色與功能 --- p.88 / Chapter 第二節 --- 劉勰論曹操雲集文士 --- p.92 / Chapter 3.2.1 --- 曹操創造安定的創作環境 --- p.92 / Chapter 3.2.2 --- 曹操雅愛文學與禮遇文士 --- p.93 / Chapter 3.2.3 --- 鄴下文士的自由選擇與歸附 --- p.95 / Chapter 3.2.3.1 --- 文士之歸附 --- p.96 / Chapter 3.2.3.2 --- 平等禮遇 --- p.104 / Chapter 3.2.4 --- 曹操對「文才」的賞識 --- p.105 / Chapter 3.2.4.1 --- 鄴下諸子立功的理想 --- p.106 / Chapter 3.2.4.2 --- 鄴下諸子的實際才能 --- p.108 / Chapter 3.2.4.3 --- 文學自覺時代與曹操對文學價値的認知 --- p.110 / Chapter 3.2.5 --- 本節小結 --- p.114 / Chapter 第三節 --- 劉勰論曹操與鄴下創作 --- p.115 / Chapter 3.3.1 --- 劉勰論鄴下作家的創作情態 --- p.117 / Chapter 3.3.1.1 --- 孤獨無偶之苦 --- p.118 / Chapter 3.3.1.2 --- 見知的欣喜 --- p.119 / Chapter 3.3.1.3 --- 六朝擬建安詩的題材 --- p.123 / Chapter 3.3.2 --- 鄴下作品的特色 --- p.128 / Chapter 3.3.3 --- 鄴下作品的風格 --- p.129 / Chapter 3.3.4 --- 本節小結 --- p.133 / Chapter 第四章 --- 劉勰處理文體的方向和他的文學發展觀 --- p.134 / Chapter 第一節 --- 歷史角度:傳統與新變 --- p.135 / Chapter 第二節 --- 強調君主態度與文學發展的關係 --- p.139 / Chapter 第三節 --- 兩相比照的定位方式 --- p.142 / Chapter 第五章 --- 總結 --- p.144 / 【參考書目舉要】 --- p.147
6

鍾嶸"詩評"品第曹操詩研究 / Research on criticism of Cao Cao's poems in Zhong Rong's Shipin

何潔瑩 January 2011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Page generated in 0.019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