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nterpretation and re-creation :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poetry in the Sanguo Zhi YanyiTAI, Pui Shan 01 September 2003 (has links)
This thesis is a textual and contextual study of English renditions of poetry in Luo Guanzhong’s Sanguo zhi yanyi, in terms of their artistic approach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artistic functions which poetry fulfills in the novel. There are several English renditions of the Sanguo zhi yanyi in full or in part, including two full translations by Charles H. Brewit-Taylor and Moss Roberts. While the two full translations form the focus of the study, Roberts’s abridged version is also included. Published fifteen years before the full rendition by the same translator, the abridged version serves every now and then as a reference point showing how an individual’s interpretive perception may change over time and bear on choices made in a literary translation.
Insertion of poetry in a novel is basically unique to Chinese fiction, often contributing to its overall artistic effects as an organic element. A Western reader coming from a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may employ different standards in evaluating the artistic role and appeal of poetry in a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In an attempt to be as flexible and open-minded as possible, this thesis does not adopt any particula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ut makes use of literary concepts to facilitate the analysis as appropriate. To assess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s, concrete analysis of selected original poems in semantic, syntactic, auditory, imagistic, symbolic and stylistic terms is made before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along with their merits and limitations, are discussed. Detailed discussions of textual features and contextual elements offer an evidence-based appraisal of the renditions. artistic approaches, which are significant in shedding light on the translators’ attempts to re-create and revitalize the artistic appeal of the source text within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tex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is also hoped that the thesis help shed light on some general as well as language- and culture-specific issu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2 |
中日韓三國輸出融資制度之比較研究黃得豐, Huang, De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之目的、範圍、方法及限制等,內分為三節,約一、○○
○字。第二章敘述三國之經濟發展概況及對外貿易之重要性,並敘述輸出融資對輸
出貿易之重要性,內分為四節,約八、五○○字。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分別敘
述中日韓三國之輸出融資鄅度。由於廣義之輸出融資制度包括輸出貸款,輸出保證
,及輸出保險,故這三章均分為四節加以敘述,並說明各國制度之特點。第三章約
一一、○○○字,第四章約一○、○○○字,第五章約九、○○○字。第六章將三
國之制度分為三節加以比較,約一四、○○○字,實為本論文之重點所在。第七章
為批判及對我國制度之建議,約八、五○○字,分為二節,第一節先敘述三國之優
劣點,第二節對我國制度提出建議。第八章為結論,約一、五○○字。本論文係對
既成事實之制度所作之比較,其中對我國輸出融資制度所提供之建議,還希望其能
對上述有關業務所有助益。
|
3 |
《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與文本建構蔣聖安, Chiang, Sheng-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介紹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範圍與用語的意義界定。
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首先就明代之前關於小說文類的傳統論述,分為正統史書論述與文人評論兩大部分,依照其論述之時代順序,進行文類觀念上的說明探討,藉以檢視傳統小說文類之價值觀;其次,就傳統歷史小說的相關評論,檢視歷史演義小說敘事認知的文類觀;末節則是從《三國演義》的取材依據與敘事傳統二方面,探究《三國演義》一書所具有的敘事認知內容。
第三章為〈《三國演義》的文本建構〉,分別從《三國演義》文本作品的敘事藝術、敘事題材、敘事思想等層面,探討其具體呈現之文本建構內容。
第四章為〈結論〉,先說明中國歷史敘事傳統觀念對於小說所產生之深遠影響,接著探討歷史,小說與敘事的相互關係,最後則是就歷史小說的文類定位提出總結性看法,作為本篇論文結論。
|
4 |
《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賴志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析中國三大類型之史書──編年體、紀傳體、以及紀事本末體的敘事模式如何制約羅貫中的創作意向,並對情節結構造成了怎樣的牽引作用,進而塑造了《三國演義》獨特的結構形式。並從構成話語的敘事方式與技巧,即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與人物語言等四方面,探究歷史敘事的基本特徵,以及其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研究對象以和《三國演義》息息相關的《三國志》、《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為重點,然而在歷史敘事的演變過程中,先秦歷史著作──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史記》、《漢書》、《後漢書》等,亦在論述的範圍內。研究方法將借重西方敘事學理論,同時以其為論文整體框架的區分原則。
論文首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並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整體框架。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生成背景,陳述中國小說發展中的史傳淵源,《三國演義》形成與流傳的過程及史傳系統中對《三國演義》影響最深的著作,包括: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司馬光《資治通鑑》與袁樞《通鑑紀事本末》,提供文本分析的基本背景資料,以為下章解析文本預作準備。第三章從敘事文本內容的形式的角度,以《三國志》、《資治通鑑》及《通鑑紀事本末》為基本研究對象,探討中國三大史體──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的文體結構,並論述其對《三國演義》組織情節方面起了何種促進作用。第四章從敘事文本表達的形式方面,探究史傳文學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由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人物語言四方面,剖析《三國演義》對歷史敘事形式的承續與揚棄。末章為結論,除論述歴史敘事的侷限性,並強調中國小說的多方接受影響,以及歷史敘事在小說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關鍵詞:三國演義、敘事學、史傳文學、歷史敘事
|
5 |
《三國演義》呂布形象之研究 / A Study of Lu Bu’s Image in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吳昆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眾多的三國人物中,呂布絕對稱得上是當世之英雄、一代之豪傑,尤其是武勇更稱得上是《三國演義》第一人;呂布在《三國演義》出現的回數只有十五回,但其形象卻早已深植在讀者心中,也顯現《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上的精彩生動。
呂布有著絕倫的武藝,又有散發著英雄氣概的外貌,卻因內在性格上的缺陷,最終難逃覆亡的命運,成為悲劇英雄;在群雄爭霸中,呂布是個失敗者,更是小說中用來襯托主要人物的次要角色,成為《三國演義》中的反面英雄。
以小說的人物形象來說,呂布這個角色刻畫得頗為成功,不僅成功地扮演悲哀英雄、詮釋反面英雄,更重要的是,呂布樹立了深植讀者心中的形象:頭戴束髮金冠、手持方天畫戟、騎著赤兔馬、武藝天下無雙。雖然有見利忘義、有勇無謀等負面形象,但無損其三國武勇第一的威名。
|
6 |
虛實與褒貶:《三國演義》變異書寫之研究 / Mix and appraisal: the study of supernormal writing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曾世豪, Tseng, Shih 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三國演義》作為講史小說鼻祖之作,內存諸多「變異」書寫,這些「怪異非常」的妖異變化,包括生物、天文、災禍、讖謠、鬼神等,脫離一般常軌的知識範疇,或者「天理,因果」等冥冥之上的超驗力量的運作,皆與「歷史」的理性成份扞格不入,不僅構成小說「虛實」的瑰奇色調,也寄託了小說作者的「褒貶」意識,具備敘事上的一定價值,但在過去的學術研究上卻趨於邊緣或鬆散,是以相關材料成為本論文存眷的核心。
本論文之第二章,擬針對《三國演義》創作者如何運用史傳、平話、雜劇等前行資源,作為研究重點。包括「直接移植」,《三國演義》取資於哪些文本,因何如此?部份「變異書寫」,面對兩種以上材料的選擇,創作者為何攫取此端而放棄彼端,需要予以說明。此外,是「額外增添」,在《三國演義》成書以前,已擁有豐富的與三國風雲人物相關的「怪異非常」之談,然而小說作者為何仍心感不足,進一步予以增加與改造,所欲突顯的又會是哪些創作意圖,是筆者關注之旨趣。最後為「有意芟夷」,小說作者所不取的「變異」資料,看似掩蓋了創作上的指導原則,其實反而是一種彰顯,值得挖掘而論。
第三章重點在於「天命」觀念如何以「變異」之姿作用於小說文本,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敘事框架,但在此限制之中,三國豪傑們又如何展現自我的人文價值,乃為一個「驅策,抗衡」的對映碰撞。首先,在小說家筆下,關鍵性的歷史事件,諸如遷都改邑、政權轉移或者一場大戰,幾乎皆有一個「怪異非常」的氛圍作為先導,在這之中,「虛,實」錯綜複雜地交融起來,進而形成小說整體性的架構。然而,「天命」固然有其顛簸不破的穩固地位,但相較於《水滸傳》或其他明、清家將小說以星宿、神鬼下界來解釋英雄之源流,三國英豪卻是一批「純粹人間英雄」,展露的是與「天命」抗衡的努力,進而展現人文精神之高度,這樣的敘事理念,值得反向地從「變異書寫」之「弱化」的切入點談論。
第四章則深入探討文本內部的「虛,實」關係,就創作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意涵之使用,看待「變異書寫」如何展現其「奇」,又如何預知事件的進展,然後在小說人物的「誤解」之中造成懸念,達到「虛,實」交錯的閱讀趣味。「非常」與「常」的對揚,帶給讀者一定的奇幻感。另一方面,「變異書寫」又為情節之推衍提供「伏線」。另外,《三國演義》「變異」之談,有以編碼的方式埋藏於文本者,小說人物如何解碼,則左右著讀者對於情節發展的判斷,有些甚至在「誤解」之下導引至截然不同的走向,造成閱讀的懸念,引發詼奇奧妙之功效,形成「虛,實」匯合之大文章。
第五章欲析剖《三國演義》運用「怪異非常」之資的褒貶意識。包括「英雄隕落。此主要從三國人物之死亡出發,其中有被神化而飛昇、英魂不朽者,如關羽、關平、周倉、張飛、甘寧、諸葛亮等,但也瞬而暴逝、橫亡,例如孫策、呂蒙、曹操、夏侯惇、曹叡、司馬師等,展露的是一種呼應民間愛惡的貶斥意味。而「因果報應」在《三國演義》中,主要集中在曹魏等「不仁,不臣」者,其中的貶抑態度卓然昭彰,足以佐證創作者「擁劉反曹」之意識。最後是「民心向背」,透過對幾位征服者--孫策、諸葛亮、鍾會的比較,會發現其人面對鬼神分別有著漸行漸遠、頑石點頭和一貫得體的虔誠姿態,實可看出民心愛憎之端倪,亦能一窺小說作者「褒揚,貶斥」之貫徹,筆者將以此作為本章之結束,直指《三國演義》運用「變異書寫」的嚴肅意味。
從材料運用到創作意識之探悉,筆者希望藉由外緣而文本,剖析其中虛實交融的敘事策略,然後揭櫫創作者之褒貶意識,在論證過程當中,將會看到「虛實」中蘊涵「褒貶」、「褒貶」脫化自「虛實」的手筆,從「虛實」與「褒貶」的角度來統整《三國演義》之「變異書寫」,以為本論文之宗旨。
|
7 |
鼎峙春秋與關公造型之研究柳珍姬, You , Jinhe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鼎峙春秋》是奉乾隆皇帝的命所創造的作品.本劇本,以元明以來流傳的三國演義故事為題材,僅在清代宮廷裡所演出的劇本。
清代極為崇拜關公,而關公到了《鼎峙春秋》呈顯出最完美的形象.
本論文將關公的一生分為七個時段來探討鼎峙春秋中的關公如何被描述,
其中發現本劇作家透過關公的一生突顯出忠義精神和善惡報應思想,以此教導民眾. 本論文雖然不足的地方很多,希望研究關公的學人有所幫助. / 《Ding Zhi Chun Qiu》 was made by the order of Qian Long the Emperor of the Ch'ing dynasty. It’s a play only performed at Court. And it’s about the story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people’s favorite subjects since Yuan-Ming Dynasty.The people of the Ch'ing dynasty were more devoted to worship Gwangong than any other times. Therefore, the Gwangong who is a main character of 《Ding Zhi Chun Qiu》 is described as the most perfect person whose image is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This paper divided the life of GwanGong into 7 periods based on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trace, and watched how GwanGong’s story was described in《Ding Zhi Chun Qiu》.
I was able to find out that the writer had intention to enlighten the people
by highlighting a loyalty spirit and right and wrong retribution thoughts through Gwangong in the process.
Although this paper has some insufficient points, but I hope this paper would be helpful to those who study Gwangong.
|
8 |
諸葛亮傳說研究 / The study of Chu-Ko Liang's legends張清文, Chang, Ching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研究動機有三:一是希望藉著對諸葛亮傳說內容的探討,可發掘其中所蘊含的民間旺盛的文學創造力;二是希望藉由對諸葛亮傳說的探討,能更瞭解諸葛亮在民間豐富的形象與評價;三是希望藉著對諸葛亮傳說中所包藏的民俗意識,加以分析探討,以便能更瞭解民間的思想與文化。本論文之論述範圍,主要以80年代中國大陸所搜集整理出版的傳說集子為對象。由於傳說與歷史的關係密切,而三國人物的傳說又常與《三國演義》的成書有關,因而在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上,首先採取比較研究法,把傳說與歷史小說做比對分析;又由於傳說本身常富涵一些民間文化與思想,因而我們又採取民俗學的角度切入,仔細而深刻的探討這些文化思想,並試著闡釋民俗與傳說的連繫方式。本論文除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外,共分為四章:第二章為〈三顧茅廬前的諸葛亮傳說〉,主要探討有關諸葛亮的少年時期,我們分為求學、娶親與得寶三部份述說。這時期的傳說內容常為正史或小說所忽略,大部份為人民自己的想像創造,因而我們的探討便較傾向傳說內容所包含的民間文化與思想。第三章為〈三顧茅廬後的諸葛亮傳說〉,主要探討有關諸葛亮的青壯時期的傳說,包括三顧茅廬、借箭、借東風與空城計四個部份。此部份為史家或小說家所刻意渲染的,因而我們的探討重點在傳說與史實小說的比較分析。第四章為〈諸葛亮之死與死後的傳說〉,主要探討的範圍包括諸葛爭壽、遣計埋墳與諸葛亮墓的傳說。這部份的傳說內容主要突顯了諸葛亮過人的智慧,其神機妙算幾乎如同神仙一般。第五章為〈有關諸葛亮的地方風物傳說〉,主要探討的範圍包括地方傳說與物產傳說。
|
9 |
史傳所見之曹操、劉備、孫權之研究吳玉蓮, WU, YU-L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三國人物經過多年的傳說,難免為後人踵事增華,以訛傳訛而混淆了他們在歷史中真
正扮演的角色。
漢末三國人禾最盛,尤以曹操、劉備、孫權能嶄露頭角。本論文為揭開三國之主的真
相,以正史三國志及裴注為依據,各按年代,細分節目,逐一剖析三者的出身背景、
人格形成及創業過程,試從三者者的一生動靜語默間,較客觀的掌握他們的形相。正
文由導論開始,以下分四章,第一章曹操的形相,共分兩節,先討論史家筆下的曹操
,再由問題的澄清進而分析曹操的內心世界,包括曹操的笑、哭、令及文學。第二章
劉備的形相。共分兩節,先討論史家筆下的劉備,進而強調劉備情深義重的人格及時
勢造英雄的機運。第三章孫權的形相。共分兩節,先討論史家筆下的孫權,再敘述孫
權承父兄遺蔭的貴冑習性及平凡中見情的美德。第四章結論,分三節,先從思想上比
較,再由才德上比較三者的異同,最後為結語。
|
10 |
1980年以後大陸地區三國演義悲劇觀研究之考察丁秋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以新的基點,新的角度-「接受美學」來探討《三國演義》。優秀的文學作品本身就蘊藉著不同層次、不同色調的藝術資訊,就像開採不盡的礦藏一樣,對於不同時代的採掘者總能顯示出新的寓意。因此,每個時代的文學都是站在新的基點上透視以往的文學,由於一代代後世文學的批評和闡釋、發掘和引申,作品的色彩才能更加斑斕,意蘊才能更加豐富。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乎時序」一九八0年後大陸地區逐漸出現以「悲劇觀」詮釋《三國演義》的評論文字,《三國演義》的讀者是受了何種召喚?何以會陸續出現「悲劇觀」的評論文字,這種審美意識,與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學風潮有何關係呢?發展情形又如何呢?這是此篇論文第二章所要論述的重點。
本文第三章所探討的是《三國演義》的悲劇意識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望今制奇,參古定法」是一切優秀藝術作品的共同特徵。古希臘的三大悲劇家,在他們現存的三十多種劇作中,除了《波斯人》之外,全部出自古希臘神話和史詩,莎士比亞的悲劇採用的也大多是舊有題材,同樣地羅貫中《三國演義》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本文第四章是結合《三國演義》的歷史人物和故事,探討《三國演義》之悲劇觀,再將《三國演義》置於西方悲劇美學之中,觀察《三國演義》和西方美學對話之情形。不同時代的不同讀者,對《三國演義》的認識都是不同的,希望透過本論文的觀察,讓更多讀者明白《三國演義》的悲劇特質。
|
Page generated in 0.0158 seconds